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琳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香山帮”的称谓最早见于苏州梓义公所刻于道光三十年(1850)的《水木匠业兴修公所办理善举碑》的碑文:“水木匠业,香山帮为最……”[1]此时“香山帮”匠人已成规模。香山帮是一个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的建筑流派。“香山帮”的各个工种之中,以大木作为领衔,同时包含了水作、石作、漆作、叠山、彩绘等传统营造所需要的全部工种。作为一个民间匠帮组织,“香山帮”既有一个领袖性的人物—蒯祥,又有一册指导性的营造典籍成文—姚承祖《营造法原》,这在全国可为仅见。这种一脉相承的发展又与“香山帮”所处的吴地背景休戚相关。香山帮工种齐备,历代能工巧匠迭出,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经典作品,赢得了“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盛誉。
冯骥才先生曾说过:“手艺就是生活……手艺有三个特征:一、手艺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当下文明程度和当时整个社会发展的状况;二、反映了这个地区人们的智慧和能力的水平……三、具有审美特征……”[2]建筑营造也是一门手艺,“香山帮”匠人将自己掌握了这门技术称为“做生活”,在营造的过程中充满了愉悦的情感,并将其赋予了文化的内涵。无论是私家园林、民居建筑还是寺观园林,都可以体现良工苦心、技艺之能。
私家园林往往被称为“诗意栖居地”,体现了“一丘一壑自风流”的主人情怀。正是吴地文人士大夫阶层寄意丘壑山林的追求,为“香山帮”匠人提供了另一个施展技艺的好舞台。在整体的布局擎划之下,“香山帮”匠人专于营构,将文人、画家、官宦、商贾等不同身份的园主心中的勾画变为现实。吴地私家园林造地日益兴盛,《园冶》《长物志》《闲情偶寄》等涉及造园理论的书籍刊行,催生了既能“规划营构”,又“擅操作”的“香山帮”匠人。在没有设计师的年代,“香山帮”匠人中的佼佼者就是现场营构的“把作师傅”,他们并不只专注于技术性的加工,每一件作品都是外在形式与内在文化寓意的综合体。私家园林又是一个具有完整性与连贯性的空间,是由点及线、由线成面的渐进性的过程累加。着眼于造园的整体性,从“相地选址”的空白平面开始分析,到“厅堂立基”的点式架构,再到“廊庑相连”的线性空间,最后是“皆可入画”的点睛之笔。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香山帮”工匠都积极参与、用心领悟,做到了“三分匠七分主人”的完美融合。
从古至今,造园的过程就不可闭门造车,而是要现场反复推敲甚至推倒重构,这一点确实与我们当今设计师在办公室画好图,施工方只要“按图施工”有所不同。作为把作师傅的“香山帮”工匠很多时候是胸中有丘壑,做到了“意在笔先”,使其工作具有规划的前瞻性。自古也有多才的园主人,如钱大昕在《网师园记》 中提及瞿远村偶然经过荒废的网师园,很是感慨便毅然买下,“因其规模,别为结构,叠石种树,布置得宜,增建亭宇,剔旧为新”,最终皆由自己“目营手画而名之者也”[3]。这一切造园的成果绝少不了幕后的英雄“香山帮”工匠。从一些文献典籍的记载中我们也可对造园章法窥见一斑,在《履园丛话·园林卷》中说道:“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4]《艺能卷》中对营造的记述,有了“始画屋样”的环节,并说明了“画图烫样”的必要性。匠师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到厅堂的进深空间,会“以纸骨按画”,类似于现代设计中的模型推敲环节。笔者曾采访当代构园工程师沈炳春和“香山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薛福鑫。