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

2020-09-26 06:15何志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7期
关键词:气管肺部切口

何志海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气管切开是ICU 重症患者改善气道阻塞的一项有效方式,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气管切开本身具有侵入性,病原菌可趁势侵袭,而患者此时免疫力较弱,容易发生肺部感染。ICU 气管切开伴肺部感染患者若得不到及时干预,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影响患者预后健康[1-2]。研究显示,对ICU 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病情症状得到缓解,对预后改善有积极意义,降低感染的发生。我院就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ICU 气管切开患者均来自2017 年10月到2019 年10 月,抽选量为150 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其中75 例组成参照组,施予常规护理;余下75 例组成观察组,施予综合护理。其中,脑出血33 例、颅脑外伤27 例、脑梗死11 例、呼吸衰竭4 例。参照组内,男43例,女32 例,年龄38~77 岁,平均(58.12±0.12)岁。观察组内,男45 例,女30 例,年龄37~74 岁,平均(57.02±0.14)岁。脑出血31 例、颅脑外伤23 例、脑梗死14 例、呼吸衰竭7 例。纳入对象的信息资料经上传处理,计算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ICU 气管切开适应证;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意识功能存在异常;患者精神方面存在异常;患者心血管方面存在病变;患者为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予以患者生活护理,保障患者个人卫生以及病房卫生。

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环境护理。定期对患者病房予以通风、消毒,室内温度设置为22 ℃左右,湿度设置为60%左右,保持病区安静,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无菌操作原则进出患者病区,严禁家属陪同,合理限制患者探视时间,对患者被褥定期进行更换,病房环境保持整洁以及舒适。

(2)病情观察。加强对患者体征指标的监测,包括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瞳孔等,密切了解患者的意识情况以及肢体活动。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严重病症先兆症状,如脑疝先兆、颅内出血先兆等,对出现先兆症状的患者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护理操作中动作轻柔,避免刺激作用引起患者血压波动。

(3)气管切口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气管切口,确定患者切口水肿、出血等情况,切口加强清洁,并保持干燥,依据患者分泌物量以及切口敷料清洁情况确定敷料更换次数。一般而言,每天更换敷料1~2 次。若患者纱布出现痰液浸蚀的情况,则及时予以更换,切口周围采用浓度为0.5%的碘伏进行消毒,每天清洁切口2 次。

(4)呼吸道湿化。经湿化系统对患者呼吸道予以湿化处理,稀释痰液,防止出现痰痂,降低导管受阻的几率。

(5)吸痰护理。依据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进行吸痰,吸除患者口腔、鼻腔、气管分泌物,确保患者吸气充分。吸痰前后予以纯氧2~3 min,定期予以雾化吸入治疗。实施痰液细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选择针对性的吸入药物。

(6)口腔护理。检测患者口腔pH 值,依据检测值选择合适的清洁液予以口腔清洗。pH 值低的患者可采用浓度为2%的碳酸氢钠进行清洁;pH 值中性的患者可采用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进行清洁,可采用抗菌膏对口咽进行涂抹,减少细菌滋生。

(7)体位护理。患者卧床休息时间较长,痰液排出困难,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叩背以及翻身,促进患者排痰。病情好转后适当抬高患者床头,抬高幅度为30°~40°,合理固定管道,加强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标准如下:(1)治愈:患者肺部感染消失,病情康复;(2)有效:患者肺部感染减轻,病情缓解;(3)无效:患者肺部感染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ICU 转出时间,并予以比较。

同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脱管、局部感染、出血、皮下气肿、导管堵塞,并比较两组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作使用SPSS 15.0 软件,合理挑选数据及剖析整体效果,一切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查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参照χ2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率(%)的形式表述;计量资料参照t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数据对比后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ICU 转出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ICU 转出时间较参照组更短,数据对比后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ICU 转出时间比较(±s, 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ICU 转出时间比较(±s, d)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 ICU 转出时间观察组 75 6.02±0.11 7.42±0.12参照组 75 8.80±0.25 10.18±0.1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数据对比后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气管切开是ICU 急救措施的一种,其通过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顺畅,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脑组织供血供氧,降低风险[3-4]。然而气管切开作为侵入性操作,其可对患者正常呼吸道粘膜屏障功能造成影响,而此时患者免疫功能较差,因此难以抑制病毒、细菌的侵袭,可诱发肺部感染[5]。导致肺部感染的不良因素较多,包括高龄、营养不良、失血过多、合并疾病等。特别是老年患者,存在基础疾病,机体机能较差,呼吸代偿能力较弱,咳嗽能力较差,无法将痰液及时排出,临床对ICU 气管切开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感染。

ICU 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可导致治疗难度增加,影响患者预后。研究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对ICU 气管切开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干预,可稀释患者痰液,促使痰液排出,遵循无菌操作,可降低肺部感染[6-7]。其中无菌操作以及消毒工作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房内含量,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另外通过合理设置室内温度以及湿度,可防止痰痂阻塞气道,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通过对患者切口进行护理,并合理吸痰,可有效降低并发症[8]。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数据对比后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ICU 转出时间较参照组更短,数据对比后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数据对比后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ICU 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气管肺部切口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