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

2020-09-24 03:10何振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4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何振芝

【摘要】 目的 研究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自拟温胃散寒汤的效果。方法 4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措施,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 两组口干口苦、上腹饱胀、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的口干口苦(1.05±0.75)分、上腹饱胀(1.36±0.97)分、消化不良(1.58±0.9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0.9)、(3.36±1.05)、(3.21±0.94)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自拟温胃散寒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 同时在治疗期间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自拟温胃散寒汤;脾胃虚寒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4.055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气、食欲不振、消瘦等, 同时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癌变[1]。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以保护患者胃黏膜、抑酸等西药进行治疗, 主要是因为当前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没有发现准确的特效药物, 只能通过药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短期控制, 而患者长时间使用药物治疗则会降低治疗效果, 并且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而在中医上患者这一疾病多是由于脾胃虚寒影响导致上腹持续疼痛。基于此本文则是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应用温胃散寒汤展开研究分析, 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0例。对照组中, 男11例, 女9例;平均年龄(45.18±6.25)岁, 平均病程(5.16±0.85)年;对患者的病理进行分级, 其中轻度6例、中度7例、重度7例。治疗组中, 男10例, 女10例;平均年龄(45.51±6.30)岁;平均病程(5.17±0.95)年;对患者的病理进行分级, 其中轻度8例、中度5例、重度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0.05)。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诊断和检查, 对属于脾胃虚寒型的患者, 以及具有良好治疗依从性并且对本研究中的药物无禁忌的患者进行纳入, 对出现脏器功能不全的、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存在既往胃肠手术治疗的以及早期胃癌患者等均予以排除。本次实验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饮食护理, 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和疾病护理的重视。对照组患者主要应用西医治疗措施, 予以兰索拉唑30 mg+铝镁加混悬液15 mg, 完成治疗控制。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自拟温胃散寒汤进行治疗。自拟温胃散寒汤主要成分包括炙黄芪15 g、炒白术15 g、炒山楂、党参和香附各10 g, 此外还需要加入适量的炙甘草、陈皮等进行煎熬, 150 ml/次, 每天分别在早晚饭后半小时内服用即可。对两组患者持续治疗8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口干口苦、乏力、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消失, 通过胃镜检查患者的黏膜颜色为正常, 同时患者的腺体萎缩;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黏膜颜色基本恢复正常, 同时腺体基本萎缩;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 黏膜颜色变浅, 并且腺体有了一定萎缩;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并且患者的黏膜颜色和腺体萎缩也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积分, 主要包含口干口苦、上腹饱胀、消化不良。症状程度分为无症状、轻症状、中症状和重症状, 对应评分为0、2、4、6分。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8周后,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口干口苦、上腹饱胀、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 两组口干口苦、上腹饱胀、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 出现恶心反应1例、胃肠道反应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治疗组患者中, 出现恶心反应1例、腹胀1例、胃肠道反应1例, 不良反應发生率为15.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这一疾病的临床病理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出现了损伤, 并且具有反复性,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自身黏膜固有腺体出现萎缩情况甚至消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率超过受检人群的13%[2], 并且具有较高的癌变率, 若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自身患有异型增生则会增加癌变风险,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安全。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 因此对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癌变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3]。但目前临床上对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 比较模糊, 导致对患者没有准确针对性的治疗。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疾病, 中医学界也有众多关注和研究[4]。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是由于受到外邪入侵, 并且心情状态不好, 过于忧思倦怠, 同时在生活饮食中不规律等导致的, 尤其是会产生脾胃虚寒, 进而影响消化系统[5]。因此有必要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健脾运胃、益气化瘀的治疗思路。基于此本文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炙黄芪、炒白术、炒山楂等多种药材煎制成的温胃散寒汤进行治疗。其中, 炙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还可以提升免疫力, 应用效果较好。而炒白术对于脾虚有湿具有治疗作用, 能够具备健脾、燥湿的效用。除此之外, 党参主要有两个特点:①补中气, 中气包括脾胃之气, 当食少纳呆时, 党参是常用的;②补肺生精, 因脾肺气虚导致的患者咳嗽, 可以用党参来益气健脾、生津止咳。因此, 温胃散寒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8周后,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干口苦、上腹饱胀、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自拟温胃散寒汤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由于中药药材具有温和性的特点, 因此治疗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小。

综上所述, 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应用自拟温胃散寒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天玲. 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1):97.

[2] 张芳姣, 吴雄鹰, 张瑜平. 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 27(3):486-487.

[3] 阳磊, 文黛薇, 郭群, 等. 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湖南中医杂志, 2019, 35(12):119-121.

[4] 庞伟. 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评价. 医药论坛杂志, 2017, 38(9):51-53.

[5] 宋青, 刘震, 黄达.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3):479-482.

[收稿日期:2020-06-22]

猜你喜欢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对比
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6例疗效分析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养胃运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76例疗效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祛萎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芩连白蒲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意义探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