从沈老师一叠叠厚厚的手绘草图中已经说明了“推敲”二字在构园过程中的重要性。“薛福鑫老人也介绍说,造园之始要因地制宜地“做手脚”—这是香山匠人的方言,指的是根据心中的规划愿景对地形的原貌进行规划改造。每一位颇有建树的“香山帮”匠人都是因地制宜,拒绝复制并喜于创新的。木渎古松园是沈炳春老师的作品,花园部分面积仅2075m2(合3.1 亩),其中水池325m2。为了突出空间的丰富性,“设计采用了周边布局的下沉式空间,园内以8 种形式120 米长的连廊环绕古罗汉松,又避让了古银杏树和其他几棵高大的女贞树。单层和双层走廊高低错落,互相穿插,曲折有致地将这小园分割成大小8 个庭院空间”[5]。平廊、爬山廊、宽廊、窄廊、廊桥、廊亭等多个形式,因势随形,墙之间或离或贴,形成古松园独特的变幻空间。以迴廊、园路作为知觉的主导组织结构,经过亭、古松、曲桥、植物等节点的反复烘托、引导,最终登上廊亭,远处的灵岩山映入眼帘,达到游路设计的高潮,给游人留下强烈的印象。每一处精美的苏州园林都是有着“营”与“构”即设计与施工这两方面“能主之人”的独到匠心。
图1 苏州香雪海梅花亭全景 作者拍摄
图2 苏州香雪海梅花亭藻井 作者拍摄
图3 苏州香雪海梅花亭梅花形窗洞 作者拍摄
“香山帮”匠人营构的智慧不仅仅在于技术的精细,审美的创新,和与环境的整体性协调。在观梅胜地邓尉山香雪海有“香山帮”匠人姚承祖完成的一座梅花亭(图1—3),此亭形制独特,与周围环境交相呼应,平面形状为五瓣梅花形,此外,石柱、石栏、藻井、铺地均为梅花形。“结顶铜鹤下置轴承,风吹鹤转,生趣盎然,游人远眺,疑为真鹤。”[6]亭子的宝顶是这只优雅站立的铜鹤,出典于“梅妻鹤子”,匠人真可谓匠心独运。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名句的北宋诗人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40 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他以种梅养鹤为乐,性情淡泊,爱梅如痴,时人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姚承祖将这一典故移植在香雪海这片梅海之中的凉亭之上,足见其寓意之深,出手不凡。梅花怒放之时,在此远眺,满山白梅盛开,犹如白雪飘洒,这一座小亭也杳然像一朵盛开的梅花。下山近观梅树,红梅绿萼,花香枝影,远望梅花亭与白梅交相辉映,蔚然壮观。后来铜鹤虽因年久失修不能随风而转,但仍然体态轻盈,处之泰然状。
在姚承祖所著的《营造法原》一书中更是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香山帮”的传统营造技术。从地面论、平房楼房大木论、殿庭总论,到装折、石作、墙垣、屋面瓦作及筑脊……园林建筑总论、杂俎……不仅规范地记述了“木渎香山之遗规”,还体现了“香山帮”传统营造有法无式的技术特点,被评价为“记述江南建筑的唯一著作”。
图4 苏州民居哺鸡脊装饰 作者拍摄
图5 苏州庙堂巷畅园山花堆塑 作者拍摄
文化兴盛、物阜民康,这是吴地的园林建筑、民居建筑“崇文尚饰”的前提和基础。尽管计成关于造园的观点中称“主九匠一”,认为匠人的技艺仅占一分,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匠人们巧手成章,达到了“精雕细塑尽能事,祈福颂德传代远”的建筑装饰教化功能,大有“意在笔前”之境界。以用堆塑手法形成的丰富多姿的正脊、垂脊、戗脊等为例(图4),它们的装饰造型不断变换组合,文化寓意吉祥深远。堆塑的作品还可出现在墙的部分,多见于山墙处,或在山墙部分独立成装饰,或与落翼的部分相呼应坐落于山尖部分,被形象地称为“山花”。山花部分的堆塑装饰尤为凸显地域的特色,图5 是十分精彩的苏州畅园的“松鹤延年”主题堆塑。不同于浙东建筑中多有博风、木质悬鱼等,“香山帮”营造技艺中灰塑这一传统的形式既含蓄又灵动。建筑装饰具有传扬家风的教化功用,堆塑是“借物寄情,借形传神”的物质载体。园林是主人的一方精神家园,不受礼数的约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因此装饰的表现手法更加灵活。 