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衔接”的时候,该说什么

2020-09-26 12:46丛智芳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衔接幼小做题

丛智芳

衔接,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的解释:一是事物首尾连接,二是指用某个物体连接两个分开的物体。

当幼小衔接班、小升初衔接班、高一衔接班熙熙攘攘而来,甚嚣尘上的时候,“衔接”这个词赫然变成了“桥”——如果没有这个接引的桥,那些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孩子,从小学走向初中的孩子,从初中走向高中的孩子,就会因迈不过去隐形的鸿沟,会结结实实摔个大跟头。谁敢说它不是“奈何桥”呢——家长和孩子的无可奈何!

☆两个幼儿园长的叹息☆

张园长有着丰富的教育经历,在中学当过老师,在小学当过校长,现在是幼儿园的园长。谈到幼小衔接的问题时,她说她们会领幼儿去参观小学,因小学教师常常反映公立幼儿园的孩子习惯不好,学的东西不多,到小学学习跟不上。于是她就主动去跟孩子们将要上的第七小学联系,说明公立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怎样的。她还说:小学老师从来没有到幼儿园看看。我听出了言外之意,幼小衔接,小学也应该是主动方。

我问:社会上的幼小衔接班,他们教什么呢?

张园长说:不知道,他们都是很隐秘的。

我想起一个人肯定知道。她是我的同届同学,学前教育专业,在别的市自己开办幼儿园,当了近30年的园长。电话拨通,果然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幼小衔接班,我们园里没有。因为学前班孩子少,就混着教了。别的幼儿园有幼小衔接班。你说他们上什么课程?打基础的课程呗!跟一年级差不多,比如汉字,要识字500多个;写字,要教笔顺,规范书写;拼音,会给汉字注拼音。数学方面,合成、分解、应用题,跟小学差不多。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所以,有些孩子不用上一年级,直接上二年级也跟得上。

“你问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啊!因为现在的家长就要求这样,提前学了,家长少麻烦。有的家长中班就让教写字,你跟他们说孩子骨骼还没发育好,四五岁筷子还拿不好,怎么写字?对孩子成长发育也不好,孩子应该是做游戏的。可家长不理解,说别的园都教了,你这不是玩吗?并且家长都传言,不能去公立幼儿园,就是个玩,到一年级跟不上。我们不得不迎合家长口味,不然招不来孩子,幼儿园就得解散。

“其实,教育局不让这样小学化,而实际上是深度小学化!你说这些孩子到一年级不听课,我怎么不知道,他都会了,还听什么?可有什么办法。你别光听我说,去书城看看那些幼小衔接教材,表面上避免小学化,实质上极度小学化。一些幼儿园会买那样的书,照着教。这是很多民办园的通病。”

电话里都听出她的不轻松,不时地叹息。

我看到一份某地发的《幼儿园“小学化”表现形式对照清单》,颇有兴趣地读下去,不愧清单,从教学内容小学化、教学方式小学化、教学环境小学化、管理方式小学化等方面列举了41条,划出幼儿园和小学清清楚楚的红线。节选一点就看出来,正是她说的样子:貌似小学,甚于小学。

教育方式“小学化”:

(一)一日活动安排不合理

1.儿童一日生活安排主要为学科课程,包括拼音、识字、计算和英语等课程。

2.儿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足1小时。

3.儿童在园除集体生活、教育活动外,没有自主喝水、如厕等生活活动环节。

(二)教学方式固化

1.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安排一日活动,集体教育活动次数和时间超标。

2.以灌输学习为主,用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如让幼儿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

3.采取排排坐方式让儿童长时间静坐、单一听讲和被动等待,儿童缺少体验和感受,缺少自主和互动。

☆两个视角的小学一年级☆

◎家长视角

我听一个一年级家长讲,孩子上学她焦虑得不得了,以至于说起来就哭鼻子。就拿数学来说,老师每天让算20道题(刚上学不足一个月),必须心算,不能掰手指头。孩子怎么知道心算,她就让孩子偷偷掰手指頭算。

另一个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说孩子上课憋尿,老师不让上厕所,所以有很多孩子尿裤子。也不提醒孩子喝水,上课渴了是不能喝水的。幼儿园的喝水、如厕等生活环节,这里是没有的,甚至是不被允许的。这就是很大的矛盾。

有一年,家长在行风热线投诉,说某校一年级要家长轮流值日,因为小孩不会打扫卫生,老师要备课没有时间事无巨细。我后来打听,原来不仅是某校,也不仅是一年级,这件事早已成了不必言说的事实。

◎老师视角

经棚民族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吴琼老师,2016年做了一个调研,就学校一年级孩子学前识字量,形成了《关于一年级识字情况的研究报告》。报告发表在《内蒙古教育》上,节选部分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依赖一年级七个班的语文教师。老师们采用逐个检测的方式,对一年级300个会认字的认读情况进行统计:

能迅速认出90%以上的有107人;

能迅速认出80%以上的有59人;

能迅速认出70%以上的有23人;

能迅速认出60%以上的有13人;

能迅速认出50%以上的有14人;

能迅速认出10%~30%的有107人;

只能认出10%以下的有43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当今一年级的新生对汉字已有了相当的认知,这说明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在发挥作用,促使儿童的汉字学习有提前的趋势。但是,从被调查的全体学生看,识字水平发展不平衡,学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调查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受调查的366名学生中,有313名已经在幼儿园学过汉字,约占调查人数的85.5%,他们已接受了相关内容的学习。

