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营景德镇“十大瓷厂”创办的历史意义

2020-09-26 07:11詹伟鸿
陶瓷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瓷业瓷厂景德镇

詹伟鸿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 江西,333403)

0 引言

景德镇是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学界对景德镇的研究多着眼于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生产组织、陶瓷艺术、瓷业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对近代景德镇瓷业史,尤其是新中国瓷业史关注较少。这种研究倾向反映了近代景德镇瓷业由盛转衰的历史事实,却忽略了历史嬗变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晚清、民国景德镇瓷业衰落中孕育着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则引领了景德镇瓷业翻天覆地的变革,书写了一段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瓷业的独特陶瓷发展史。

虽然上世纪90年代,国营景德镇“十大瓷厂”在市场化浪潮中先后解体,但人们不应忘却国营景德镇“十大瓷厂”创办的重大历史意义。国营景德镇“十大瓷厂”创办的重要历史意义集中体现在:她引领了瓷业生产关系有史以来的大变革,促成了瓷业生产技术人才的更新换代,促进了陶瓷艺术创作内容与形式的推陈出新,实现了景德镇瓷业综合实力的跨越赶超。

1 引领了瓷业生产关系有史以来的大变革

研究明清景德镇社会经济史的梁淼泰认为,明代中晚期,景德镇瓷业已经形成资本主义萌芽,瓷业的商品化生产已具雏形。[1]清初,废除匠役制度后,雇佣劳动普遍流行,民窑官窑相互竞市,促成了康乾时期景德镇瓷业大繁荣,但终清一代,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业未能实现突破与超越。相反,18 世纪以后,西方在多次对中国瓷器生产技术模仿后,逐步掌握了中国制瓷的“秘密”,加之工业革命技术优势,西方瓷器后起赶超,开始凭借低廉成本向中国倾销。近代已降,特别是甲午海战以后,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业不但失去国外市场,连国内市场也受到西方和日本瓷器挤压,瓷器销量大幅下滑,生产成本却居高不下。晚清时期,两江总督张之洞、江西巡抚柯逢时、湖广总督瑞澂等地方大员曾力倡仿制西瓷、改良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业,并创办官商合办的瓷业公司;[2]民国时期,政府一度设立陶业局、陶业管理局、国窑厂,筹措巨额资金,意图改良景德镇瓷业,蒋介石本人亲自召见负责人以示支持,但所有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客观分析近代百年景德镇瓷业改良历史,其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确有社会动荡的环境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晚清民国对瓷业的改良仅仅局限于瓷业技术、行业习俗等细枝末节调整,并未触及旧有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瓷业发展这一实质性问题。千百年来,景德镇瓷业生产资料归坯房主和窑户,坯工和窑户是单纯佣工关系,窑工在“矮屋”、“蚁蛭蜂巢”的工场中每日辛苦劳作,所食是“齐米”(粗米),工钱也仅堪“糊口资生”。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仅用3年时间,就全面恢复景德镇瓷业经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国家支持的办法,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的瓷业经济。到1952年,景德镇日用瓷产量恢复到39.6 万担,比1949年增长了43.7%。进入过渡时期后,景市政府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逐步完成对瓷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登记、普查、重估企业财产、开展“五反”运动、发展私私联营、组织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措施和办法,完成对全市私营陶瓷企业和陶瓷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进一步通过企业改组,将华光、光大、群益、赣华、益民、新生、永新、民生、黎明、建华、民光、建民、华电、永和、永红、裕华明光等17家公私合营瓷厂合并成国营第1—10 瓷业生产全能厂。

瓷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瓷业生产关系有史以来的大变革。陶瓷企业生产资料不再隶属于私人,而变成了全民所有。原来各自经营的私营瓷厂、小作坊,变成了囊括原料开采、成型、烧成、加工、包装等整个制瓷生产过程的全能厂,由国家选派干部和原私营瓷厂负责人共同进行管理,产销纳入国家计划。避免旧社会景德镇瓷业内部只有分工没有合作,相互倾扎、甚至动则知会罢工,“打派头”的恶习。同时大大提高瓷业工人政治地位,广大瓷工第一次以工厂主人翁身份参加劳动,工资福利得以提高,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值得称道的是,瓷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在整体稳定环境下实现的,瓷业生产并没有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受到冲击,相反,随着瓷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完成,瓷业产量还大幅提升。1949年全市产瓷27 万担,1955年达到80 万担。[3]至1957年,陶瓷年产量增至27587 万件,年产值增至5943 万元。

2 促成了瓷业生产技术人才的更新换代

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动力,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企业创新第一资源。

