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照钧
摘要:二胡曲《蒙风》具有鲜明的内蒙音乐风格,节奏豪放,乐思简练,演奏时的难度系数较高。本文以《蒙风》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入手,把握音乐的创作风格特征,探讨其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并较为系统的整理并总结,为其他对于此曲的:胡演奏者和学习者提出一些感同身受的意见。与此同时,作为一首新创新性强的现代二胡作品,《蒙风》将民族特征与现代演奏技巧进行了有机结合,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文章研究的目标。
关键词:二胡曲;《蒙风》;演奏技巧;情感表达
一、《蒙风》中的演奏技巧
音乐演奏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能够展示音乐情感,想要带给观众各种情感体验的话,离不开高超的演奏技巧。所以,情感表达与表演技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演奏的目的本身就是体现情感,而技巧不过是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如果仅仅只考虑技巧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的话,音乐会变得乏味无比,当然单纯的强调情感也会出现音乐失去灵性的情况。
(一)重音的演奏
《蒙风》第一部分一开始是一个节奏音型化的主题,节奏方面充分体现出了独特性,无论是对极为强劲的节奏感还是对不规则重音的运用,都能够让作品变得更加的灵动和粗犷。通过这部分内容,能够完整的再现蒙古壮士的竞技比拼及驯服烈马时激烈的情景。
首先,节奏里通过众多的同音反复,将音高限制住,以此来凸显音乐节奏的价值。
其次,对多节拍的节拍处理加以运用,实现节拍重音跟旋律重音之间形成一种全新的关系,不再如传统音乐那样毫无联系,也给丰富音乐旋律形态提供了依据,从此可以演奏出更有难度的音乐。
演奏这部分内容需要注意右手的运用,借助右手控制,将重音完美的呈现出来。演奏期间需要让右手保持力度。同时弓毛压弦力度还要根据弓的速度来调整,换弓期间维持住运弓的运动频率,这样才不会出现运弓频率变化导致抽动的情况。这方面充分结合手掌的各个部位来协调,不要用手臂来换弓,这样可以让弓更加的流畅,还能充满弹力。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弓了的擦弦部位。因为在这个范围内产生的音乐相对饱满,还充满颗粒性,因此这部分片段可以用弓字的上半弓来演奏。
(二)连弓演奏
当前这类风格的演奏技法于一般性的韵律里不容易使用到,用右手来控制弓子难度不低。所以有必要坚持下面的原则来演奏:
1.科学的将弓段进行规划,保障音质不出现倾斜的情况。
2.运弓时要协调好左右手的关系,右手跟左手要达到在同一时间段内做不同动作的效果。
3.换弓期间最好不要有顿挫感,否则会让音乐也产生停顿的感觉。
4.特征性的滑音演奏
(三)特征性的装饰音演奏
内蒙音乐“诺古拉”对这首曲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装饰风格为在长音音头和音尾处来进行打音处理,从而起到双装饰的目的。其演奏技巧需注意:第一,对手指动作要提高要求,特别是在左手打音的时候,让装饰音更加纯粹。第二,触弦需要保持灵活,不要过度的将力气用在触弦上。第三就是针对长音用装饰音的时候,装饰音需要活学活用,特别是气息跟句法感方面要做好。此后在上方四度的地方进行了一次移调重复,随着音区的增强推动了音乐情绪。所以在此处旋律技术相差无几的时候,需要做到理清情绪的前后条理。避免出现由于之前的情绪太过饱满,导致后续的情绪难以有效表达的情况出现。
二、《蒙风》中的情感表达
二胡曲《蒙风》在2008年创作出来,这首乐曲的创作灵感来源内蒙的草原音乐与国外现代舞蹈的节奏特征,以“随想曲”来命名大标题,充分说明了曲子里面的内容参杂了西方音乐的体裁。不过它的核心依旧是我国的传统音乐,起到连通整篇曲子的音乐题材依旧为蒙古风格。
笔者在练习此曲时只是较为“狭隘”的将其理解为吹过蒙古的一阵风,这阵风仿佛被茫茫草原禁锢住了形体,却又倏忽万状,聚散无常。这阵风首先吹过一个个手持套杆的壮士驯服烈马的激昂场景,接着又拂过拥有千百牛羊的壮丽牧场,而变奏发展部分的画面夜色渐渐昏沉,这阵风又吹过了草原牧民围坐篝火载歌载舞的优美画面,再现部分又一阵风吹过,新的一天开始。最后全曲在一场激烈的摔跤比赛中强势结束。其具体特征表现如下:
(一)调式特征
蒙古传统音乐大多都使用自古沿用的羽调式,《蒙风》同样如此,虽然它是一首二胡作品,但依然将羽调式融入其中。哪怕是在全篇作品里面还会夹杂着部分其余种类的调式,羽调式依旧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起到贯穿基调始终的作用。
(二)多节拍特征
蒙古音乐对于多节拍的运用极为擅长,也算是特色之一。简单概括就是,蒙古音乐的节拍没有固定的走向,决定节拍走向的就是情感的變化。就根源上而言,蒙古音乐就是由混合节拍组成的音乐。《蒙风》这篇作品,同样体现了这方面的特征。在乐曲初始阶段,多运用16分音符,较少用到8分音符,同时旋律跟节拍重音之间并不会完美的结合,从而让音乐的调子更加有灵性和豪放。如果不仔细去感受的话,难以寻找到重音的走向,这样可以让音乐本身的节奏逻辑更科学,使得全篇曲子能够展现出摇曳生资的特点。
(三)呼唤式旋律特征
《蒙风》曲子里有呼唤式特点的段落,从核心角度观察,曲子借助了短音起奏,随后以长音或拖音进行下去,可以实现呼唤的音乐性质,延伸了曲子的意境,让曲子具备一种在开阔地带呼唤之感。如果仔细观察蒙古音乐的话,会发现很多音乐作品里都能够体现出呼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