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索要签名的美术老师

2020-09-23 08:07刘大伟
北京纪事 2020年9期
关键词:井盖墙面美的

刘大伟

2019年3月24日,我满怀憧憬地迈入了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人大附小雄安校区,走进了有着380多年历史的古槐树下的容城县沟西村,开始了我崭新的教育生涯。

教室的墙面上挂满了孩子们的作品   摄影 刘大伟

我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朴实、可爱的孩子。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为孩子们上完美术课,下课后孩子们围着我索要签名的场景,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这是何等的幸福!

走出课堂感受美

有很多人对小学的美术课不重视,在他们心中只有语数英才是学科,美术就是玩,有它没它没啥区别。但我始终认为,人生中学科知识固然重要,美的教育才是影响人一生的重要课程。人对美有天然的追求,想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对美的鉴赏力是必备技能。人对美的欣赏水平影响人的一生。活着,发现美好、感受美好,才能体会幸福。美术课程是儿童时期引领孩子走进美的世界的第一课。美术课程不是随便让孩子画点什么、学点绘画技巧就能培养美的感受能力。我认为,美术课程应该是鲜活的、有趣的。

美术课堂随处可见,绝对不应该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上。你看,天空中的一朵云、一只鸟、一抹彩虹,地上的一片叶子、一只蚂蚁、一摊水,孩子们漂亮的衣服,激动、夸张的表情……一切自然的、看上去最普通的场景,都可以带来美的感受。最终的作品可想而知,一定胜于在教室内通过看图片、视频而进行的“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这样的作品带着情感和温度,将美育的理念渗透得恰到好处。

随手涂鸦,让儿童画更“儿童”

一年級的“小豆包”们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学校、对学习充满了期待。每个孩子都需要时间适应。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在每节课课前我都会准备边长为11厘米的纸张,鼓励孩子们直接用记号笔勾描上色。很多孩子喜欢用铅笔打稿,不合适的地方再擦去,一节课反反复复,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这个修改的过程中,最终一节课下来纸破了、画没了。为了打破这种现象,我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使用记号笔直接表现。我个人认为,在画画的过程中没有对与错,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们的作品,更不应该用成人的思维解读孩子们的作品。我们应该屈膝与孩子们一起欣赏、解读孩子们内心的世界。一年级的“小豆包”们只要敢于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即可,无需追求像与不像。个别孩子第一次使用记号笔表现作品时,难免掌握不好,有时画得不理想,我便鼓励他在现有的基础上稍加变化,于是,另一件富有创意的作品便诞生了。孩子们越来越自信,画画对他们来说越来越容易。

“会呼吸”的井盖   摄影 刘大伟

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在我看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室本该属于孩子们。我的主张一贯是用最简朴的材料和学生一起动手装点、装饰我们公共的家,这个“场景”需要师生共同合作。我在教室内的每一面墙上安装网格,以争取最大面积悬挂学生的作品,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能上墙。对于学生而言,自己的作品上墙这是莫大的光荣,这是教师对学生认可的体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教室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的领路人与引导者,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将所有学生作品上墙,这个做法看似有些繁琐,但是对于孩子们而言,这是激励他们喜欢美术最好的方法。在这样的课堂上课,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作品,耳濡目染地就会受到艺术的熏陶。我想,环境育人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弟子规》文化墙

很多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墙的建设。大多数学校都是找专业公司设计。但我觉得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校园文化墙应该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建设。只有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面墙都充满“温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们的家。

中华文化自古源远流长,无论我们的科技多么进步,传统的文化与技艺不能丢。在“场景化”教学中,我带领学生用废纸板进行创作,结合中国传统刻纸阴阳刻的方法,为学校东墙面设计《弟子规》文化墙。这件由近600名学生,历时近100个工作日,用1085块边长为25厘米的废纸板拼贴而成的作品顺利完成。它纵155列、横7排,长38.75米、宽1.75米,总面积近68平方米。每一幅画面看似简单,背后实则都有一段故事,每个参与制作的孩子都将梦想和祝福融入其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刻纸中阴阳刻的方法,而且还认识了其相对应的大篆字体。孩子们在识字、读字的图像识读中加深了对篆书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阴阳刻的选择上提高了审美判断能力。

百米画廊

学校东墙面变成了《弟子规》文化墙,西墙面和北墙面怎么办呢?

