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亚琴
(贵州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土家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鄂西、重庆和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区,在少数民族人口排名第七位,人口众多,民间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有民歌、舞蹈音乐、说唱音乐、器乐音乐等。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之一的就是“打溜子”,是由锣、钹为主要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合奏,在土家族人民生活中占有中重要地位。
相传古时的西南地区,荒草丛生,瘴气弥漫,时有野兽出没,鬼神传说不断,那时人们为了驱赶野兽和邪灵,使用工具敲击竹筒、石块等发出响声,这一形式也就随之保存下来了,这就是打溜子最初的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打击的乐器变成了鼎锅形制的乐器,再到黄铜形制,并沿用至今。土家族打溜子是少数民族打击乐中,仅有的几个没有使用鼓的民族,据考证,与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土家族大多居住在大山之中,道路蜿蜒曲折,太重的乐器不便于携带,像锣、钹这种便于携带,声音极响的乐器十分方便用来传信、沟通和表演,改革开放之后,打溜子逐渐打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已经不再局限于土家族文化之中,从乡村搬上舞台,从国内演到国外,去到过法国、美国、韩国、德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因其特殊的打击方式,广受国内外的赞誉,并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土家族的音乐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摆手舞、哭嫁、梯玛歌等,与打溜子一起组成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一环,打溜子的音乐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乐观、开朗的精神世界,本文重点论述的《锦鸡出山》一曲,是由土家族打溜子国家级传承人田隆信先生创作,为四人溜子演奏,曲子生动形象地模仿了两只公鸡打鸣的声音和斗争的场面,并使用身体语言模仿公鸡的动作。
1.打击方式。由于打溜子属于清锣鼓类,所以打击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基本技法有闷击、亮击、侧击三种,但因具体使用场合不同,锣、钹的打法也就不一样。在《锦鸡出山》一曲中,演奏时,左手提锣绳,右手执锣棰敲击锣面中心,发音洪亮,音色圆润。奏法较多,有击锣心、击锣边、轻击、重击、延长音、”迫锣”(又称”揣锣”)等奏法。乐曲中所使用的乐器有马锣、头钹、二钹和填锣四种乐器,如马锣有单锣、花锣之分;填锣有敞锣、逼锣、闷锣之别。钹则分亮打、闷打、侧打、揉打、挤钹、盖边等。演奏时,四种乐器以马锣为中心,头钹二钹交错敲击,填锣适时插入,巧妙配合,可以打奏出轻重缓急有序、抑扬顿挫有节,神韵兼俱的“导板”“扬歌”“穿号儿”等优美曲牌,该乐曲在基本打法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新创的“擦钹”“揉钹”“飞钹”“滚边”等几种演奏技法,也更好地表现出乐曲中锦鸡机警、好斗的性格。通过打击技巧上的各种变化,使打出的音色各不相同,以此来表现此乐曲中锦鸡出山的现实画面,如:乐曲第一段所表现的是——山间音色,由马锣先演奏,结合头钹、而二钹、填锣,表现锦鸡在山间行走时发出咯咯的声音,突出表现了山间的幽静。
土家族用于打击乐器合奏的打溜子,是器乐合奏中的低音乐器,常用以奏出乐曲的骨干节拍、段落和结尾,经常与钩锣交错配合演奏。
2.曲式结构。打溜子的曲式结构具有严谨、完整的特点,《锦鸡出山》是一部套取形式的打击乐,分为了五个部分,分别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涧戏游、众御顽敌、荣归,是具有标意性质的乐曲,乐曲的曲式由:桥子、牌子、溜子、尾子等几个部分组成:
桥子。又称“绞子”,是作为一首曲子的引子或链接出现的,其结构小,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本曲中开头的山间春色和结队出山部分,一个是引子,另一个是连接。
通过加花变奏使音乐稍微丰富了一些。
牌子。又称“头子”,是乐曲中的主体与核心部分,在曲式结构中属于A部,会通过不断的变奏,使其再现,如:A1、A2、A3等,加深观众的印象,具有变化重复和对比、对答的特点,通过单句型重复,对其加深记忆。
溜子。是乐曲的基础部分,如曲式中的B部,一般出现在牌子后面,它不受A部的变化影响,作用是在空段扫尾,
