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2020-09-26 05:52:26邹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1期
关键词:分值手术室腹腔镜

邹莉

(重庆市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

0 引言

结直肠癌是临床恶性肿瘤的一类,其发病机制在目前尚未得到确定,但与息肉、结肠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腺瘤等存在联系[1]。近年来,医学技术、微创技术发展迅速,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肿瘤中的应用也逐渐被认可[2]。腹腔镜下开展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可有效切除病灶,且创伤性小,减轻了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3-4]。研究证实,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可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对患者预后改善有积极影响。对此我院按照分组研究结合数据统计对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为时间线内,将研究主体设为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结直肠肿瘤;②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症;③患者知悉研究且自愿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血液性疾病;②伴有感染性疾病;③伴有精神障碍;④伴有免疫性疾病。采取随机均分的形式分组,对照组(n=40)以常规护理为干预方案。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30-55(44.21±2.5)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31-56(45.62±2.91)岁。研究在医学伦理委会会同意下开展,两组患者在基于公平性的原则下参与研究,各项个人基本资料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密切掌握患者病情症状,配合医师开展护理,对患者、患者家属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

观察组开展手术室护理:

(1)术前护理

术前加强与患者交流,密切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内心压力得以疏缓,减轻紧张感,树立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2)术中护理

术中由护理人员对手术相关器械和物品(腹腔镜器械、止血纱布、无菌盐水、灭菌手套、无菌方巾、镜套等)进行检查,保障操作安全性。巡回护士在核实患者信息后协助患者进入手术室,并指导患者选择舒适体位,予以患者安慰和支持,使其保持积极心态。合理控制手术室温度、湿度,保持温度大约为25℃,湿度大约为55%。术中遵循无菌操作,配合医师开展手术操作。术中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指标,做好对补液速度、用量的调整。

(3)术后护理

术后对器械物品予以清点,并遵照程序与值班护士做好交接。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回房,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情况,了解患者病情需求,对患者存在的疑惑进行解释说明。术后1d对患者伤口进行观察,做好心态护理。同时对患者、患者家属说明术后饮食、生活的注意事项,使患者积极配合工作开展。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

焦虑情绪的评估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结果,分值与焦虑情绪呈正向关系。抑郁情绪的评估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结果,分值与抑郁情绪呈正向关系。

②术后恢复。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③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的评估依据WHOQOL-100量表评测结果,内容涵盖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4个维度,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向关系。

④护理满意度。

自拟护理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态度,分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程序20.0(SPSS 20.0)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由卡方检测,输出显示为率(%);计量资料使用t检测以及()的形式描述,P<0.05,说明计数/计量数据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评估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SAS分值相当(P>0.05),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SDS、SAS分值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术后恢复各项指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恢复时间更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分值(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各项分值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心理评估结果比较(分, )

表1 两组患者心理评估结果比较(分, )

组别 例数 时间 SDS SAS观察组 40 干预前 62.02±8.41 61.20±6.35干预后 38.56±6.12 37.57±5.63对照组 40 干预前 63.11±8.50 61.28±6.30干预后 53.25±5.77 51.24±5.77 t(干预前) 0.577 0.057 P(干预前) 0.566 0.955 t(干预后) 11.046 10.724 P(干预后)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说恢复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

组别 例数 心理 生理 社会关系 环境观察组 40 67.32±3.62 65.63±5.11 71.40±6.21 73.42±5.32对照组 40 59.01±4.35 58.02±4.32 62.32±3.51 61.98±4.80 t 9.287 7.193 8.051 10.098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近几年来,受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影响,结直肠肿瘤发生率逐年上升,且逐渐呈现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5]。

我院对观察组开展手术室护理,术前开展心理护理,术中落实器械检查以及手术配合,并做好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协助患者调整体位,术后做好器械清点以及康复指导。我院研究得出,干预前两组 SDS、SAS分值相当(P>0.05),在干预后两组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SDS、SAS分值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术后恢复各项指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恢复时间更短(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分值(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呈现明显化差异,即观察组各项分值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取手术室护理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具优势,对患者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开展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分值手术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工会博览(2022年8期)2022-06-30 12:19:30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