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华 刘敏燕
【摘 要】目的: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纳入于2019年6月-12月间在我院出生的57例新生儿,因治疗需要行高危药物输液,作为观察组,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5月行高危药物输液治疗的57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3例(5.26%);低于对照组10例(17.54%),P<0.05。结论: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输液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新生儿;高危药物;静脉输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0201-02
高危药物是指如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会引起死亡的多种药物,部分新生儿在疾病诊治、抢救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高危药物,儿科常见的高危药物包括硫酸钾、肾上腺素、钙剂、多巴胺等[1-2]。但新生儿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如肢体躁动、血管细、表皮组织薄弱、无法表达等,用药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如用药错误、药液外渗等,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引发医疗纠纷等,因此重视加强输注高危药品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3]。纳入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14例行高危药物输液治疗的新生儿,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16例,日龄在1-22d,平均为(11.8±3.5)d,输注药物种类:氯化钾16例、钙剂19例、肾上腺素7例、多巴胺15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18例,日龄在1-22d,平均为(12.5±3.0)d,输注药物种类:氯化钾14例、钙剂20例、肾上腺素8例、多巴胺15例。两组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①护士长组织全体科室护士开会,讨论科室过往发生的输液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原因,整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将所有资料整理后打印,发放给所有护士,要求熟记。②高危药物的管理:专人负责管理高危药物,责任到人,对药物数量进行登记,使用后必须登记相关信息,进行班班交接制度,实施专区放置、以醒目的标记进行区分;使用高危药物时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在输液袋上标记红色字母,警示医护人员。科室设置药物安全使用护理指引,设置科室高危药品使用参考手册,对于部分稀释过程复杂的药物设置配置流程,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分开管理高危药品,确保药物标签字迹清晰易读,单独存放,设置高危标识,使用时需要双人共同核对,确保正确给药。科室建立高危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指引,严格进行床头交接,增加巡视次数,及时发现外渗情况及时处理。③输注过程管理:均采用输注泵输液,严谨核对输液速度,在患儿床头悬挂警示牌,增加巡视次数,合理规划输液先后顺序,如非紧急情况则坚持交替输注的原则,注意做好输液侧肢体的保暖。④巡视护理:每半小时巡视1次,随时观察穿刺部位,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⑤不良事件处理:所有护士均进行高危药物输注不良事件相关知识培训,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暂时不拔针,应用注射器抽吸,立即报告当班组长,及时采取措施。
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护理:输液过程中护士增加巡视次数,积极监测患儿情况,观察留置针情况,评估血管,遵医嘱配药输液,严格核对患儿信息,及时换药,结束输液后封闭管道。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7例患者中:输液外渗2例(3.51%)、摆药错误0例、药物外渗性皮肤损伤1例(1.75%),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3例(5.26%);对照组57例患者中:输液外渗5例(8.77%)、摆药错误2例(3.51%)、药物外渗性皮肤损伤3例(5.26%),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10例(17.54%);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465,P<0.05)。
3讨论
高危药物的特点包括副作用大、无固定药量、安全程度低、组成复杂等,如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健康。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新生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3例(5.26%);低于对照组10例(17.54%),P<0.05;分析原因发现,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是指将多个经临床证实有效的护理措施组合后应用,以达到解决护理问题、优化护理服务的目的[4]。观察组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强调贯彻全方位护理理念,所有护士开会探讨引起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所有护士齐心协力、发挥团队合作、协同效果,汲取过往的经验教训,重视护理细节,积极落实一系列经临床验证的护理服务,有效落实到每个输液环节中;规范高危药物管理过程,提高护士慎独意识,转变传统被动护理现象,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输液过程监督,增加巡视次数,制定相关预防性方案,重视药物安全管理工作,密切监测穿刺处皮肤情况,早期发现输液不良事件征象,积极预防[5-6]。
综上所述,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输液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何余.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12):77-79.
[2] 趙俊琢.集束化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的临床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3):284-286.
[3] 余燕.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2):99-100.
[4] 王玉娇.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7):126-127.
[5] 梁格凤.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7(6):114-116,176.
[6] 孙俏丽.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