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大关键

2020-09-23 07:53张薷匀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才改革管理

张薷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确定了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地方高校MBA教育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目标,MBA教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改革管理模式,从而提升MBA教育管理质量,就成为当前社会形势的迫切需求,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课题。

一、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MBA教育管理改革内涵

1.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地方高校MBA教育管理改革导向

中国MBA教育开展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向国外学习和引入MBA教育以来,目前已有近300所院校开设超500个MBA项目。随着国内MBA教育的层次不断丰富,继较早一批开设项目的重点院校之后,地方高校也成为了重要补充。与人才培养配套的教育管理模式也相应地完成了本土化的进程,基本成为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MBA教育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走过了占尽人口红利、乘上经济大幅增长的顺风车的高速发展阶段,经由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洗礼,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史无前例的。地方高校MBA教育作为直接服务企业管理的教育类型,必须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管理改革的现实导向。

2.将培养创新人才理念贯穿地方高校MBA教育管理改革过程

地方高校MBA教育管理改革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以此作为出发点,管理者能够发现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现实问题,进而有助于解决问题,扫清障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天然地需要特定的土壤,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MBA应将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这一理念贯穿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使其深入管理者内心,从而使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二、地方高校MBA教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及来源

MBA教育在地方高等院校中的地位较为特殊。一方面,MBA教育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前沿阵地,是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型提升的重要抓手;也为地方高校的经济开源做了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受限于高校管理模式,其话语权缺乏,资源优先度较低,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带来了内涵式发展不足、质量有待提升的问题。

1.教育模式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一是学科倾向问题。MBA教育尽管相对独立于院系,但因其管理学专业特点和行政管理所属的具体情况,往往在师资层面、课程设置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学科倾向。地方综合性高校的综合性没有得到发挥。

二是优势发挥问题。地方高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其他院校的合作资源、所辐射区域的区位优势等发挥不明显。局限于管理学本专业,缺乏交叉教学;固守本校资源,缺乏意愿或条件对其他高校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重理论和案例,轻实操和模拟,产教融合程度低。

三是同质化问题。在优势发挥上存在的問题进一步导致了MBA教育的差异化不足,在立足当地、服务区域方面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区域和学科特色难以突出,品牌形象缺位。

2.教学内容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一是课程设置问题。地方高校课程设置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文件,《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2013年6月28日)和《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2009年5月18日第二次修订)。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带来了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相关课程设置的制度性文件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二是课程差异性问题。地方高校因品牌效应不强、品牌价值不高而缺乏的竞争力恰恰应在特色发展上弥补回来,但现实中课程内容往往同质性突出,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三是教学安排问题。地方高校MBA体量少、盘子小,课堂教学通常不参与教务处统一排课,导致课程时间安排随意性大,授课结构不稳定,不利于保证科学的教学安排,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3.师资力量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一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均衡。地方高校教学成本受限、报销程序复杂,校外导师理论水平不足、授课时间难固定,因此聘请企业教师存在困难。师资队伍以校内教师为绝对主导,而专任教师缺乏商业实操经验和案例实战积累,教学内容难以与时俱进,更难达到创新二字。

二是师生比低。尽管生源质量未必达到标准,但市场需求却日益增长,导致师生比走低。MBA以培养中高端管理人才为目标,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的规范性,应提高导师数量,通过相关规定限制每名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保证指导质量,平衡师生比例。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较为落后。表现为国际化程度不足,普通MBA项目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成分单一。

4.管理体系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一是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从学校管理层次而言,往往还存在着对于MBA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其背后根源在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不强。从MBA教育管理层次而言,其管理模式现代化程度普遍较低,往往受限于体制,在绩效评估、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管理模式改革的困境。

二是管理者队伍建设问题。管理者专业水平、个人素质等,都对教育管理队伍的干事创业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是行政化管理为主导,“去行政化”改革在高校中往往难以推进,使得MBA教育管理难以实现突出工作特色的目的,管理服务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

5.多元主体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从服务对象和社会责任两个维度都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在这一联系链条中,存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情况。主要的主体包括大学、社会、产业三种系统。相对于高校中的其他教学单位,MBA教育与企业和社会的连结更加紧密。一方面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尤其需要政府提供支持性政策,同时也需要企业拓展思路,积极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就校方而言,为MBA教育管理提供更为积极的支持也将起到重要的主体作用。而目前MBA教育的多元主体治理策略仍有缺位,这也制约了教育管理改革的进程。

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改革路径

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探讨地方高校MBA教育管理改革可能的路径,首先要改变思维模式,更新教育管理观念,吸收新的教育管理理论。要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将服务创新型人才发展、服务教师培养人才工作作为教育管理的中心工作,确保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着眼于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1.完善管理机制

为实现教育管理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是必由之路。一是完善MBA教育运行机制。依托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学科基础,扩充MBA教育的学科内涵,通过交叉教学、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区域间或行业间的资源整合利用。以优势专业为主,带动其他专业,合理构建学科结构。充分发挥所在区域的区位优势,服务区域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与相关企業建立合作路径。加强差异化建设,突出自身特色,打造有所侧重的MBA品牌。

二是改进激励机制。MBA教育管理人员队伍结构的构成根据在岗在编人员与劳务派遣人员所占比例的不同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与不同队伍结构相适应,应该以恰当的激励措施将MBA教育管理改革的推进与员工的个人职涯发展相结合,激发培养创新人才的激情,更好地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作用。

2.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单位学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和工作指南。计划中首先要明确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其次要在课程体系中加强通识教育内容以提高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适当增开创新性与实用性强的新课程。在教学制度上,可以灵活运用学分银行、弹性学制、E-learning等多元模式,形成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教学制度。在教学方式上,引导和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手段,着重培养思维能力。

3.优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正如前文所述,对于不同结构的管理队伍,要采用不同方法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教学管理队伍。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吸纳专业水平突出、创新意识强的教学人员,和现代化管理能力强、责任意识强的管理人员;二是注意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学习培训专业教学管理知识的途径;搭建上升通路,储备后备力量,形成良性的人才发展路径,进而提升队伍的干事创业能力和对外的吸引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重点是加大制度的实施力度,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改革落在实处、发挥实效,真正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人才改革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才云
改革之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