园林建筑装饰之缤纷也充分展现了“香山帮”的“有法无式”“雅俗并蓄”的装饰特色。香山匠人经常摹画一些吉祥纹饰并灵活运用到堆塑、雕刻等各个装饰环节。浸润于吴地文化的“香山帮”又将所擅长的文人画及水乡风俗的一些题材移植于堆灰装饰之中。根据园林建筑的堆塑装饰题材可以看出,瑞兽祥禽、植物纹样、吉祥图式、仙界人物、如意法器等,都可以成为堆灰作品题材。以吉祥祈福的寓意、仙界吉祥人物为主,如福禄(鹤鹿)同春、福(蝠)在眼前、福禄寿吉星高照、丹凤朝阳、鸳鸯戏水、八仙过海、暗八仙、十八罗汉等。辅以民俗传说和文人故事,如合和二仙、牛郎织女、渔樵问答、岁寒三友等。 天鹿为能寿之兽。汉代陆贾撰《新语·卷上·道基第一》中记:“《鹿鸣》以仁求其群。”[7]鹿又因谐音“禄”而备受香山匠人的喜爱,经常出现在堆塑的装饰之中。
图6 承香堂合和二仙堆塑 方明作品
图7 新建仿古建筑 胥口 鸳鸯戏水堆塑山花 过于繁、满
图8 修改后的鸳鸯戏水堆塑山花
“吾国凡有富宦大贾文人之地,殆皆私家园林之所荟萃,而其多半精华,实聚于江南一隅。”[8]江南地区的兴造之风也为“香山帮”匠人提供了施展技艺的平台。装饰纹样构图得体、雅致和谐,变化中合乎韵律的美感,疏密得宜,错落有致。砖细、堆灰的装饰特色是唱响“香山帮”建筑黑白灰主旋律的重要“音符”,堆塑的山花、精雕的砖细增添了苏州园林的朴素淡雅与精致,凸显了粉墙黛瓦的“自然天成”,也凝聚了“香山帮”匠人的智慧。黑白色调是“香山帮”建筑装饰的主旋律,粉墙黛瓦、水磨方砖、脊饰堆灰、大门门楼、山墙垛头等一系列装饰主题与构件制式显得恬静素雅。陈从周先生评价说:“封建社会的民居尤不能与皇家同一享受,因此色彩只好以雅静为归,用清幽胜丽,设计上用少胜多的办法了。此种色彩其佳处是与整个园林的轻巧外观,灰白的江南天色,秀茂的树木,玲珑的山石,柔媚的流水,都能相配合调和,予人的感觉是淡雅幽静。”[9]
堆塑作品对匠人的艺术修养、造型能力都要求较高,以下面三幅作品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图6 是“香山帮”工匠方明的堆灰作品。他师承于舅舅张喜平,从小耳濡目染于堆灰(堆塑的另一称法)这一技术,自身有很深的体悟,加之后来勤于学习绘画、收集吉祥图案的素材等,因此对于和合二仙的造型手到擒来。合和二仙的造型难度本身很大,加之这个建筑的体量没有传统的“三间两落翼”的屋顶处理,山墙的底图空间预留较大,屋檐处还做了砖细博风头,这一切都增加了堆塑的难度。为了与整座建筑的规制及风格相协调,山花的主题不可能做一些琐碎的造型,方明老师经过推敲,最终选择了“合和二仙”和“太平有象”这两个主题作为两侧山花的堆塑内容。该建筑的体量与拙政园中远香堂的体量相仿,而远香堂则是做了完全不同的山花处理—用了歇山顶通常的做法,屋檐长出屋面,由博风板封边,由此而缩小了山墙的面积,因此中间留空部分面积不大,也就没有做堆塑,只是简单的用木板封面而已。这一案例很好地说明了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工匠师傅不可能只是一味地复制,要具备自己进行创作的临场应对能力。
图7 中的堆塑出现了当代堆塑作品常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作为反面的案例进行剖析。画面的内容过于繁满,缺少美感,主题不够突出。堆塑之形第一看造型的比例是否得当,形象是否生动。第二就是看构图。因为堆塑多为远观,所以势很重要,而细节则没有那么严格。为了更好地说明笔者的用意,图8 是在电脑软件中将图7 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去掉部分水草的造型,三角形的两边留白,做到疏密得当,突出整幅画面的内容主题。堆塑还要讲究主次分明,与画论契合,造型是手段,传神才是主旨和目的。通过对形象的刻画,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用唐苏州人张璪的观点“见万物之性情”来形容所塑山花之精妙也是恰当的。