新中国成立前,景德镇瓷器生产一直是手工制瓷方式,长期遗留下来的是瓷土粉碎靠水碓、练泥靠脚踩、拉坯靠手工、干燥靠日晒、烧窑靠薪柴的“五靠”技术。从技术传承角度看,景德镇旧有瓷艺传授一直是“父传子、徒承师”模式。师傅们同行互防意识明显,将手艺看管得非常严密,绝不轻易教人。许多时候常常是单线相传、口诀相传,但这一脆弱传授模式极易因个体变故而导致许多绝活和技艺失传。“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授模式,加上明清时期景德镇熔血缘、乡缘、业缘于一体的行帮控制,形成了门派观念极强,自我封闭的小团体,成了阻碍瓷业新鲜血液融入和瓷艺创新的巨大障碍,同时因教育接受者有限亦不利于生产规模扩大。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大瓷厂”组建后,瓷业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一是政府全面改造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破旧生产作坊,改建、重组为十个大型国营全能瓷厂和一批原料辅料生产专门工厂,瓷业生产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二是新组建的“十大瓷厂”上马大量技术改造项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功实现瓷业生产从原料制作到产品成型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制瓷效率;三是采用了冲压、注浆、烘干、贴花、喷釉等新工艺,使瓷业生产工艺大幅提升;四是窑炉烧成技术不断革新,成功实现“以煤代柴”,破除千百年来景德镇烧瓷用薪材、瓷器成本居高不下的技术瓶颈。

从陶瓷技术人才培育角度看,1958年,景德镇成立了全国唯一的陶瓷高等院校。一大批知名美术和陶瓷艺术教授,按照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大规模、系统化地培育陶瓷技术人才。仅从1958年建校到1968年,10年间,景德镇陶瓷学院就培养学生1400 多名,他们毕业后被输送到全国各产瓷区和陶瓷科研单位。为促进国营瓷厂绘瓷需要,政府兴办陶瓷美术学校,设粉彩、古彩、新彩、青花、雕塑班,改变原来“师徒相授”模式,学校首批学员就达百人以上,王大凡、张志汤等20 多位名家参与授课。为促进国营瓷厂陶瓷技术研究,各瓷厂分别由知名陶艺家领衔组建创作室、美术研究室、实验组,瓷厂为他们精心创作提供科研条件。市政府组建了陶瓷馆、工艺社、陶瓷美术合作社,随后还成立了国家、省、市三级陶瓷研究所,这些科研院所,招收愿意献身陶瓷研究事业的青年才俊,与国内外教学科研单位建立广泛联系,专门就陶瓷生产技术进行研发,培育了大量陶瓷工程师、技师和技工。

3 促进了陶瓷艺术创作内容与形式的推陈出新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但其本身亦有相对独立性。这就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哲理。陶瓷艺术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受这一规律影响。

景德镇传统陶瓷装饰彩绘、陶瓷雕塑艺术的主题大多是神仙鬼怪、帝王将相、英雄人物、梅兰菊竹、桃榴寿果之类,较少直接反映现实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中央提出文艺工作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后,景市政府出台了相应配套措施,强调新中国陶瓷艺术创作不再是为了封建帝王、皇宫贵族服务,而是要为工农群众服务。政府加强对陶瓷艺术家的思想领导,鼓励陶瓷艺术创作提高思想性和艺术性,并提高陶瓷艺术家政治地位,许多陶瓷艺术家被提名安排为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被评选为“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如1959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曾龙升、王大凡、王步等33人“陶瓷美术家”称号,同时授予55 名“陶瓷美术设计师”和105 名“陶瓷美术设计员”称号。昔日“红店佬”成了人民艺术家。

受政策引领,陶瓷艺术家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始用手中画笔、歌颂新时代、描绘祖国秀美山河、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

3.1 从艺术创作主题看,此时期陶瓷艺术主要是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方面面的伟大成就

作品大力讴歌社会主义之新,提倡革命时代新人新事。无论陶瓷绘画和瓷雕上都有“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工农兵形象,注重贴近工农生产生活实际;为帮助陶瓷艺术家更好地贴近工农群众生活,讴歌社会主义新社会。政府邀请祝大年、梅建鹰等知名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来景德镇讲学,系统教授美术知识,组织陶瓷艺术创作人员深入广大农村、矿场、革命圣地和名山大川进行访问写生。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们从写生入手、深入群众生产生活,开阔视野,创作出了一批反映祖国壮丽山河、社会主义生产生活、改造和建设、拥军爱民、科学考察、体育锻炼、热爱和平与拥护民族团结等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1959年,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瓷,以曾龙升为主创作的《大龙船》瓷雕高56 厘米,长120 厘米,宽30 厘米,船上塑造了各民族人物形象150 多个,表达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家亲”的主题。王晓帆的粉彩瓷板《全福寿满堂红》、《雪景大王》,余文襄的瓷板《井冈山》、张松茂的《一切政权归于苏维埃》都是当时的成名代表作。

3.2 从设计理念看,陶瓷艺术创作不再是为了皇宫贵族、特权阶级的审美需要,而是主张艺术必需贴近工农群众,要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因之,大力倡导“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努力做到反映革命现实题材与陶瓷材料特点相结合,线条变化、色泽多样与主题内容相结合,传统装饰风格与新型装饰样式相结合;在具体产品设计上,则要以日用瓷为主,陈设瓷为辅;以中小件为主,大件为辅;以喷、贴、印为主,手工彩绘为辅。

