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的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我们距离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是越到最后,脱贫攻坚的任务越艰巨,硬骨头越难啃。再加上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这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难度。但是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和决心没有变。
中国共产党已经向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要完成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一目标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中国共产党人有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信心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坚持人民至上,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定能取得全面胜利。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希望促进社会发展,都视发展利益为国家核心利益。但是在发展为了谁、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存在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0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地区都不能少,一个群众都不能少。没有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全面小康是不完整的。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饱含深情如是说。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事情。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国家最高领导人,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他曾说:“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习近平总书记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近两年,他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生活面临困难而忧,为他们生活得到改善而乐。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再次强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党的坚强有力领导。2015年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2015年在延安召开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2016年在银川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2017年在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2018年在成都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2019年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同时也提出面上的工作要求。每次座谈会前,习近平总书记都先到贫困地区调研,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召集相关省份负责同志开会进行工作部署。为了保证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完成,党中央对包括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等在内的一系列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保证,但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最终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了群众史观。他不止一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历史和现实也一再证明,只有依靠人民,发挥人民首创力量,才能创造历史伟业。
在脱贫扶贫问题上,除了遵循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借助社会各方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己改变现状、摆脱贫困的志气。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只有具有了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才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持续增收致富。为了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党中央强调“扶贫必扶志”,鼓励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振奋精神,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等靠要思想,树立坚定的脱贫志向;“扶贫必扶智”,通过抓教育,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通过加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项就业本领;通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变“保姆式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实现可持续性稳固脱贫。当然,对于一些没有能力改变贫困状况的贫困人口,国家会实行“兜底保障”,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发挥低保线兜底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合力让“最后一群人”摆脱贫困。
2015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为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要实现全民共享,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能不能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好日子,关系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关系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共享发展要实现全面共享,不是片面共享,即全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具体到脱贫攻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让贫困地区农民与全体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对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方资源进行整合,汇聚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脱贫攻坚进度符合预期,脱贫成就举世瞩目。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截至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对于我国已经取得的脱贫成就,我们充分肯定并充满自豪。但对于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我们也要高度重视,不能松懈,尤其是要防止出现为了完成脱贫而人为制造的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脱贫攻坚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脱贫攻坚能不能做到人民心里,脱贫攻坚是否取得了人民满意的成效,要由人民来评价。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省花茂村脱贫致富情况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阶段,一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