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瓜多根并接抗旱抗重茬栽培技术研究

2020-09-23 08:42山国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5期
关键词:黑籽籽瓜根数

山国军

(甘肃省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白银730900)

为尝试解决白银市籽瓜种植业中受气候干旱影响及重茬栽培病害多对籽瓜造成的影响,特进行籽瓜多根并接抗旱抗重茬栽培技术研究。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会宁县郭城镇扎子塬村旱塬地,当地海拔1 800 m左右,年均气温6.9℃,年均降雨量315 mm[1]。农田土质为灰钙土,土壤容重为1.43 g/cm3,田间持水量19.8 g/100 g,pH值8.3,有机质含量0.81%,速效氮23.3 mg/kg,速效磷1.94 mg/kg,速效钾129.56 mg/kg,前茬作物为籽瓜。

1.2 供试品种

供试籽瓜品种选用新疆圆片,异砧并接砧木采用黑籽南瓜。

1.3 试验方法

根据盆栽试验初试的结果,试验设自砧并接2根、3根、4根,异砧并接1根、2根、3根,6个处理,对照为不并接。自砧在4月下旬播种,密度12 000苗/hm2[2]。在出苗后5~6片真叶时,将并接的若干主茎划破表皮,用塑料薄膜缠到一起,待愈合后留1主茎,其余主茎断去。异砧根据各处理要求,将与并接根数对应的黑籽南瓜与籽瓜种子一起种入穴内,在出苗后5~6片真叶时,将若干南瓜主茎与籽瓜主茎划破表皮,用塑料薄膜缠到一起,待愈合后断去所有黑籽南瓜茎头,只留1个籽瓜茎头。观察并记录生育期及降雨量,在生长期前后用烘干重量法测定土壤含水量,记录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根重,另外测定单瓜重、纵径、横径、皮厚、含糖量(折光法)、千粒重。试验共进行3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多根并接处理生物产量均高于不并接(CK),说明在大田环境下,多根并接籽瓜群体发育程度优于不并接(CK)。其中,以自砧4根(15 983.5 kg/hm2)生物产量最高,其次为自砧3根(15 348 kg/hm2)、异砧3根(15 274 kg/hm2),分别比不并接(CK)高44.2%、38.47%、37.80%。生物产量与最高并接根数基本成正比。

2.2 根量

从表2可以看出,与生物产量表现相似,所有多根并接处理根量均高于不并接(CK),说明在大田环境下,多根并接籽瓜群体发育程度优于不并接(CK)。其中,以自砧4根(8 721.5 kg/hm2)根量最高,其次为自砧3根(8 406 kg/hm2)、异砧3根(8 355 kg/hm2),分别比不并接(CK)高43.2%、38.1%、37.2%。根量与并接根数基本成正比。

2.3 籽粒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多根并接处理籽粒多年平均产量均高于不并接(CK),其中以自砧4根(1 356.5 kg/hm2)籽粒多年平均产量最高,其次为自砧3根(1 302.9 kg/hm2)、自砧2根(1 246.5 kg/hm2),分别比不并接(CK)高43.6%、37.9%、31.9%。籽粒产量与并接根数基本成正比。

2.4 鲜瓜产量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鲜瓜产量全部高于不并接(CK),最高为自砧4根(36 437 kg/hm2),其次为自砧3根(35 706.5 kg/hm2)、异砧3根(32 889.5 kg/hm2),分别比不并接(CK)高49.8%、46.8%、35.2%。鲜瓜产量与并接根数基本成正比。

表1 籽瓜多根并接大田试验生物产量效应

表2 籽瓜多根并接大田试验根量效应

表3 籽瓜多根并接大田试验籽粒产量效应

表4 籽瓜多根并接大田试验鲜瓜产量效应

2.5 品质

从表5可以看出,多根并接对品质有以下影响:一是自砧并接、异砧并接都明显可以提高单瓜重,其中以自砧4根最高,其次为自砧3根、异砧3根、异砧2根;二是并接有增加籽瓜皮厚的效应,异砧瓜形指数有所增大;三是异砧并接含糖量、出籽率较自砧并接低,差异显著。千粒重处理差异不显著。

表5 籽瓜多根并接大田试验品质效应

2.6 成活率

从表6可以看出,各处理并接后成活率均低于不并接(CK),且并接根数越高,并接成活率越低。在根数一样的情况下,异砧并接成活率低于自根并接。另外,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到,异砧并接在黑籽南瓜极易多次产生萌蘖,清除萌蘖比较费工。如果不及时清除,萌蘖不但消耗养分,而且其开花后花粉传到籽瓜雌花上,影响籽瓜及瓜子品质。因此,在大田条件下,如果劳力不太充裕,并接宜采用自砧并接。

表6 籽瓜多根并接大田试验成活率比较 单

2.7 发病率

试验中对籽瓜枯萎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所有多根并接处理总体发病率均低于不并接(CK),其中以异砧3根(6.9%)最低,其次为异砧2根(7.7%)、自砧4根(8.4%),分别低于不并接(CK)21.8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20.3个百分点。说明整体多根并接籽瓜植株抗病力均高于不并接的常规植株[3](见表7)。

表7 籽瓜多根并接大田试验发病率比较 单

3 小结

多根并接可以加强籽瓜植株根系,提高个体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个体发育,进而改善群体的发育状况,提高群体生产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多根并接处理不论生物产量、根量、鲜瓜产量、籽粒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在降雨量相对充沛的年份,表现最好的自砧4根并接处理,鲜瓜产量达41 883 kg/hm2,较不并接(CK)增产13 918.5 kg/hm2,增产幅度达49.8%;籽粒产量达1 549.2 kg/hm2,较不并接(CK)增产468 kg/hm2,增产幅度达43.3%;根量达10 033.5 kg/hm2,较不并接(CK)提高3 031.5 kg/hm2,幅度达43.3%,增产效果明显。

多根并接明显提高了籽瓜的抗病能力,在根数相同的情况下,异砧并接发病率低于自砧并接,其中以异砧3根表现最好,发病率为6.9%,低于不并接(CK)21.8个百分点。

异砧并接对含糖量及出籽率有一定的降低效应,瓜形指数增大,但对单瓜重、千粒重无明显影响。

多根并接成活率均低于不并接(CK),且并接根数越高,并接成活率越低。另外,在根数一样的情况下,异砧并接成活率低于自根并接。另外,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到,异砧并接在黑籽南瓜极易多次产生萌蘖,清除萌蘖比较费工。如果不及时清除,萌蘖消耗养分,反而影响植株发育。因此,在大田条件下,如果劳力不太充裕,并接宜采用自砧并接。

综合发育、产量、抗病性各方面表现及成活率、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多根并接最适宜模式为自砧3根并接,在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可采用异砧2~3根并接。

猜你喜欢
黑籽籽瓜根数
西北特产
——兰州籽瓜
更正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铺进童话世界的那条路
夏夜的池塘
玉米的胡须
胖国王
籽瓜收获机械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永雨之城
基于改进型号第二娄无厅点根数的北斗CEO卫星广播星历拟合算法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