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李兰娟:73岁上前线

2020-04-20 11:29河山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2期
关键词:李兰娟院士病人

河山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把“李兰娟”这个名字推到众人面前。她在公益讲座上亲切地教大家“人体微观生态平衡”的健康理念,告诉人们“保持乐观”的长寿秘诀……如今,已经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殚精竭虑、昼夜不分地与病毒赛跑,而这背后,是同为院士的先生一如既往的理解与支持。

“赤脚医生”踏入医学殿堂

李兰娟是目前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可是学生时代的她却是一名地道的农家妹。李兰娟从小生活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水乡浙江绍兴,她特别喜爱读书,成绩优异。因父亲患有眼疾无法劳作,全家只能靠母亲卖山货维持生活。

读初二时,因为家境贫寒,李兰娟险些辍学,最终靠助学金勉强支撑,才得以继续学业。年少时艰难的求学之路,令李兰娟备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激发了她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的勇气和斗志。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回到老家,成了夏履中学的一名代课老师。

由于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很差,李兰娟看到周围有许多老人常年腰酸背痛,为了给乡亲们纾解病痛,她毅然去省中医院学习中医针灸技术。这是李兰娟第一次接触到医学,却从此深深地爱上了医学。短短几个月,她便把人体经络背得滚瓜烂熟。

李兰娟尽己所能,热心给村民们看病,名气也越来越大。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后,乡亲们都希望她去做合作医疗的“赤脚医生”。李兰娟心里有些矛盾,相比于老师的工资,“赤脚医生”的收入要低很多。可是出于对医学的热爱以及乡亲们的信任,李兰娟最终选择成为了一名医生。

李兰娟记忆力好又肯吃苦,半年多的时间就把几十种药材的功效记得清清楚楚。为了节省开支,李兰娟找了几位懂草药的乡亲上山采草药,实现了“药品零成本”。全村400多户人家,只要有人生病,李兰娟都会风雨无阻地上门诊治。

1970年,首届工农兵大学生招生开始了。因为在村民中口碑良好,李兰娟被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面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李兰娟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做个好医生。大学期间,李兰娟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毕业后,她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工作。在这里,李兰娟终日和重症病人打交道,虽然辛苦,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医术也得到快速提升。

1975年5月1日,李兰娟与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郑树森结为夫妻。两人只请了几位亲戚朋友,在家中简单办了婚礼。不承想,新婚当天,郑树森接到父亲生病的消息。李兰娟主动陪他回家,说:“多个人好多个照应。”为了赶车,两人把铺盖往地上一铺,在火车站度过了新婚第一夜。天亮了,郑树森对李兰娟表达歉意,她却说:“这样的新婚之夜很有纪念意义。”

婚后,李兰娟和郑树森各自忙于工作,但他们都尽最大努力孝顺父母,互相分忧。郑树森在香港读博时,父亲重病,李兰娟怕丈夫分心,独自一人悄悄照顾公公直到他康复;李兰娟的母亲90岁高龄时两次骨折,李兰娟因工作繁忙脱不开身,郑树森两次亲自为岳母做手术……

夫妻相濡以沫,事业齐头并进

上世纪80年代,全国突然出现许多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高达80%,许多患者熬不到1个月就发病死亡。当时,李兰娟工作的314重病室仿佛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

一心想要挽救病人生命的李兰娟不甘心,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重型肝炎治疗的课题研究中。1986年,李兰娟申请了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在我国率先开始人工肝研究。有老专家劝李兰娟:“肝脏那么复杂的功能,人工肝怎么替代得了呢?”团队里不时有同事因为看不到希望而半途退出,李兰娟不肯认输,“碰到困难,我就像钻牛角尖一样钻下去,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到底。”

经过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李兰娟带领团队创建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Li-ALS),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提高到78.9%。李兰娟带领的研究团队也因此获得诸多荣誉: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十年努力攻克医学难题,令人意外的是,李兰娟没有为这项技术申请专利。从2001年开始,她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人工肝的推广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方法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全国有那么多病患,不可能都跑到浙江来就医,在当地得到及时的治疗,才是最好的结果。”紧接着,李兰娟开始研究肠道微生态,首创“粪菌移植”技术,帮助肠道疾病患者重建肠道菌群。李兰娟说:“只要微生物存在,传染病就永远消灭不了,传染病医生永远不能停下脚步,永远要守护人民的健康。”

李兰娟专注研究人工肝和传染病,郑树森则一心攻克肝移植难题,他们在研究专业上有一定的关联。两人常常一起帮助病人,遇到人工肝无法医治的患者,李兰娟就把病人转给郑树森;郑树森在收治重症肝病患者时,也会根据病情推荐他们到李兰娟那里治疗。郑树森是个热心肠,遇到治疗费不够的患者,经常主动帮助筹集或是减免。李蘭娟对患者的态度与丈夫是一样的:“先治疗,后缴费。”夫妻俩的医者仁心,令许多病人感动不已。

