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莹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认识宇宙世界,提高精神文化境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
在如今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出于让学生获得高分的目的,更看重讲解如何答题,而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学生在阅读时也会一味地追求如何答题,没有先把整篇文章阅读一遍。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认知,对文章的理解各不相同。教师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因素,自己首先研究整篇文章,分析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要在恰当的情况下逐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利用符号标记重点内容,理清文章大意,把握文章要点,从而实现对文章的整体认识。接下来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题目,根据题目内容定位原文内容,找出正确答案。最后再回顾阅读题目,结合文章本身,从文章主旨上拟定答案。经过这样长期的阅读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朗读视频和油纸伞、雨巷、姑娘等图片,让学生先从情境中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然后引导学生大声阅读诗歌全文,并挑选出其中的主旨词或者意象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从这些主旨词——比如“颓圮”、“惆怅”、“雨巷”等——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在课堂的最后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的中心主旨,即表达了作者低沉哀怨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全面感受这首诗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指导学生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光靠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使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运用多种阅读分析策略对文章进行更全面准确的分析,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首先是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品读,然后是对文章结构的建构,最后还包括对文章风格的分析、主题的解读等。这样的阅读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和阅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分析和理解能力。
另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记叙文,要让学生精读全文,特别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里往往隐藏着作品的主旨,同时,注重对文章的情感分析。对于议论文,教师要重点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在每段落的开头寻找分论点,然后再对重点段落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文章进行综合理解。教师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原则,分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阅读问题,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阅读技巧,学会自己独立阅读,最终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举一反三,只有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总结,把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最终找出规律,在实际操作中把理念运用于阅读中,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水平。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后,让学生课后总结一下学习这篇文章时一共运用了几种不同的阅读分析方式,这些阅读技巧都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文章。在遇到小说题材的文章时,学生要讨论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找出时间线索和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才能更快更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问题。除此之外,“欧亨利式结尾”是一种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方式,可以令读者回味无穷,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教师可以着重强调这种结尾方式,引导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之中。
三、培养学生探究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还需要重视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目的性地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提高阅读水平,才能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预习,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对作者情感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思考,积极提出质疑。逆向质疑法是一种很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文章内涵的情况下从相反的方向提出疑问,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质疑需要学生对文章深思熟虑,对文章逐字逐句地分析,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管是有关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想法,还是对文章的结构或情感都可以提出质疑。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看法,另一方面,也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创造民主的课堂,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和学生充分互动,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组织辩论赛,激励学生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总之,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沙皇政治专制制度的卫道士,是一个深受封闭思想毒害的人,文中讲到他活在过去,不愿意面向未来,总是死抱着一个套子不放,不愿意面对现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主人公可以摆脱套子吗?他真的是一个躲避过去,有‘套子论思想的人吗?他内心是不是也有其他的想法呢?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真实想法吗?”从文章的许多细节中我们会发现他也有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一面,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思考,进而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刻的認识。或者运用假设法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主人公没有死,会出什么事?如果故事没有结束,你会给文章写一个什么样的结尾?”这些发散性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学新理念,丰富教学策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