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惠 张力 王俊飞 白贵山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对高校的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与企业案例教学法在Windows server服务器管理课程中的实践应用,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对比研究,总结出这一教学改革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企业案例;Windows server服务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4-0097-03
全国教育大会要求高校“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应用和创新为主要目标。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校教学中重点研究的内容。[1]
1 研究背景
1.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研究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基本思路是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彻底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料完成自学,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完成作业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2]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在理工科课程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3]
1.2 Windows server服务器管理课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和企业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Windows server服务器管理课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云计算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应用原理实现云平台的构建和维护,解决当前企业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实现创新性设计。该课程教学内容多且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既要理解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出表现为:课堂上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动手操作时间较少,课后练习交流少,对知识的具体应用更是了解甚少,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Windows server服务器管理课程中采取翻转课堂和企业案例教学模式具备了其基本条件,有一定的可行性。
我院自2018年引入超星泛雅平台,课程团队成员多人已经使用该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生也有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然而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将两者做到相互融合,课堂上选取一种是最好的方法,然而将理论置于课堂、实践放在课后,部分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沟通,故理论知识课前自學,实践内容课堂完成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教学模式。该专业是校企共建专业,企业教师有很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完全可以提供充足、质量较高的企业教学案例。
总之,在Windows server服务器管理课中采取翻转课堂和企业案例教学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 学习支持体系的设计
由于翻转课堂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而企业案例深层次融入课堂教学,为了保证两种教学方法融合达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学习支持体系的组织就尤其重要。[4]
2.1 课前设计
笔者利用超星学习平台建立了该课程课前教学资源体系,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部分设计:
1) 课前内容导读
每节课以课前内容导读引入,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概述,并引用现实生活或者企业常见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学习视频以微格形式展现
课前自学的形式可以是教材、课件、网络资料、教学视频等,本课程主要以教学视频进行。对于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坚持长时间的学习,故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录制为微视频(15分钟左右)。
3) 课外知识扩展
为了满足部分学习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在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后,增加了一些扩展内容,该部分内容以微视频或者网络资料展现。
4) 完善的讨论、测试环节
学习的形式多样化,不仅可以避免使学生感觉学习的枯燥乏味,也可以从不同层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把常规翻转课堂的讨论环节提前进行,每次视频教学后设计讨论话题,有关于学习效果的讨论,有关于教学视频内容进一步理解的讨论,有关于利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讨论……
测试题完全依据视频内容设计,以记忆和理解为主,主要为了考查学生是否观看视频,是否理解视频所讲授的知识点。
5) 清晰的思维导图
每节课后给出本节课内容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每章结束绘制前几章内容的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对已学知识建立起关联,更加明确课程目标。
2.2 课中设计
1)企业案例实验
通过课前教学活动,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课堂上将对课前知识通过实验的形式进行深化。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快速接轨,课堂上引入企业案例进行实验。教师将需求告知学生,由学生独立或者小组完成实验。
2) 实验收获交流、总结
课堂预留15-20分钟,由教师组织进行实验心得交流和总结。该部分难点为学生不主动交流,要由教师引导,并且设置为平时考核项目。通过学生交流可以更进一步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
2.3 课后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课后作业有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拓展实验,也鼓励学生自拟实验。防止学生自拟实验题目太大而完不成实验内容,教师参与其中,并将该部分实验解分成多个部分,根据情况分时段、分小组完成。
3 教学设计案例
以动态磁盘管理为例,说明在Windows server服务器管理课程中翻转课堂与企业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
3.1 课前教学设计过程
1) 课前内容导读、视频、测试
课前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如图1所示,视频时长15.23分钟,测试内容为5道记忆理解式试题。
2) 讨论内容
观看视频后的讨论内容为:raid0、raid1、raid5分别用于哪种场合,举例说明?你能设计出一种可以容错的磁盘方案吗?
有的学生参考网络资料,例如raid0应用于要求读写速度快的场合,raid1应用于档案管理、商业金融中,raid5应用于数据库和存储库中,可以使用raid5+1磁盘容错方案;也有个别学生奇思异想但是贴切知识的原理,将raid0应用于视频、音频播放中,raid1应用于交通部门的视频监控中,银行、移动等部门数据量大且信息重要,可以使用raid5;还有学生将raid0与raid1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存取速度,又实现了磁盘容错,有将raid1与raid5结合起来实现容错,也有学生问能不能把U盘之类的也设置成raid5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当教师不给学生套用的模板,就会发现学生的思维呈现爆炸式的状态,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3) 思维导图
如图2所示为该小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记忆学习的内容或者用于复习。
4) 课外延伸
本小节的课外延伸内容选自网络资料,旨在让学生了解其他几种raid技术,如图3所示。
3.2 课中教学设计过程
课堂上教师下发实验报告,由学生单独完成实验。
实验一:1.在磁盘1和磁盘2上划出15M做镜像卷,设置卷标为F;
2.在磁盘1和磁盘2上划出10M做带区卷,设置卷标为H;
……
实验2:你是时讯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公司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很快就用完了,你需要通过动态磁盘给该服务器扩展存储空间,以及提高数据的冗余。
实验3:在实验室的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系统,磁盘阵列自行选择。
在完成实验后,学生踊跃参与讨论,有学生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例如在服务器上安装系统时找不到磁盘、替换磁盘1时卷损坏……
3.3 课后教学设计过程
如图5所示为学生课后需要完成的实验,该实验综合了前面几章的内容,使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
4 效果分析与评价
4.1 数据采集
对所学该门课程的2014-2019级的232名学生采集数据,包括试卷难易程度、学生答题情况,后续课程中该门课程的应用能力,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其中2014-2017级的154名学生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2018、2019级学生采用的是翻转课堂与企业案例混合教学法。
4.2 教学效果评价
1)试卷难易程度、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2014-2017级试卷中概念记忆型试题占50%,简单应用型试题占30%,综合应用型试题占20%。2018-2019级试卷中概念记忆型试题占20%,简单应用型试题占50%,综合应用型试题占30%。
学生平均成绩(四舍五入)统计如表1所示:
2018、2019級试卷偏重对知识的应用,难度较高,但是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整体成绩较高,尤其应用型试题得分较高。
使用2017级试卷作为2018、2019级学生的期末测试卷,成绩分布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同一份试卷2018、2019级学生的答题成绩较高,尤其应用型试题的成绩得分率更高。
2) 该课程在后续课中的应用能力
笔者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任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得出2014-2017级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大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只是简单的记忆概念,但是忘记了实际操作步骤;2018级学生大部分学生仍然记者曾经做实验的步骤,并能用于后续课程中。
3) 专业技能竞赛
2014-2018级学生在我系每年组织的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中,与该课程相关的竞赛成绩如表3:
2014-2017级学生使用的竞赛试题内容大致相同,2018级增加了活动目录的内容,比赛时间均为45分钟。从表3可以看出,2018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内容较多,得分较高。
5 结论与反思
通过课前学生自学,课中完成企业案例,课后完成综合性、设计性案例,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提高较多,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法、企业案例教学法虽然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学通,但是还有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企业案例内容是否恰当、是否能在当前课中完成、课程思政如何实现、学生是否认真对待课前学习、学生是否有时间完成课前课后任务……都需要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能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1] 陆昉.推进课程共享与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1):8-11,7.
【通联编辑:朱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