堆灰匠人的工具较为简单,全凭手中的一把“勺”(吴语念“超”)和大小不同的骨刀(图9)。工具虽不多,但制作难度较大,而且需要一定绘画基础。堆灰的基本工艺流程是:(1)根据画面大小打底纹样稿。(2)根据图像的轮廓,扎骨架,用钢筋、铁丝或木材扭出不同的造型;主骨架需与墙面或屋脊牢固结合。(3)刮草坯,用水泥纸筋堆塑出基本的造型。(4)细塑、压光,用铁皮条形溜子按图精心细塑,不可操之过急。压实是很关键的一步,用黄杨木或牛骨制成的条形溜子把表面压实抹光,直到没有溜子印表面光洁为止。(5)刷灰水,一般要刷三遍以上,才能保证在今后的日晒雨淋中不松动、脱落。省级非物质文化传人张喜平老师介绍说,堆塑工艺是“香山帮”技艺中传统做法保留最地道的一门技艺,在工序和材料方面基本都没有发生变化。“堆灰”环节中没有机械化的介入,而需要人工一遍一遍地细塑。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兴起了中国能工巧匠在海外营造中国园林的风尚。海外园林的营造既增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园林艺术,同时又是对传统营造技艺创新与发展的挑战。1979 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明轩”的建造是苏州园林走向海外的先声,开中国园林成套出口之先河。在苏州园林海外营造的过程中,“香山帮”匠人们始终坚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继承传统营造技艺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和发展,可谓“技不泥古、匠心独妙”。
2011 年,“爱苏园”亮相于爱尔兰第五届布鲁姆园艺节现场,此次园艺节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市的凤凰公园举办。凤凰公园是都柏林最古老的公园,也有着欧洲最大的公园的称号。公园始建于1662 年,占地1760 英亩,历经几个世纪的变迁,仍保持着17世纪鹿苑的特性。爱尔兰的总统府就设在凤凰公园内。“爱苏园”的选址是一块平坦的绿地,附近是一处有着1700 多年历史的城堡遗址,四周还有高大茂密的古树林,环境优雅宁静。“爱苏园”能够落户于此,不能不说是地利天成,在环境上洽合了苏州园林所追求的诗情画意。此园属于展陈式的庭院,格局效仿苏州网师园中的“殿春簃”。全方位融入了亭廊厅堂、山水花草、花街铺地、家具陈设、匾额对联等苏州古典园林的经典要素。设计负责人黄勤院长介绍,园子占地约为187m2。其中,建筑面积37m2,花街铺地60m2,绿化面积约为87m2。建筑物主要包括“思苏堂”“渔隐亭”、走廊、马头墙、围墙等,点景有古井圈、旧石几、青花瓷台凳、湖石花坛、湖石峰。绿植主要是景观树与花卉,约有30 余个品种。囿于空间有限,主厅堂部分只做了前廊和四扇槅扇门,以虚实相间的手法,象征性地进行了展示。考虑到院内空间较小,大部分的游客只能在外围参观,因此降低了部分围墙的高度,局部围墙甚至采用了敞开形式。整个庭院面积虽然不大,但无论设计还是制作施工,都是精心加精细,可以说一丝不苟。为了能够更多地承载起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该项目在建筑形式、牌匾内容、植物方案、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多次论证,甚至对联匾额也结合“Bloom”的词意进行了量身定做。
