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创新的规律及路径

2020-09-26 14:24张泽民戚克嘉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互联网+互联网

张泽民 戚克嘉

[摘 要] “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力量,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创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对“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规律,即培养开放与融合式理念,培养全方位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过程等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创新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9-0026-02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其教育发展不断创新[1]。为了进一步顺应“互联网+”的自身特点及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也需适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 “互聯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规律

“互联网+”时代,对于技术及技能人才的需要是极为迫切的,信息技术人才作为推进“互联网+”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其培养也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以适应技术及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开放性与融合式发展理念是发展的基础

“互联网+”的发展是基于融合式与开放性的发展理念,整合多领域技术,成为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因。“互联网+”并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多元化、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发展模态,其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撑,从而对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优化,让经济社会运行模式更开放,可以进行跨界融合。也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有其开放和融合的特点,才在教育界发展之迅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固有理念,在教育中时间和空间上不再被局限,只要有心学习,随时随地便可以做到。毫无疑问,这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的魅力。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探索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解决必须紧随“互联网+”的逻辑,将教育资源合作共享,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类型,准确把握市场导向,使学生走出校园时可以学有所用。并进行开放式教育,不局限于校内培养,更好地与社会大环境相融合,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对社会输送人才时供给更有效。

(二)培养全方位人才

“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行业不断变革,也因此不断兴起新的行业,许多产业也在转型升级,变得更加智能化[2]。在此背景下,社会分工也将随之细化,新职业的产生和旧职业的转型,对于人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向也会随之改变。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学校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培养,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不容忽视。尤其是学习能力,其关乎着人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要进行全方位人才的养成,着眼于激发学习者的潜能,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培养方向与专业方向的跨界融合

当今,能够将产业和教育连接起来的最好的纽带就是“互联网+”,因为互联网独有的跨界与融合的特点,使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体现出产业的需求,从而使学校与企业供给与需求实现相匹配。“互联网+”引发的新产业的兴起,也使得在人才需求上有所变化,从原有的学科式教育和单一的专业化教育转化为跨界融合教育。教育培养的不再是适合某个岗位的人才,而是在某一专业技术之上,对于其他专业知识也有所涉及的人才。这种人才对于某一岗位来说,可以实现一岗多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这样的培养方向导致学校课程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专业需要不断整合,课程体系需要不断重建,以达到企业的用人需要。

(四)培养过程应多元化

“互联网+”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能单一论之,它导致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形式的不断重构,以及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不断调整。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和创客空间这些教育领域的新应用,都呈现了“互联网+”时代学习的变革方向,体现了“互联网+”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3]。在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融合的进程中,无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都有效地将互联网技术加以应用,线上教育使其跨空间和时间进行开展,线下教育也结合了互联网的应用,使其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引领着学习者在科技的前端,不出行即知天下。这种跨专业,跨系别和跨学校与社会企业相接轨的学习模式将创造出更多新式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在此“互联网+”背景下,将教学模式重新得以塑造,知识与技术彼此间的融合,使得学习效果更佳,在教育大数据的影响下,学习内容将更充实,学习环境将更贴合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将更多种样式,教学策略也将更多元化。所以,在培养过程中不仅传授的是知识,还有个人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职场生存能力的培养。当个性化得以满足时,“互联网+”所带来的多维感知过程,使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更丰富多元化。

二 “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创新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如何得以突破?学者们众说纷纭,但都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其核心所在。张培认为,“互联网+”环境下办学应遵从市场、大学、制度、文化、技术等五个方面对其展开分析,构建以职业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有效联结为目标,以校园教育与企业合作为路径,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条件支撑的立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4]。结合对“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规律,笔者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应该围绕以下几个路径展开。

(一)确立共享式办学理念

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都因“互联网+”而有所改变,同时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变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局限于一角,使学习者的眼界更加广阔。打破了众人一面的办学模式,更加注重对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并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便利的办学模式。各学校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以科学化、智能化、大数据化进行准确定位,结合产业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确定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主动与其他院校联系,彼此分享教学理念,得以及时调整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各院校也应尝试走出去,面向社会各行业企业,响应政府的号召,共建“互联网+信息技术”示范项目,整合资源培养综合性人才。互联网对于全球的经济促进不容小觑,那对于教育来说,更应注重与国际社会相接轨,不要故步自封,主动跨越空间的束缚,使我国学习者得以在国际平台上诉说我国教育理念,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掌握国际化的教育标准,根据我国国情,不断探索属于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培养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5]。

(二)开展校企合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往往学生走出校园,来到社会中就会发现所学知识不过只是概念上的,一切需从零开始,而对企业来说,招进毕业生也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培养,这就导致了企业与校园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而对信息技术教育来说,这会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是关键所在。在政府的引导和社会的参与下,各院校和企业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上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教学模式更生动;拓展办学资源,使其供需平衡更合理;调整课题体系,使其课程内容更适合社会需求;合理解决就业难题,使其培养人才可以直接推动产业发展。

(三)推进“双创”教育

互联网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进行“双创”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所要关注的问题。设立跨学科的交流课程,交叉性的学习更容易产生新的火花。并在此过程中,每位学员也将会收获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开拓视野,提升了格局,完善了自身素质,为创业积蓄力量。同时,构建融合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完整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空间,让学生在踏入社会时不再迷茫,可以更好地融合社会。

(四)重构课程体系

互联网的大众化使其经济社会发生变革,对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也有其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课程在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下受到冲击,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也将受到影响。一门核心课程,需要配套很多辅助的课程,甚至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这门核心课程也会成为其他课程的辅助课程,那么课程结构将需要重构。杜威认为,知识和技能是人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积极建构而成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应置于具体情境中[6]。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课程体系就要紧紧跟随社会行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将工作场景融入课堂中,使学生融会贯通,更好地參与实践。而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岗位生存能力,以便于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岗位调整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五)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估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均有渗透,信息技术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与相关先进企业协同研发,不断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并进行学习跟踪,记录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状态,找出不足,加以调整。借助大数据建立模型,对风险进行预测,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调整课程相关内容,使相关课程内容趋于完美。因此,由“互联网+”而带来的大数据技术,使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有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申琦,石伟平. 互联网时代我国商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1):1-5.

[2]周德军. 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化教学模式:理论命题与实践路径[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8(02):54-58.

[3]郭金龙,龚绍波,李银春.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J]. 河北职业教育,2019,3(03):20-24.

[4]廖倩. “互联网+教育”的理性分析与实践路径[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4):51-56.

[5]蒋维西,罗孝容.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路径探寻[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4):44-47.

[6]钟芝兰.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7):80-83.

(责任编辑: 姜海晶)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