(2)与学龄前期的家庭教育有关。凡家长文化素质较高的家庭,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素质也较高,反之则较低。

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给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面对不同水平的新生,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识字愿望,才能让全体学生的汉字认知水平在原基础上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为此,我和一年级语文教师达成了如下共识: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去组织教学。这样,既能很好地体现识字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又符合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儿童认知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教师要满足那些识字认知水平已经较高的学生的需求,否则在入学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会重复学习他们早已学会的知识。如果处理不好这一矛盾,其一种结果就是部分学生因学习进度太快,难度太大,学不会,跟不上,造成畏难的情绪,甚至厌学或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成为班级上的“学困生”;另一种情况就是另外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学习是简单、轻松的事,从而养成自满、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

家长视角、教师视角,两个视角的关注纷繁复杂,但也泾渭分明,各有方向。只是不知道怎么样对接。

☆高一年级孩子的难☆

尽管话题并不轻松,但笔者跟一所一类高中高一年级部分孩子还是有一个比较轻松的对话。

笔者:从初中到高中,跨越了一下,有明显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1:太有了。

生2:觉得都难,尤其是语文。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常常答的不是要的答案。

生3:思维上的东西吧。初中阶段,解答是有一定规律和套路的,很少有那种不按规律和套路出的题。但是到了高中,尤其是数学、物理学科,考验的是思维能力,考验你的不仅是公式的应用,还有对它的理解,更重要的还有一些新概念,考验思维的跨越度,相对来说,衔接不好,跨越就有点难。

生4:父母每天都骂我。他俩认为我在干吗我就是在干吗。比如,他俩认为我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即使他俩在家里待着或者上班,没看到我在干什么,也会认为我没好好学习。每天都在冤枉我。(上了高中之后吗?)初中时候也这样,高中更严重。(他们的信息哪里来的?)不知道呢,他们觉得非常了解我。(你怎么办呢?)不听!到学校待一会儿,学习时就忘了。

生5:知识和做题这块不太一样,按化学老师的话说,初中的知识,老师教你包饺子,作业就是包饺子,考试也是包饺子;如果是高中的话,上课你学的是包饺子,作业是蒸包子,然后考试考烙馅饼。所以说,感觉考试做题跟知识的掌握有点差别。

生6:上课听懂了,做题还不会。

笔者:我注意到有一个“懂”字,光听是不会懂的,你要没有真学真做,自己去思考,就不会懂。听老师一说,假装懂,你以后问问自己:真懂了吗?为什么觉得听得懂又不会做题呢?有多少同学这样,老师一讲我就懂,可是我一做题就不会?很多,是吗?为什么呢?你们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生6:想过,我就是笨。

生7:还是做题做得少。跟不上。

笔者: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老师的问题,老师这样讲对不对?为什么老师讲我不会呀?

生7:因为别人都会啊。

笔者:都谁是别人?你们都是别人的别人,你们说不会,那别人谁还会呢?

生8:也有数学学得好的,听完就会。我基本上听完第二题就不会做。

生9:听完了就会,做题啥也不会。

笔者:你们有没有问问他,为什么会?我也在听你也在听,但做题就不一样了。

生9:他会说,就是会啊,老师不讲了吗?听了就会啊。

笔者:天赋?看来没有天赋,数学也学不会了。是吧?高一就要摔倒了,数学是个大难题。

生10:还有物理,化学,全都难。

生11:物理还行,现在就是做题时,有时知道用哪个公式,但是想不起来怎么用。有时候公式没背牢,做题就比较困难。

生12:语文也难,不知道怎么理解,不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

笔者:通常在問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是盯着问题去读书,还是不管问题先读完书,再想这个问题?

生12:先读完了。答完了心里也没谱。

笔者:刚上高一,数学、物理、语文、化学……那也没有简单的了?

生(众):生物挺好!没有需要思考的东西,背就好了;而且生物一节课讲的内容比较少,比较容易消化;每周的课也少。

笔者:刚才我们一起来的老师也说,自己生物特好,60分能考59分,是背到59分,是吗?

生13:不用背,认真听就会了。听听就会了。物理也是听听就会了,但数学不会。

笔者:数学又叫思维的体操,当你不开动你的高阶思维的时候,就会越来越难。因为背诵、记忆,这都是低阶思维。高阶思维不一样,涉及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涉及深度的学习。当你不撬动那个部分的时候,学习会越来越难。因为你满足于低阶思维,认为我记忆就好了,一听就会就好了。学习一直在浅表。这是你们高一遇到的障碍。

笔者:还想问问,你们觉得在什么情况下,学习效率很高?就是你能很轻松地进行学习,并且效率很好?你有没有这样的记忆?

生1:在家的话,父母不打扰;在学校的话,不会的题跟同学交流,遇到什么事,跟老师沟通,感觉效率好。

生2:就是有些题,对自己的难度有点大,但又不是那种跨不出去步子的那种,具有一点挑战性,但没有绝对压倒性,做这种题的时候,就不知不觉有兴趣,比较全神贯注,就是比较喜悦。

生3:时间不是压得特别紧迫的时候,我可以慢慢去想,因为我的接受能力比较慢,如果我能慢慢去想,理解这个的话,其实可以做的。但是,如果时间特别紧,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件事没有办法让我停留太长时间,我就会放弃,就会选择看答案或者问老师。

生4:就是全会,做得比较顺,没有卡壳的时候。

生5:就是老师原来讲的那些课,从来没有听懂过,然后有一天突然就懂了,就感觉那个心啊,雀跃了!

猜你喜欢
衔接幼小做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