尾声。是曲子结尾部分,一般由一至两个乐段组成。
3.曲牌特征。打溜子的曲牌名大多与土家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土家族人民思想,对曲牌名分类,可分为绘声类、绘神类和绘意类三种,乐曲《锦鸡出山》属于绘声类,模仿自然界各种动物的鸣叫或行为,非常符合乐曲中对锦鸡的动作、鸣叫及激烈的打斗等场面的生动刻画,通过对动物行为、声音的模仿,使得人们仿佛可以看见两只锦鸡就在自己的面前行走、鸣叫、打斗等。属于这类的曲牌有《凤点头》《喜鹊闹梅》《八哥洗澡》等。绘形类是以模仿人们生产生活的景象或神态为主,属于这类的曲牌有《闹梅》《闹年关》《铁匠打铁》等;而绘意类则描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属于这类曲牌的有《观音坐莲》《流星赶月》《四季发财》。
打溜子的演奏形式一般由三人溜子、四人溜子和五人溜子组成,《锦鸡出山》一曲所用的表演形式为四人溜子。
四人溜子。由四个人演奏,演奏形式与三人溜子相同,不同为四人溜子增加了一面“马锣”,马锣的直径为19厘米,高2.5厘米,演奏时,锣的正面贴在手心,敲击锣的反面,四人乐队在演奏时四人站立,头钹对二钹,马锣对溜子锣,围成一圈或半圈演奏。
三人溜子。由三个人演奏,所持道具有:头钹、二钹、大锣,其中,二钹是主奏乐器,音乐欢快活泼,以“挤钹”见长,头钹则随着二钹的音乐相互呼应,大锣主要功能为“填锣”,三件乐器互相配合,就能够演奏出各种生动的景象和动物的鸣叫。
五人溜子。由五人演奏,加入“唢呐”演奏,五人演奏形式是因为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以及表演性要求的增强,最初级的演奏形式是三人溜子。
其中三人和四人乐队是清锣鼓,五人乐队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唢呐。
随着时代的开放、交通道路的升级、网络通讯的发达,逐渐打破了小山村封闭落后的状态,开始影响着土家族人民,外来音乐、文化,以让打溜子音乐所代表的文化意义也发生了转变,种种因素叠加,让打溜子音乐也逐渐融合了新的元素。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和科学的普及,许多少数民族音乐都已经失去了以前所拥有的功能性特征,转而变得更具有表演性质,所以会丢失掉一部分的纯粹性,当少数民族音乐转为表演性质后,会融合当下的音乐声美特征,与更多的音乐元素、音乐形式相结合,如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他的音乐交响作品《地图》,就是一部少数民族音乐与交响乐结合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赞誉,作品成功地将少数民族音乐融进管弦乐团中,用视频记录下“打溜子”“傩戏与哭嫁”“飞歌”等少数民族音乐,并与弦长的管弦乐团一起现场结合演奏。《地图》这一作品的成功,使得“打溜子”等音乐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少数民族音乐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关注,整部作品营造出极强的中国式意境氛围;其次,除了音乐本体的变化,在演出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最初的“打溜子”成员只能是男性,随着时代的开放,这一硬性要求已不再存在,现在只要是爱好者,都可以学习“打溜子”,无论男女老少,都可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笔者以打溜子的音乐形态为切入点,从它的初级形态用以驱赶野兽的功用转化为具有模仿性的打击音乐,乐器也从最初的石头、竹筒到后来的鼎器,及现在所使用的黄铜制造,由此可以看出,打溜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其次,笔者重点描述了打溜子的音乐形态,从主要乐器头钹、二钹、大锣和小锣,到其打击方式为闷击、亮击、侧击等,其次是打溜子的曲式结构,为头子、桥子、溜子、尾子等五部分组成,且其曲牌主要特征为绘声、绘形和绘意三类组成,体现了土家族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无上乐观的精神;最后,叙述了打溜子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所带来的变化,是非常积极的,与不同的音乐元素,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以更开放的态度,接纳不同民族的人们。学习打溜子这一传统技艺,让它更能更好的传承下去。虽然,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是绝对的,但传统音乐,始终不能丢掉自身最重要的音乐特征,在最大限度保留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与其他音乐元素结合,是新一代音乐人所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