法治背景下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提高新疆基层治理水平

2020-09-26 13:18胡蓉蓉刘雨菲
法制与社会 2020年23期
关键词: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法治

胡蓉蓉 刘雨菲

关键词 “枫桥经验” 基层治理 法治

基金项目:2019年新疆警察学院校级课题《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与“枫桥经验”研究》,立项编号:2019JYSKYB05; 2019年新疆警察学院校级课题《新疆社会稳定风险防范研究》,项目编号:2019JYSKYB06。

作者简介:胡蓉蓉,新疆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研究方向:治安学、治安管理学;刘雨菲,新疆警察学院治安系,助教,研究方向:治安学、治安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D67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8.155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枫桥经验”的生命力在于走群众路线,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就是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践行依法治疆,全面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定不移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反恐维稳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疆社会治理模式也进入了新格局。“枫桥经验”作为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鲜活样本,是法治社会背景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枫桥经验”视角下“以人民为中心、以善治为目标、以预防为基点、以党建为引领”的治理体系对新疆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一、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对新疆基层治理的意义

(一)为新时代依法治疆,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路径

“枫桥经验”诞生于1963年浙江诸暨,枫桥镇党员干部为化解社会矛盾,共同创造了“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新中国“枫桥经验”。后经过岁月洗涤的“枫桥经验”,其内涵再一次被升华为“党政动手,依靠群众,立足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新时代法治背景下“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中国智慧”。学习“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经验,结合新疆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特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枫桥经验”在新疆“本土化”,因地制宜,生动实践“群众路线”的核心内涵,对加强新疆基层治理,破解新疆基层治理困局意义重大。

(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践行“三治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新中国时期毛泽东思想诞生了“枫桥经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枫桥经验”;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其生命力就在于党的群众路线。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地处边境,周边接壤多个国家,多重因素致使新疆基层治理情况较为复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模式,自治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和自治的保障,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补充,“三治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因地制宜,通过互相配合充分激活自治、法治、德治三者整体功能的过程。

新疆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区,正确把握好自治的方向,才能为德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强化制度建设,构建法治框架,不断健全法律法规,才能为自治和德治提供坚实的保障;通过完善德治规范,才能为自治和法治提供必要的补充。法治社会背景下进一步明确“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三治融合”搞好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是关系到新疆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枫桥经验”提出的“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新疆践行“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了新方法。

(三)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提供了新方法

“枫桥经验”坚持“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理念,为解决群众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新方法。“枫桥经验”从事后解纷到事前预防、从矛盾纠纷的单一解决方式到多元化解纷机制,对新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基层治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实践应用价值。 “枫桥经验”既有通过村规民约解决纠纷的办法,又有通过民间调解、民主协商化解矛盾的机制,强调法治的同时充分发挥自治和德治的作用,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新疆处于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三股势力”与我们争夺意识形态阵地、争夺人心的较量始终没有停止。只有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动和依靠群众,才能做好矛盾不上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基层自治,管好“法外之事”;通过行业自治,管好“行业小事”,实现服务不缺位,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才能确保平安不出事。这些先进的理念为新疆立足实际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促进民族融合,构建少数民族自治区多元化解纷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二、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一)以群众路线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手段

1.“访惠聚”工作

201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秉承“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治理理念开展“访惠聚”工作。“访惠聚”工作是中国基层治理的“新疆探索”,二十多万驻村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自“访惠聚”工作开展以来,基层党组织采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方式,用“五把钥匙”开好“五把锁”,通过正本清源,使群众认清“三股势力”的丑恶嘴脸。新疆去极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访惠聚1+2+5”八项任务逐步落实。“访惠聚”工作是新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行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

2.“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为深入贯彻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2016年10月起自治区党委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要求全疆党员干部与各民族群众结对认亲,进一步密切党同各民族群众的血肉联系。针对困难群众,通过“组合式结亲”进行重点帮扶。“组合式结亲”的队伍中既有教育领域的能手,又有医学行业的专家,更有政法系统的精英,每位干部都身体力行为亲戚解决实际困难,用自己最专业的知识为亲戚答疑解惑,全心全意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每位结亲干部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期间,急亲戚之所急,想亲戚之所想。带着问题走访,带着责任深入,带着情感帮助。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掌握育人阵地,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全疆各大高校積极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新疆实践,为夯实群众基础,促进民族交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筑牢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

近年来,新疆反恐维稳工作和去极端化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但反恐维稳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打好反恐维稳组合拳。新疆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治理难点在人心。党的群众路线是筑牢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法宝,新疆基层干部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学习,提升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技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中,宣讲“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讲清极端宗教思想的现实危害,提高群众明辨是非的能力,深层次铲除“三股势力”的思想土壤。通过“四同四送”,宣讲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科技知识,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除此之外,为筑牢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为根本,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发布了《关于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意见》《关于界定非法宗教活动的意见》等,这些法规明确界定了合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为遏制极端宗教思想的蔓延,保护合法宗教事务、治理非法宗教事务提供了法律支撑。

