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瀚
2020年的除夕,本该是人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小鲜肉”和“老腊肉”在春晚舞台上唱歌跳舞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一传统。这个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武汉蔓延,并借着春运大潮扩散至全国。许多医务工作者大年三十晚上仍在医院抢救病人。两番不同的景象引发了舆论场上关于偶像的大战。
是选择明星还是科学家、工作者的争论,早先就存在。前几年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去世,网络上却在热烈讨论着某位明星离婚;“两弹”元勋程开甲先生去世时又是被娱乐新闻占了热搜;而这次疫情,再加上李兰娟院士关于重塑价值观的言论,导致网上将偶像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钟南山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医护人员等;另一派是以“小鲜肉”为首的娱乐明星,两派粉丝打得“不可开交”。
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这简直毫无逻辑可言,李院士只是说要提高科研工作者等研究人员的福利,抑制娱乐圈不正常片酬,有说只能二选一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既粉明星又敬仰钟南山?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单选题。我们完全可以既羡慕明星的光鲜亮丽,英俊潇洒,又被钟南山高超的医术、崇高的医德折服。不仅不必在科学与娱乐之间二选一,还可以将二者融为一体。布莱恩·梅,那个酷似牛顿的人,一方面是皇后乐队的吉他手,整天跟着乐队到处表演,是世界级明星;另一方面,他又是天文学家,前段时间还受NASA的邀请去处理小行星贝努上的岩石问题,做出了完美的双选。
其实这种非此即彼的想法在大多数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一方面,从小时候的童话故事到长大后读的新闻,大都是只关注好人善良、高尚的一面,恶人阴暗、狠毒的一面,却很少展现出伟人也有缺陷、弱点,恶人也有苦衷、闪光点;另一方面,我们总一味地坚信自己的判断,排斥与自己相异的观念,甚至不去考量另一种观念的合理性就直接舍弃、反对。在外部灌输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世界观是单一的,非黑即白。可福祸相依、否极泰来等等在生活中的突出体现应该是让我们知道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像牛顿那样名垂千古,受万人敬仰的人,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小心眼、自大甚至有些自私自利的人。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可至少也要仔细思考其他观点的合理性,或许就有新的发现。崇拜钟南山的人,你可以想想《泰坦尼克号》《盗梦空间》给人的震撼与启迪,想想音乐是否给过你力量;崇拜明星的,也必须看到国难当前钟南山等一行人为社会、国家安宁做出的贡献。
另外,也别大谈特谈偶像的意义,说明星扭曲了偶像的意义。对个人来说,明星给许多人注入过动力,以其自身的经历告诉他们要坚持;“拼搏到无以复加,努力到感动自己”才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不用太在意外界的嘲讽,做好自己,坚守本心就是胜利。本次疫情中,就有许多一線的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想对偶像明星说的话,说明明星们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对社会来说,明星们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凝聚、号召的作用。这次就有许多艺人在网上号召捐款、捐物或为疫情发声,像李荣浩的《同根》、张学友《等风雨过后》等作品都体现了其正面价值。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许多明星自身行为举止不当,娱乐圈怪象丛生,需要国家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才有李兰娟院士的一番话。但我们既然可以原谅甚至忽视牛顿的狂妄自大,那为什么不能把眼光放在娱乐圈中对自己有用的地方?就像布莱恩那样,从娱乐中汲取激情但拒绝纸醉金迷的生活,从科学中学会严谨冷静但舍弃不近人情,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这种去芜存菁的行为,不是值得提倡的吗?当然凡事都有主次。关注明星可以作为一种消遣,但心怀科学、敬畏英雄则是一种本分。
钟南山还是明星?我不做选择。
(指导老师:康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