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慧 程 岭 张盼雪 顾金环 林 文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亦是小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更新,教育的不断改革,“互联网+”开始融入教育领域,给小学识字写字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研究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沙式教学法”最能为小学生提高识字学习效率开辟新的教学思路。
“互联网 +”的实质就是“碎片”与“重构”,先将原来的一切信息内容与要素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体系、新的结构。因此,“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识字教学板块也不例外。“互联网+”教育在教学上的创新具体可以概括为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指调换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课程视频、阅读电子版资料等形式学习课程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进行探讨和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翻转课堂与现代教育教学相融合,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2012年被引入国内的,从那开始国内相继涌现大批学者关注此教学模式。何克抗从翻转课堂发展的历史和本质特征出发,对在国内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将会面临的挑战做出了一些分析。[1]何朝阳等人阐述几所美国大学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实例,随之发现翻转课堂比传统课堂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知识内化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这为国内在高等教育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2]
另一方面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智慧课堂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的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进步的表现之一。
在国内,目前“互联网+智慧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技术的探讨。刘军认为“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智慧生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学校智慧课堂发展的新方向。[3]刘邦奇提出了在“互联网+”的视角下,“三段十步”的智慧课堂教学流程,认为可以通过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把控,来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4]并且在“互联网+智慧课堂”拉动下,新的主动学习模型伴随而生,为我国教学创新提供借鉴。[5]
综上所述,“互联网+”融入学校教育开创了以有效学习为核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在模式的推动下,改变了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突破传统说教形式的教学方法,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互联网的新鲜血液,使得中国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满足学习需要。
“沙式教学法”又称为“纲要信号教学法”。自提出后对于世界各国的教学运用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国外,纲要信号教学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俄国教育家沙塔洛夫针对当时的教育背景,在其三十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纲要信号图示法教学体系,自此,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进入教育领域。1978年,顿涅茨克教师进修学院出版《以运用纲要图表进行讲解为基础提高小学教学效果》,标志着纲要信号教学法走出教育实验室,正式被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开创了纲要信号教学法在教育实践中的先河,为以后纲要信号教学法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6]
20世纪70年代末,纲要信号教学法被数万名教师广泛应用于历史、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数百篇相关文章先后刊登在了各大刊物,共同介绍纲要信号教学法,通过大量的宣传和推广,纲要信号教学法被更多的人认识并熟悉。[7]1986年,沙塔洛夫通过《三分是怎样消失的》一书,介绍了纲要信号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流程、具体条件等,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及案例证明了纲要信号教学法的明显优势: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纪律,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拉近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等。[8]此后,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在国内,1983年,况和平将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教学法引入我国。自此,纲要信号教学法开始在我国流行。霍敬阳在其相关研究中指出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9]周河昌在编著的《纲要信号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提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习者对知识内容重难点进行把握和记忆,并且能够加强各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充分密切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10]倪小钢在其文章中提到将媒体与纲要信号教学相结合,能够把所学习的知识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11]
目前,“纲要信号教学法”在我国部分教育教学中广受欢迎,运用于地理、历史、体育等学科,教学效果明显,涉及领域广泛。纲要信号法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方面也有所体现,教师设计具有引导性的纲要信号,显示知识点,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然而,国内关于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教学法的研究还不是十分充分,识字教学还没有得到学校的普遍重视。其次,部分教师借鉴“纲要信号”教学法,丰富教学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学习意义的探究。最后,教师在教学时虽有注意到使用图表,但多是采取教师列出综合图表,学生笔记接受的形式,缺乏教学多样性。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极少主动借助图表探求知识。忽视教师的识字引导作用,不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学习。
