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燕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喉癌是临床高发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病症,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主要采用喉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后患者常存在发音困难、呼吸功能变化、呛咳等问题,影响正常生活。临床中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必要加强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发音功能恢复。为了探讨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案,本文就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对喉癌术后患者术后喉功能重建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喉癌术后患者68例。纳入标准:①病理检查证实为喉癌;②遵医嘱行手术治疗;③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②手术禁忌症;③存活时间<3个月;④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3~82岁;平均(62.41±2.69)岁。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1~81岁,平均(62.83±2.73)岁。上述数据保持同质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内容。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1)自我效能干预:①按照既往临床经验,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制定健康知识宣教、营养知识指导、管路护理、发音功能训练等方面的宣教计划,确认阶段护理目标,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配合表示鼓励和赞赏;对于未完成阶段目标的病例,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分析未达成目标的原因,促使患者完成任务。②组织术后生存时间>10年的预后良好病例,以自身的成功经验为患者讲解抗癌知识,分析抗癌经验,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③患者入院后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用积极、肯定的语言予以患者所需的鼓励,纠正患者日常护理中的不足之处。④主动与患者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耐心答疑解惑,为患者列举预后成功恢复病例,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积极争取家属支持,使患者得到家属和医护人员精神方面的支持。(2)自我护理:①术后患者受麻醉影响,意识尚未完全清醒,缺乏自护能力,护士应仔细清洁、消毒创口局部,保证切口处干燥、整洁,维持管路通畅。严密监测患者体征指标变化情况,防控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结合患者实际病况,予以营养支持,确保患者营养供给充足。②待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处于恢复阶段时,应结合患者喜好,合理搭配膳食。指导患者运用管路护理知识,与护士一同展开气管套管护理,必要时可实施吸痰操作。③根据患者各阶段恢复情况,予以相应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消毒、换管,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出院时为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电话服务热线,添加微信,在微信平台上不定时发放自我护理技巧、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内容,出院后定时回访,掌握患者恢复情况,为患者答疑解惑。
(1)术后1个月评价患者的发音功能:①优:患者发音清晰、连续,或微微嘶哑,自觉满意,并未对生活产生影响;②良:患者存在明显嘶哑症状,发音清晰,自觉尚满意,对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③差:患者说话费力,断断续续,发音声音嘶哑,自觉不满意,对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优良率=(①+②)/34×100%[2]。(2)护理前和护理后1个月参照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患者的自护能力,评价项目包含自我概念(8条)、自我护理技能(12条)、自护责任感(6条)、健康知识水平(17条),五级评分法评价(0~4分),满分172分,得分与自护理能力呈正相关练习[3]。(3)参照生活质量量表[4]评价护理前和护理后1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项目包括认知(2题 )、情绪(4题 )、躯体 (5题)、角色 (2题)、社会 (2题)功能和生活总质量(2题),前五项为反向评分,使用4级评分法评价(1~4分),生活总质量评分为正向评分(1~7分),得分转化成百分制,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4]。
将参与研究的喉癌术后患者(n=68)的数据录入至SPSS 23.0,以t检验生活质量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等定量资料(),以χ2检验发音功能优良率、性别等名义变量资料(%、n),P小于 0.05,表明有差异。
观察组发音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发音功能对比[n(%)]
护理前,组间自护能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自护能力评分对比( ,分)
表2 自护能力评分对比(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34 94.27±11.29 127.46±10.51 12.547 0.000对照组 34 94.38±11.47 112.53±10.74 6.735 0.000 t 0.040 5.793 P 0.484 0.000
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34 58.63±9.38 81.36±11.41 8.973 0.000对照组 34 59.84±9.75 69.74±10.52 4.025 0.000 t 0.521 4.366 P 0.302 0.000
临床中吸氧、饮酒、空气污染等均会诱发喉癌,手术是当前治疗喉癌的常用方法,但患者术后发音功能会受到影响,影响患者生活独立性。杨晓英[5]对128例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值得推广。本文中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增幅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自护能力改善效果更加理想。分析后可知,采用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能够根据既往成功经验,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制定更加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计划,在护理过程中对于患者的配合予以赞赏,使患者体味到成功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病情评估、体征监测等环节中,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自护能力,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王丽丹等[6]对90例手术治疗的喉癌病例研究后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的发音功能优良率达到了95.56%,为患者术后喉功能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中观察组发音功能优良率(χ2=5.314,P=0.021)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术后喉功能重建效果更佳。分析后发现,通过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能够将患者所需掌握的各项康复护理技能按照不同阶段划分成多个小目标,以便患者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巧,同时积极争取家属支持,介绍预后良好案例,邀请成功康复病例介绍恢复经验,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取得满意的预后效果[7-10]。
综上所述,给予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发音功能,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