(三)以党的群众路线为基础,加强社会面治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维稳工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新疆公安机关深入分析工作的短板和不足,积极谋划,以“科技支撑、横纵交叉、网格防管”为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的“全方位、全时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社会面防控网、单位内保网、单位居民小区管理网的建设,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构筑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全民反恐”基层治理格局。以便民警务站为依托,构建“一分钟快速反应处置”体系,实现了“信息采集全覆盖、预警布控全时段、打击防范稳准狠”的横向防控维稳目标。以群众为基础,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了派出所、社区、便民警务站、商户之间的联勤联动机制。新疆基层治理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引,充分调动各方社会资源,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夯实群众基础,促使公众自觉抵制极端思想,主动检举揭发黑恶势力,目前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三、深化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提高治理水平

新疆地处亚欧大十字的中心,不仅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更是中国西北对外门户,新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方针,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提高群防群治预警能力,不断夯实群众基础,加强基层治理。新疆基层治理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更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必须毫不动摇地走群众路线,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坚持依法治疆,用多元化解纷机制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新疆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就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借鉴“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对巩固执政基础,建设法治新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一)坚持党建统领,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意识

目前新疆“访惠聚”部分驻村工作人员存在“人驻心不驻”“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新疆基层的乡镇干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引不进、留不住”的人才匮乏情况依旧存在。夯实新疆基层基础工作,必须深刻领会“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首先,坚持党建统领,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选人用人方面,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先选派政治坚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善于进行人际沟通的党员领导干部。加大对基层干部的遴选力度,重点培养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敢于向黑恶势力、村霸恶霸、“三股势力”发声亮剑、注重维护民族团结的基层干部。此外,提高福利津贴,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拓宽基层干部的晋升渠道,让基层干部深刻领会党组织的良苦用心,把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用心工作。其次,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转变管理理念,变堵为疏,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构建起党委主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充分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

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过程中,“枫桥经验”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人人尽责、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治理格局。新疆基层治理必须转变传统的“政府单一治理”的模式,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首先,积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以“枫桥经验”为指引,组建义警工作队,动员志愿者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其次,健全和完善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保障,赋予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特殊身份。例如:在社区或村委会召开群众议事会议,正式为治安管理志愿者颁发聘书,赋予“荣誉身份”,提升治安管理志愿者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职业荣誉感。再次,建立长效动力机制,鼓励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导向,让志愿者感受到从事社会管理就是为人民服务,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政府对具有重大贡献的参与者给与物质奖励,让群众从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双重回馈,以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加大了基层治理的难度。“枫桥经验”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治理理念,为新疆全面做好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融合,争取民心提供了宝贵经验。新疆的去极端化工作实质就是与极端宗教势力争夺政权、争夺阵地、争夺人民,争夺民心的战争。 去极端化工作更应坚持走群众路线,紧密依靠群众,以群众工作为主,对特殊群体展开重点帮扶,用关心关爱的方式解决群众困难,用“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治约束、科学普及”的方式四管齐下,让他们自觉抵制渗透,明辨是非,摆脱极端思想的禁锢,提升自我就业的能力,创造美好生活。另一方面,践行“枫桥经验”,精准落实惠民政策,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各类培训及学习,不断扩宽拓宽群众的致富门路,解决群众的困难诉求,推进脱贫攻坚,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

(四)加强法治保障,构建“软法”与“硬法”相协调的法治模式

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是做好新疆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在新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法治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根本保障。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纠纷,“枫桥经验”树立的“良法善治”的理念为公民构建公序良俗的行为规范提供了借鉴,因此加大依法治理的力度,构建“软法”与“硬法”相协调的法治模式,主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至关重要。

一方面,新疆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守法,将法治思维融入日常工作中,为群众主动做好法治宣传,在入户走访、结对认亲的过程中为群众讲清惠民政策、讲懂大政方针,树立宪法法治意识,自然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引导群众增强“五个认同”,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以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硬法体系,同时增强以村规民约等自治规范为主的软法对群众的约束力,构建“软法”与“硬法”相协调的法治模式。特别发挥“软法”在群众自治中的作用,通过市民公约、社区公约、乡村规范达到自治的目的。新疆可借鉴“枫桥经验”加强法治保障,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通过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实现硬法与软法之间的互补,讓硬法更硬,软法不软。

四、结语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对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新疆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走群众路线,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用真情换真心,获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切实强化各民族群众的法治意识,着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社会治理,才能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构筑起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钢铁长治。

注释:

乌兰.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治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5):108.

于尚平,马品彦.新疆去极端化的成效和启示[N].新疆日报(汉),2017-10-15(011).

参考文献:

[1]周建鹏,黄锦峰,朱斌.“访惠聚”背景下新疆社会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6(5):36-39.

[2]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N].新疆日报,2014-04-08.

[3]王斌通.乡贤调解:创新“枫桥经验”的传统文化资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5-42.

[4]戴大新.追溯、廓疑与前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若干探讨[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1):18-24.

[5]赵孟营.社会治理精细化从微观视野转向宏观视野[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1):2-5.

[6]方盛举.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探索,2015(6):110-115.

[7]王宏丽.开展“访惠聚”有效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J].新疆社科论坛,2015(3):41-44.

[8]富友谊.浅论推进基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战略体系建设[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6(1):54-56.

[9]陈全国.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强化责任严明纪律扎实落实各项维稳措施[DB/OL].http://news.ts.cn /content/2016-08/31/content_12259961.htm.

猜你喜欢
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基于“枫桥经验”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