“互联网+”模式下的识字教学结合沙式教学法,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综合信息的刺激效应下,充分揭示汉字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使识字教学的过程变得形象直观。[12]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沙式教学法的识字教学,是对以往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笔一画教汉字的突破,更能体现互联网时代识字教学的特点。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沙式教学法”又被称为“纲要信号法”,即用一些图表、树状图、信号图等直观、形象、简洁的表达方法将学习内容概括出来,更有利于学生的直观学习和记忆,也很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有具体性,而他们的记忆也更多表现为形象记忆,因而这种概括的纲要信号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另外这种图表类的学习材料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相较于文字图表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图表的内容具有规律性和系统性,也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和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图表中的一些纲要信息,先掌握主体,再掌握细节,这样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
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沙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能够做一个汉字识字教学的有心人,从而发现教材中汉字的一些规律,让学生根据规律学习汉字,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要做到这样的成效要求教师本身要努力学习,掌握一些汉字的构字的方法和规律,对汉字的历史有所研究。图表本就是对学习内容的简介概括,教师用沙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一定会提高教师的识字教学效率。如果能将互联网与之结合起来,那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毕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要想将沙式教学法和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师首先自身要能够将汉字的规律掌握,然后灵活地运用这些汉字规律,细心地整理研究教材中学生要学的汉字,然后将它们整理概括,并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如果想将多媒体与识字教学结合,那么教师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资源寻找、PPT制作、动画制作、视频的剪切等技术,这同时也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精力进行学习。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促进教育进步。
“纲要信号”教学法体现了认知主义知识观和学习观指导下的高效教学设计思想,包含了师生合作精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完整的教学体系三层含义。它是一种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型模式,面向教学应用层次,不仅适应于传统“黑板粉笔”的课堂,同样可以应用于多媒体课堂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可以以“沙式教学法”为导向,结合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
一方面,低年级学生认为记住汉字只能是一笔一画的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且难以记住,即便是能记住,往往也难以做到活学活用,这是目前很多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发现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和优化,教师可以在课前借助“纲要信号”帮助学生明确目标,集中注意力,在短时间内把握教学内容的要点,并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激“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熟练掌握汉字书写,并且活学活用。具体来说,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象形字演变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先将与汉字学习相关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再利用与汉字相对应的物体,利用信息技术用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学习。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黑板,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听课形式通常是“黑板+粉笔”,单调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学习效率的低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沙塔洛夫认为,“纲要信号”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系统的意义通过符号的组合而变化。“黑板+粉笔”与多媒体技术在本质上都是信息的载体,符号的工具,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发挥“纲要信号”的教学设计功能的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正是针对学习效率和创造性思维提出的,便于理解和记忆。
现代多媒体具有强大的音频、视频等呈现功能,符合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特点,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生字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借助课件对生字进行读音示范、可以对生字的笔顺进行动态化的书写示范、可以采用运用多媒体对汉字进行特效处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可以让学生听准读音、明白汉字的书写顺序、掌握汉字的意义。在听课阶段,学生要做的工作其实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补充和完善“纲要信号”,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让学生把“有疑惑”、“不明白”的地方尽可能地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将其变成“已明白”、“还有问题”、“相关知识点”。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展示可填写的“纲要信号”,让学生在听课时进行补充完整。“纲要信号”作为笔记,可以帮助学生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教师通过颜色、图形的方式呈现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查漏补缺。这既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又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中国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汉字最早的来源是图画,因此有了“书画同源”的说法,汉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从“图画”形式发展成为“表意符号”。[13]鉴于此,纲要信号法能够将汉字与其原型和发展历程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汉字有自身的构造原理即“六书”——构成汉字和汉字使用方式的六种条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并且根据自身的原理有规律地演变发展。纲要信号法可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解,引导学生从具象认识提升到抽象层面,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笔画和结构的变化,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汉字演变过程做成有趣的动画,或者拓展关于目标汉字的有趣的故事,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音义的理解。不仅如此,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展现出了书写的形体美和文化内涵,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促进对汉字的探究学习能力。