负责项目施工的顾水根经理给出了这个项目施工的关键词—“拆卸方便”“运载轻巧”“安装快捷”。经过11 天的紧张工作,“爱苏园”与来自24 个国家的不同形式的花园一起亮相于布鲁姆园艺节。不同于其他海外造园的项目,这次安装周期短,而且展出时间也较短,只有6 天时间。考虑到便于安装以及控制成本,此次“爱苏园”的建造根据特定的客观因素,充分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创新了工艺手法。同时,考虑到展览结束后此园将整体搬迁、永久收藏,为了降低日后的维护成本和搬移过程中的技术难度,全部构件都是以木料代替,这对当今仿古建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明轩工程类似,本次爱苏园的所有构件制作好后先安装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拆下、标号、装箱运抵爱尔兰凤凰公园。项目施工团队极尽巧思妙想,采用了许多新工艺、新材料,例如屋面采用了独创性的木制瓦技术。传统的瓦主要包括琉璃瓦、小青瓦、平板瓦等。瓦块上下左右互为搭压,并不封闭,搭接处难以严密,缝中漏水为常事,外观效果比较古朴、粗糙。传统瓦片重量也较重,拆卸比较繁琐。木制瓦屋面不仅拆装方便快捷,装箱尺寸及运输也更便捷。参照仿古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规划和法则,本屋面工程主选瓦件参照古建筑黏土筒瓦尺寸为10 寸筒瓦。马头墙与墙体也是木制材料。考虑到拆卸方便及装箱尺寸,采取分件制作。
图11 堆灰技艺展示
另一材料的创新在建筑台基和地坪两方面,应爱尔兰方环保要求,地坪下不做基础,以减少建筑垃圾。建筑台基采用木板与水泥压力板相组合,台基外围用木结构做仿锁口石,锁口石与锁口石之间用木结构做燕尾榫两端组装,在内部四阴角处抛长500 毫米桩与地基稳固,上铺砖细色水泥压力板,并分格成400mm×400mm 方砖块。地坪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铺地先在国内制成“松鹤延年”“八角海棠”同样图案尺寸预制块,到现场直接拼装,现场只需要对接边际。这样既省略了现场制作的繁琐工序,又加快了现场安装时间。园内长廊相连、峰石矗立,汀步井圈、红木陈设;铺地为海棠纹,而在入口处特意镶嵌为“松鹤图”,原汁原味地呈现出了苏式园林的韵味[10]77。
此项工程充分体现了当代匠人的创新意识,是仿古建筑工程工艺革新与发展的一则佳例。其实,就历史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工匠们也并不是一味地按照宋《营造法式》或苏派建筑的典籍《营造法原》来施工,实际过程中充满了灵活与变通。在具体施工中往往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材料的实际情况、基址的现状等。对官式做法作适当简化,或采用自己所熟知的或本地流传的营造技术,而不局限于程式化的标准,这些都需要工匠们的灵活与变通。大胆创新,革新工艺,不仅节约用材,实现现代社会对绿色环保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古建中可塑性、可逆性的特点,同时也使建筑造型及功能都能更好地适合当地的地域环境。
199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这样评价:“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 ~18 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10]6意境的营构离不开“能主之人”的智慧勾画和“香山帮”匠人的巧手营构,正是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让“苏式园林”成为典范,在园林艺术的背后是技术之美的支撑。
“香山帮”的形成是动态演进的,经历了分工逐渐细化,工匠不断补充的漫长过程,发展至今,“香山帮”已成为具有范式意义的代名词,工匠已不再局限于来自太湖流域的香山地区。“香山帮”工匠的地域来源虽有变化,但其技术体系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历代工匠们具有范式意义的传承保证了“香山帮”营造技艺的纯粹与地道。“香山帮”营造技艺历经兴衰仍卓尔不群,历代工匠的智慧是其历久弥新、匠心独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