2003年“非典”时期,李兰娟对浙江省“非典”防治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实现了全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李兰娟率攻关小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理起了关键作用。不久,H7N9禽流感疫情肆虐中国南方省份,李兰娟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应急指挥办专家。李兰娟工作的浙大一院,收治禽流感患者人数排全国第一,她创建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显著降低了病死率。

为了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李兰娟从病原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活禽市场家禽与患者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达99.4%,证明活禽市场是人类感染H7N9的主要源头,这是国际上的首次发现。李兰娟“关闭所有活禽市场”的建议得到各级政府支持,H7N9禽流感感染人数随之大幅度下降,疫情很快被严格控制住。

李兰娟于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在2001年,郑树森已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两人一天中的交流时间却只有起床后到抵达医院前的那一点点空隙。“早餐是我俩一天中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顿饭。”李兰娟说,他们很少讨论家庭琐事,话题总是围绕病人的病情展开。

每天上午8点准时到达医院,深夜一两点钟才能回家,是这对院士伉俪的生活常态。婚姻最坚韧的纽带,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李兰娟和郑树森的婚姻,除了日常的柴米油盐,更多的是工作中携手并肩,因为他们彼此理解并支持对方心中的追求。

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最前线

李兰娟夫妇致力于培养杰出医学人才,2012年,两人一起捐资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两年后,他们又共同设立了“树兰医学奖”,重点培养一流医学科学家。

无论治病救人还是从事科研工作,李兰娟最不能容忍的是医疗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她在浙大一院任职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时,不允许保健品、医药代表进入医院,她觉得医院是给病人看病的地方,解决病人的问题是医生的本职工作,搞不正之风只会失去病人的心。工作至今,李兰娟一直珍藏着病人们的感谢信,这对于她来说特别珍贵,因为每一个病人送来的感谢信、锦旗,都代表病人对医生的感谢和信任,对于李兰娟来说是最好的礼物。

李兰娟喜欢看电影,看越剧,可是结婚40多年来,郑树森没有时间陪妻子看一次;郑树森喜欢婺剧,李兰娟难得抽空陪他看几次,却每次都迟到……虽然因为工作忙碌造成了很多生活上的遗憾,但两人从不为此吵架。因为,他们永远记得最初的誓言——选择一个人共度一生,就要一辈子同舟共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后,2020年1月18日,李兰娟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前往武汉。1月22日,李兰娟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封城”。次日,国家就采取了这一措施。事实证明,正是“封城”举措阻止了病毒大规模传播。

2020年除夕夜过后,一张普通的图片霸屏网络。这条配有文字的图片来自李兰娟院士的朋友圈。除夕夜,李兰娟开心地说:“今天我轻松了,可以不烧年夜饭了,由郑院士替代,手术刀改厨刀。”那条朋友圈配图中的人,有一位正是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院士。原来,除夕夜那天,李兰娟再次向国家提出带队支援武汉,所以郑树森亲自下厨,为妻子准备践行饭。为了心中的大爱和肩上的责任,他们在本该团圆的日子里分离,他们彼此理解,相互扶持,都尽力让对方无后顾之忧。郑树森围上围裙,拿起菜刀,耐心地给即将支援武汉的爱人做一顿家常便饭。这爱情里的烟火气,最为寻常,也最是难得。那一刻对于李兰娟来说,充满着温暖的爱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李兰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共同商讨诊疗方案,经过3个小时的讨论,治疗方案终于确定。第二天一早,李兰娟带领团队,对部分危重病人实施救治。李兰娟仔细交代各项需要注意的细节,嘱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已经73岁的李兰娟不分昼夜地工作,每天只睡3个小时,大家都劝她要好好保重身体,多睡一会儿觉。李兰娟说:“没有问题,我身体蛮好的。”同事忍不住敬佩地说:“这位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2020年2月4日,是李蘭娟再度抵达武汉的第3天,她带领团队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举国沸腾,人们对于打赢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有了更强的信心。

李兰娟曾说:“人生道路上无数次风雨同舟,才有了今天的相濡以沫。”李兰娟和郑树森这对院士夫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要义:当你肩负重任勇敢向前,我就是你最坚强的支撑。李兰娟也因此能在从医的道路上永不止步,她给自己,也给立志从医的后辈们立下十六字座右铭: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类。

猜你喜欢
李兰娟院士病人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谁是病人
小学生收到李兰娟院士回信
李兰娟:“肠”治久安
李兰娟与郑树森 比翼双飞四十载
儿子眼里的李兰娟院士
院士速递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