苦思冥想后,我决定把这个问题留给孩子们。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方案,最终决定在这两面墙上,用彩绘的形式表现学校的现在和未来。

于是,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每人画一张自己心目中学校的现在和未来的草稿,可以上色。作品反馈回来后,我让孩子们挑选认为合适的作品将其连接,然后将课堂转移到操场上,进行实地“场景化”教学。

孩子们兴趣暴涨,每个人都兴奋不已,两节课的时间里,他们用铅笔在近60余米的墙面上画出了创作草图。最终这面长101米、面积达202平方米,有着“百米画廊”称号的彩绘墙,在118名孩子的努力下,历时11天竣工啦!

最终,这面死板板的墙面,变成了会讲故事的“七彩乐园”。

“会呼吸”的井盖

一个学校的变化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里的13个井盖映入了我的眼帘。巧用井盖画画已经不新鲜,但要在井盖上画学校独有的吉祥物这可是头一次。

“今天的课要不要去外面试一试?咱们举办个活动——我给井盖穿花衣?”听到我的提议,教室沸腾了。我将孩子们的画稿粘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把最有创意、适合在井盖上彩绘的设计稿遴选出来。然后3人一组,自由组合搭配,组建创作小团队。每队派出一人拿扫把,负责清扫井盖上面的尘土。派一人拿抹布,负责擦洗干净井盖。一人拿报纸,一人拿盘子、水粉笔,一人拿颜料……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创作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边画边议,忙得是不亦乐乎。大家团结协作,你帮我打水,我帮你涂色,由于井盖表面凹凸不平,原本看似简单的涂色却变得稍加复杂,调换笔刷、调整刷头的角度,这些在平时遇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又一个个被孩子们突破。组与组间遥相呼应,大家你攀我赶,生怕自己的团队落后。

最终,只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所有的井盖创作完成!当全校的孩子和老师路过井盖时,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在了井盖上,赞美之词纷沓而来。“今天我们的校园变美了,脚下钻出个吉祥物,这些井盖会呼吸啦!”

生日蛋糕柱与彩虹大道

在学校彩虹门内侧有一根用来支撑校门且特别高大的柱子,柱子下方有个圆圆的水泥墩子,远远望去总感觉与这美丽的校园有些不搭。怎么办?突然,有一个灵感一闪而过,2019年11月12日恰好附小承办雄安校区一周年,何不把它变成生日蛋糕的形象?我找来3名学生,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起稿、勾描、上色,最终这个形象逼真的“生日蛋糕”诞生了。中午放学时,孩子们纷纷围上前来,赞不绝口。一个来校接哥哥的小宝宝围着“蛋糕”垂涎三尺,久久不愿离去。

看着这个大“蛋糕”,孩子们的创意之门打开了。“刘老师,冬天冷了,我们能不能给垃圾桶和花盆穿件衣服?”“我想给校园中的树坑也涂上七彩的颜色”……听了孩子们的建议,为何不尝试呢?于是校園的每一个垃圾桶、每一个花盆、每一个树坑都悄然地变化着。

在学校前楼广场上有一条长31米、宽5米的水泥路面,这是前楼通往后楼唯一的一条路,每天上学,孩子们都会从此经过。灰白的水泥路面与整个七彩的校园有些格格不入,于是师生们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将其变成了“彩虹大道”。彩虹大道顺向排列“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色彩,中间绿色的道路上喷绘了从附小建校的时间1954到2019的年份数字,远处喷绘了带有理想、信念的附小百年校庆的时间2054。绿色大道的两侧喷绘了大脚丫。周一早晨,来上学的孩子们震惊了,在彩虹大道上奔跑玩耍,这里瞬间就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一个水泥墩、一个垃圾桶、一个花盆、一个树坑、一条水泥路……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体,只要稍作改变,它们瞬间就会变成最亮的那颗星。校园中处处都是学习之“境”,每一次尝试都充满奇迹。

教育无小事。校园中,处处都是学习之景,处处都是学习之“境”。

猜你喜欢
井盖墙面美的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好美的雾
小井盖学问大
井盖上的艺术
开关的美丽衣裳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朱尚熹的“井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