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五国会计专业教学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2020-09-26 06:55张业辉黄俊霖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五国通识会计专业

张业辉 黄俊霖 吴 峰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0;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东盟各国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升级,跨国企业日渐增多。跨国企业的不断增多,不管是东盟各国企业还是我国企业对国际化的会计人才的需求都在与日俱增。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在面向东盟各国培养会计人才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1]。例如,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滞后、培养方案不与国际接轨、缺少国际会计务实经历、不精通东南亚各国会计业务等问题。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表明,我国仍需要加强东盟会计人才方面的培养,寻求与东盟各国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因此,通过选取东盟五国为对象,深入挖掘东盟各国会计人才培养的特色,剖析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问题,借他山之石攻破现存在问题,同时保持与东盟会计人才培养一致步调,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东盟各国会计人才培养的特色概述

(一)东盟五国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追求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东盟五国,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充分重视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如新加坡政府要求,高校要致力于会计人才国际化、能力发展全面化,以适应当前东盟各国的国际交流项目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为此,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会计专业:“各大高校要致力于训练学生成为具有个性和能力的专业会计师,提倡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着重培养社交技能,培育具有清晰分析能力和企业家勇气的优秀商业领袖和创新型企业家”[2]。马来西亚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总体的培养目标,把会计人才从财务型会计转变为管理型会计,而且会注重于会计学术研究领域方面拓展,希望通过学术及管理领域的卓越性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管理国家,为其建设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3]。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的高校开始注重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制定并实施了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的相关项目,提高本国大学生会计法务能力。总之,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高校关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来看,关注于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强、管理能力等全方位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

(二)东盟五国会计人才培养课程强调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

通识教育是指通过融会贯通的课程教学与学生培养的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4]。东盟五国的会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在强调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强调通识教育知识的增长。如越南和泰国的高校会计培养课程设置,通识教育与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主要教学内容。以泰国曼谷大学会计课程设置的来看(详见表1),课程设置分为五大板块,五大板块中有三大板块是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电算操作技能、财务知识;通识教育课程有外语能力、法律常识。越南国民经济大学的会计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2),除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开设了社会心理学、逻辑会计、会计法律等课程。

表1:泰国曼谷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内容

表2:越南国民经济大学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

(三)东盟五国会计人才培养教学形式重视会计专业技能训练

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五国经历了殖民统治到现代独立建国,早期的高等教育由殖民统治者创建,其教育教学形式大部分仿照西方的教学形式。东盟五国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参照西方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较多,重视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印度尼西亚国立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号召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工厂等单位实习,实践训练会计技能。平时学校也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5]。如泰国国立大学在会计教学方面特别重视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强化会计实践经验和实战能力的培养。第一,经常邀请企业会计专家到校以实操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会计实训;第二,教师经常性带领学生进入企业或工厂进行会计实训短期训练或者观摩,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企业会计实训;第三,会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到中国、美国等先进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如实地研究中国大学会计课程教学、企业会计实操岗位等。[6]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系列参观、考察、观摩以及实际体验实习,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际情景教学环境;一方面以实践实操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会计能力,成功规避掉光说不练的教学现象。

二、中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忽视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代表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我国高校大部分财经类院校的会计专业培养方案,国际化视野与多元能力的培养的概念很少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提及,尤其是在地方性财经类高校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更是只字不提[7],导致学生对国际财务状况和及国际财经情况了解微乎其微,更谈不上了解国际会计文化制度,无法与国际接轨。在能力培养方面,单方面地强调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而忽视学生多元能力的培育。如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反映毕业就职后连文书报告都不会撰写,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到管理团队时力不从心,缺乏管理能力等问题。反映出目前国内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会计人才国际视野的培养,同时重视会计专业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

(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忽视通识知识学习

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我国重视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忽视通识课程教育知识学习,通识课程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的融合互通非常低,几乎处在平行不交叉的状态。目前会计专业课程有《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法》、《资产评估》等必修课,但是会计法律、会计心理学等课程很少开设[8]。即使部分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社会心理学》、《法律与道德》等课程,但课时量少不被重视;与会计专业知识并不交叉;师资不精通会计专业。可见,目前国内的会计专业培养课程设置上,忽视通识教育课程,学生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三)会计专业教学轻视实践创新能力发展

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课堂教学仍然是“满堂灌”教学方式,会计案例教学较少切陈旧,学生不感兴趣,“左耳进、右耳出”,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实践操作创新能力较差。[9]部分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没有很好地融入实践项目当中,与项目初衷相去甚远。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大学生以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来完成社会实践创新的任务,甚至少部分学生抄袭网上会计案例作为自己的社会实践创新成果。高校会计专业必须改进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融入创新实践当中,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三、东盟五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树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全方位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会计专业的培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脱离实际,已经落后于现实需要,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现实需求。中国—东盟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建设跨国企业会计人才。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有国际视野,全方位发展大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扩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关注国际在国际战略发展的目标,了解和掌握国际会计通用准则,深入了解各国会计企业文化。同时重视学生培养与国际接轨,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势头,营造“教师—学校—企业—政府”四位一体的专业教学氛围,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会计专业技能培训与通识教育融合,扩宽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

为了避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张皮”现象,不利于大学生全方位发展,在会计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上,重视专业培训与通识教育,促进两者之间互为融通,完善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研究会计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知识的融通路径;平衡通识教育课程与会计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结构层面、学时层面、考核层面的比例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协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尽量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科研项目中深化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打牢基础。

(三)强化“复合型”会计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会计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财院要改变过去大部分课程都是在教室内进行现状,教师要带领学生到企业、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观摩学习,重视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实操训练。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支持教师到国内外学习交流,特别是重视使用外语教授会计学教师。在学生管理层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合理优化会计教师专业结构,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复合型教师到校学术交流与教学,加强和培育多面手会计师资队伍,及时送培年轻会计教师;[10]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的新模式培训,吸取国内外优秀教学方法,创新我国会计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五国通识会计专业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新能源贸易合作研究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