新版部编本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材编排主张“识写分开,多识少写”,并且增加了识字量。王宁教授为主的北师大科研团队依据字频、字形和结构等诸多因素研制出符合每个年级段的基本字表,并且被严格落实在识字教学中。基于此,更需要教师运用“纲要信号法”对目标生字进行组织教学和巩固复习。
教师在运用“纲要信号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绘制图表时,可以先根据教材,再根据教学目标和汉字形体构造等因素选择图表类型。例如,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四课《日、月、水、火》要求认识“日”、“月”、“水”、“火”等八个汉字,课文编排形式就蕴含了“图文结合”的“纲要信号图表”形式:一个正方形方格的正中间是汉字对应的实物图,方格右下角字源甲骨文,方格外部右侧书写着目标汉字。以“日”为例制作图表,第一级是核心:汉字“日”+拼音“ri”,右边紧跟着一张太阳的图片,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学生认读生字;第二级是生字解释,让学生理解字义;第三级是汉字演变,激发学生兴趣,探究汉字演变特点,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一段汉字动画穿插在教学中。在今后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加上“汉字组词”、“造句”“笔画演示”等层级帮助学生掌握汉字读写能力。当然,精彩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要运用相关知识理论,对“日”的演变过程对照图文进行有趣的讲解。
汉字作为表意系统的文字,有着独特的造字规律。汉字蕴藏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是古人的独特体验与思维方式的体现。[14]汉字分为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四种类别,在这四类中形声字占据汉字总数的80%左右,由此可见,形声字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原本都是可以单独成字的,组成形声字后两部分在字中各有所司,或者表意,或者表音。表示新字字义的部分叫做形旁,也称为形符、义符或意符,表示新字字音的部分叫做声旁或者声符。[15]掌握形声字对于增加识字量、理解字义、词义有着重要作用。
1.利用纲要图表理解形旁字意。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的形旁,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理解不同形旁的意义,那么无论是在以后的生字学习还是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他们大可以根据形旁猜测生字的意义,对于学生理解字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用“口”作为形旁的字大多与嘴相关。其中细分为四类:一是与口有关的器官,如咽、喉;二是与口有关的行为,如含、嚼、吮、啼、叫;三是口里发出的象声词,如呱、咕、啾;四是语言方面的字,如命、问、咨等。教师在教学“口”字旁时即可像学生出示纲要,学生能够系统地进行口字旁的学习,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系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在有趣的语言中巧记字形,理解字义,进行巩固学习。[16]
偏旁 类别 例子口器官 咽、喉行为 含、嚼、吮、啼、叫象声词 呱、咕、啾语言 命、问、咨
2.给声旁加偏旁识读大量生字。在部编本教材中,教材编写者有意图地将“青”作为声旁的一类字编写在一篇课文中,教师要理解其用意,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声旁识记字音。另外,教师可以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出示一些声旁让学生练习给其加偏旁扩展学生思维,增加识字量。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课《小青蛙》一课中,清、晴、睛、请、情等字被组合在一篇课文中,编写者的意图清晰明了,这一系列的词充分展示了“形旁表意、声旁表声”的特点,教学时结合儿歌内容、联系生字的偏旁,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读文识字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增强汉字学习的趣味性。
每个汉字都是由一笔一画的笔顺构成的,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笔画的书写顺序,将汉字书写得漂亮、美观,也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在传统识字教学的写字环节,教师多是采用教授学生念读汉字的笔顺,并加以多次的练习。在反复地练习之中,最终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不可置否,这种写字教学方式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它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书写汉字的效率、质量下降。
在“互联网+”的时代,教师要善用并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互联网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好的识字、写字平台。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某个汉字的书写动画,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学写汉字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的形式去讲解汉字的书写关键点,让学生在学习书写的时候更有侧重点,了解汉字所蕴含的横竖撇捺之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汉字的质量。
汉字的数量很多,所以有很多汉字在造字规律上具有相似之处,比如“请”“情”“清”“晴”等汉字,都是由本字“青”加不同的偏旁构成的,所以这为学生学写汉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利用“沙氏教学法”,教授学生学写“青”的笔顺,然后组成一个写字知识链,再将不同的偏旁加上去,书写成新的汉字。同时要充分利用“田字格”的作用,借助方框记忆汉字结构,观察汉字的艺术美。再以“青”这个字为例,“青”属于上下结构,再书写“月”的时候应注意写的扁宽些,使整个字更美观些。“月”这个偏旁组成左右结构的汉字,比如“胖”“肌”“腿”等汉字时,则需要写的相对瘦长一些,这样才能使整个字更协调,不会显得臃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进行比较,用不同颜色标注生字中“月”的形态,突出重点,调动学生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月”的不同写法,从而加深印象,获得自己的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写汉字的乐趣,也能够减轻学生学写汉字的压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将“互联网+”手段和“沙式教学法”融入其中,让学生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趣味,利用纲要信号学习法,减轻学习的负担,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学习。这也是对传统识字教学的优化和提升,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师及后续的研究者提供方向上的指导,能够使“沙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板块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纲要概括能力,增强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