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有关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的相关文献报道,特对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综述,希望可以为相关口腔专科护士提供参考,降低其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关键字】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防范对策;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0258-01
众所周知,很多疾病会通过血液、体液及唾沫等进行传播[1]。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主要就是通过飞沫和呼出的气体直接传播,或者通过接触患者飞沫沉积的物体间接传播。而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或治疗的患者大多情况下不需要做常规传染病检查,但是这些患者当中,有部分患者可能有传染病,这就是口腔专科护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了传染病患者[2]。另外,口腔专科护士消毒器械所用的有毒化学物质,如醛类和含汞、砷的消毒液,还有消毒用的紫外线和光固化用的激光等也会导致口腔专科造成职业危害[3]。在此,我们特对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综述。具体如下。
1. 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1.1外在环境危险因素
1.1.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导致的职业暴露主要是指病原体感染、或细菌和寄生虫引发的感染,比较常见的有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梅毒、口唇部的单纯疱疹病毒。口腔专科护士在给患者治疗护理时,会接触到患者口腔内的血液和唾液,一旦患者有某种传染病且其血液或唾液飞溅到口腔专科护士,而护士没有做好防护的话,其被感染的概率就会很大[4]。临床研究表明,经针刺传播的血源性传染病有20種以上,相对于其它科室,口腔科的乙肝传播风险会更高[5]。
1.1.2化学因素
口腔专科护士在配置强刺激的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和化学填充材料时,若未穿防护服和戴口罩,那么直接接触或吸入这些化学药品会损伤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6]。强挥发强刺激的常用消毒剂如双氧水、戊二醛、含氯消毒液,除了会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外,还会引发气喘和荨麻疹。此外还有甲醛甲酚、樟脑酚、甲醛、丁香油等也容易挥发形成有毒气体。
1.1.3物理因素
1.1.3.1锐器伤害
口腔专科护士的工作之一是处理一次性物品,这些物品有跟管锉、镊子、测压针、拔髓针、牙周洁治头、探针、龈下刮治器、清洗消毒口腔用车针、注射器针头、刀片等[7]。处置这些锐器过程中,若不小心,就容易被这些锐器所伤,即使有戴手套也无法避免被这些锐器伤到的可能。一旦被伤到,除了皮外伤之外,还极有可能进一步感染器械上所携带的病原体和病毒。
1.1.3.2噪音伤害
洁治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在运作时会产生较强噪音,口腔专科护士长期暴露在这种噪音环境中容易引起烦躁、头晕头痛、听力睡眠质量下降、神经衰弱等。
1.1.3.3射线伤害
紫外线是用来消毒灭菌的,同时紫外线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皮肤损伤,可引起皮肤红肿、疼痒、角膜发炎等。紫外线在空气中还能形成臭氧,产生的臭氧可进一步杀菌消毒。然而,吸入过多臭氧会破坏呼吸道黏膜。而且,当产生的臭氧浓度大于0.3 mg/m3时,可损伤工作人员眼睛和皮肤,从而引发白内障和皮炎[8]。
1.2 内在因素
口腔专科护士工作点面广,过于繁琐,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牙科病人的咨询,要接诊和安排病人、准备器械和材料、协调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容易带来心理压力[9]。有些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掉以轻心,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致使其所受的职业风险概率增大。而有些护士又对其所暴露的职业风险因素过于谨慎,导致其心理压力过大,长期紧绷神经工作容易引发生理和心理疲劳,甚至出现神经衰弱,对自我职业认同感会降低。另外,缺乏社会支持和管理层的重视,职称晋升困难,也是导致口腔专科护士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之一[10,11]。
2. 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的风险防范对策
2.1改善诊疗环境及医用防护设备
口腔专科门诊可以设置好分区,如家属休息区、健康教育区、治疗区、消毒区和医护人员休息区等,这样医护人员就不会在工作时间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医院必须提供安全合格的具有防渗透的口罩、手套、面罩或目镜。同样,所使用的仪器也必须安全合格。诊室内应配备有密闭抽风系统用以处理有毒物品,室内要具备良好通风设施,要保持空气流通新鲜以降低口腔治疗过程挥发出来的有毒气体浓度。要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及定期检查设备质量,门诊环境要通过5S考核标准[12]。
2.2加强口腔门诊的规范管理与操作
相关调查发现引发口腔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未执行标准预防,包括未标准规范执行六步洗手法、未规范使用防护用具[13]。医院应制定优化各项护理操作流程,规范药品取用、防护操作和医疗废物处理[14],完善医护感染管理标准流程。提高操作规范监控力度,及时纠正操作不良行为,将操作不良行为列入考核项。
2.3定期对口腔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要定期对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和心理健康进行培训。有些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是因为其业务能力有所退步或者不重视预防。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应对职业暴露因素的能力,例如,如何操作与处理可以有效避免锐器伤、物理危害和生化危害,如何进行自我心理减压与调适等[15]。
2.4提高管理层与社会对口腔专科护士的关心与认可
国家应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口腔专科护士一定的支持,对口腔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给予重视,特别是病原性感染的危险,护士应定期进行HBV、HCV、HIV、结核等血清抗体检测,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另外,要加强对口腔专科护士所做工作和所处环境的宣传,增进社会对他们的了解和尊重。李宛罄等[16]指出了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管理者要率先转变观念,充分了解和关爱护士,提供恰当援助和心理压力舒缓,启发和引导护士去自我发现价值、自我激励,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主动为患者优质服务。口腔科管理层要关注口腔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口腔专科护士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增加晋升和深造的机会以提高急诊护士的自尊及社会地位[17]。
3. 小结
口腔专科护士普遍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包括物理危险因素、化学危险因素、生物危险因素和一定的心理压力。要应对这些风险,口腔科门诊应积极改善诊疗环境及医用防护设备、加强口腔门诊的规范管理与操作、定期对口腔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层与社会对口腔专科护士的关心与认可。
参考文献
[1] 方静,陈胡霞,金靜静,等.南京军区某医院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管理[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6,4:186-187,188.
[2] 朱萍儿,黄晓明,蒋晓娟,等.95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97.
[3] 孙鸣婕.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风险管理进展[J].医药前沿,2018,44(4):270-271.
[4] 陶静.分析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护[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9,6(1):93-94.
[5] 汤井利,汤文善,李伟.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职业伤害状况调查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9,12(24):51-53.
[6] 黎雪兰,陈桂英.89例口腔专科医院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回顾性分析及防护对策[J].系统医学,2018,3(5):147-149.
[7] 刘婷.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9,6(31):2-4.
[8] 学军,石景森,王林,等.原发性胆囊癌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2):179-182.
[9] 张俊丽.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与自我防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000(025):249-249.
[10] 王梅,吕艳.口腔专科护士参加护理学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6,8(5):455-458.
[11] 焦慧勤,陈守会.口腔专科护士离职原因的质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4):516-518.
[12] 唐爱红.口腔门诊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与防护管理策略分析[J].医疗管理与信息,2019,25:206.
[13] 黄琼,周兰.厦门市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因素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3):65-66.
[14] 常琴,吴凯琳.综合性医院口腔科门诊医疗废物管理与护士职业防范现状[J].上海医药,2019(22).
[15] 王慧婕,杜青.口腔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7,4(14):38-39,41.
[16] 李宛罄,杨莹,秦彦涛.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2-83.
[17] 郑方萍,徐带弟,王林俊.组织承诺对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6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