3.3 从具体画面装饰看,注重描写健康、向上、新兴、活泼的形象

人物题材上有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伟大事迹的、有反映农业大丰收和工业战线上新人新事的、有反映焦裕禄、雷锋、欧阳海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的;旧有抒情性的花鸟、山水、图案也要用新的笔法阐释新意境,图案纹样组织、色彩造型处理,着重凸显明快、简洁、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封建迷信”旧画面被新内容所取代。如工农群众喜爱的帽筒、花瓶、镜屏上,过去帝王将相、神仙鬼怪、才子佳人的画面被工农兵形象取代,粉彩餐具“万寿无疆”“长命富贵”改为黄地莲纹或白地芙蓉图案,青花“团鹤”、“团龙”换成了“农林牧副渔”。

4 实现了景德镇瓷业综合实力的跨越赶超

图1 中国陶瓷博物馆陈列的大型瓷雕《大龙舟》

解放前,瓷都景德镇瓷业生产已经奄奄一息,临近奔溃边缘。1947年2 月,《申报》报道:“赣省特产之一的景德镇瓷器,目前已陷入不景气状态,抗战前瓷窑达150 余座,目前仅剩76 座”。[4]1949年5 月,景德镇解放之初,面临着窑坯厂停业,工人四散的境况。景市政府在接管工作总结中写道:“1948年长江被封锁时,偌大的景德镇只有8 家窑厂开工,接管之初,初步统计,只有100 来家未开工的作坊和千把个实际处于失业的工人。”“有的资本家把料板当柴烧,将坯厂改住宅,洗手不干了”。

面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下,景市政府依靠广大陶瓷职工和国家大力扶持,通过广泛动员,迅速复工复产,医治战争和历史的创伤,随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组建“十大瓷厂”,历经不断改革进取,促使古老瓷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4.1 景市陶瓷生产力飞跃发展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1949年至“十大瓷厂”解体前的1994年,景市累计生产日用瓷101 亿件,创税6.26 亿元,出口创汇5.58 亿元。1994年日用瓷产量为4.19 亿件,工业总产值5.53 亿元,分别为1949年的5.55 倍和43 倍。除总产值外,历经40 余年发展,景市通过恢复传统工艺,推广新工艺、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到上世纪90年代,景市日用瓷产品发展到20 个类别、200 多个系列、1000 多种器型、3600 多种花面。逐步由单件生产向成套生产、由小生产向系列化、机械化大生产发展。不但产品数量多、花样全,产品质量亦逐渐提高。产品远销世界124 个国家和地区,获国际博览会金奖26 枚、国家金质奖9 枚、各种技术发明148 项,获奖数量之多、荣誉之高,均为全国各产瓷区之首。[5]

4.2 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完整瓷业生产体系

从生产看,形成了以国营“十大瓷厂”为代表的生产主体,历经40 余年发展,景德镇瓷器从瓷石开采、精制到成型、施釉、烧成、彩绘、包装,已形成一套与之配合的陶瓷机械、瓷用化工、模具窑具,门类齐全,配套完善;从销售看,对外有专营瓷器出口的江西省陶瓷进出口公司,对内则有已形成庞大销售网络的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从产品研发看,景德镇有全国唯一的陶瓷高等学校,有国家、省、市三级陶瓷研究所和古陶瓷研究所、还有陶瓷馆、陶瓷职工大学、陶瓷设计研究院,这些陶瓷院、校、馆、所与国内外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科研人员孜孜不倦地探求古老瓷器的奥秘、研发新品。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大瓷厂”组建后,景德镇作为其时国内重要产瓷区,其瓷业生产体系之健全、配套之完善、功能之齐备、辐射范围之广,纵向比较的话,远远超越明清时期的景德镇,横向比较的话,实属中国乃至世界之罕见。

4.3 陶瓷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生活不断改善

截止上世纪90年代,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工人有7万余名,其中,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全部陶瓷职工总数的70%以上,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5000 多人、身怀绝技工人2500 多人。随着国营“十大瓷厂”为代表陶瓷企业不断发展,广大瓷厂工人生活逐步改善。一方面,分配制度上彻底摆脱旧社会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国营瓷厂工人工资总额年增长率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在5%左右;[6]二是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国营瓷厂职工实现了养老保险统筹,退休瓷工生活有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避免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工“心向主人倾,力不辞抖擞”,然而一旦“病老逢阳九”,富户“弃我青山旁”的悲惨境遇。

5 余论

明清景德镇瓷业是中国传统瓷业发展辉煌时期的杰出代表,但景德镇瓷业历史却并非只有明清时期值得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引领了景德镇瓷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成功组建了国营“十大瓷厂”,促成了瓷业生产技术人才的更新换代,促进了陶瓷艺术创作内容与形式的推陈出新,实现了瓷业综合实力的跨越赶超。在全国上下奋力打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今天,不应忘却为六亿国人造饭碗的“十大瓷厂”广大职工。国营景德镇“十大瓷厂”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治理传统手工业的有力见证,是党和政府带领成千上万陶瓷工人艰辛探索、艰苦创业、接续奋斗的现代陶瓷发展史,是一部值得学者们花大力气研究的陶瓷科技创新与陶瓷生产现代化演变史。

猜你喜欢
瓷业瓷厂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基于制度和社会价值的视角分析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十大瓷厂”产品特色研究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余效开藏品精选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