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与内涵教学设计探索

2020-09-22 02:55杨树彬张力
知识文库 2020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设计

杨树彬 张力

在科技文化与艺术文化携手的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所依赖载体和媒介呈现出多维度、多样化的状态,原本视觉传达设计研究的内涵,如图案学、色彩学、图形学、文字意象设计、构成学等二维、三维为主体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在新媒体冲击下,教学设计与教育模式产生了新一轮的改革。特别是本科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以体现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内涵的扩展与为行业社会服务的外延对接是专业发展的途径。本文以视觉传达专业单元教学“装饰图案设计”为例,探讨“以学为中心”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为落实本科应用型教育目标做铺垫是观点所在。

新媒体的涌现让人们在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由闭环思维到开放创新;视觉传达设计通过科技文化表达设计思路和信息已成为一种新的视觉方式。基于这样的格局和背景下,结合广东科技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任选课的要求,本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育符合东莞地域本土化企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起始的设置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把教学运转与科技文化融合、渗透,在实操教学中,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融合,使其像一对孪生兄弟同行成长,是教学环节探索的内涵,课程创新性、灵活性、实践性、差异性是课程设计的原则。

1 外延:依据社会需求为导向

课程外延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广东科技学院办学理念“创百年学府,育企业精英”为目标,将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和市场接轨的相关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实施与规划基于课程外延的导学方案:

将这一层面置于时代文化同源发展框架下,思考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的应用内涵,是视觉传达创意人才培育的空间。可以说:当前视觉传达创意产业所需的创意设计类高技能人才也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以学为中心”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每一个单元课程教学内容提升的要求。《装饰图案设计》课程宽范的基础知识、丰富和深厚的历代装饰图案艺术风格及文化底蕴、强烈的问题意识、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探索,是滋養创新性人才的源泉。对课程知识点历史发展脉络的了解、知识框架结构的梳理,具体知识点的掌握,要融合在设计类高技能人才课程外延的导向中,因此,教学的结构应采取专业理论+项目驱动+市场评价,是实施课程外延的基础。

2 内涵:强化专业技能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视觉传达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据东莞地域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的。专业的内涵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通过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创作的活动体现,通过交互与服务设计、文化创意设计将可视化信息传达给受众群体。简而言之,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它是“给人看的设计”,可归纳为四个部分组成:即“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的影响如何”;以产品、广告、标志、字体设计等相关的视觉信息传播出去,并产生视域扩展效果,传统的教学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专业的基础知识点必须要与新媒体融合。

2.1 教育理念的创新

疫情特殊时期很多事物都停了下来,但激情、灵感、思维始终以自己的方式运行着,将挑战当作机遇,寻求“教与学的突破;在进行线上教学的同时,坚持线下的设计实践,是“以学为中心”的主题,也是装饰图案设计课的核心部分。

当前,教学理念的创新离不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式教学示范的转型;即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为问题结构、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革新、打破传统课堂形态、现代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发现、探究式导学辅导、将强化知识记忆转化到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标准化的考试转化为多元化评价、将常规课堂与翻转课堂结合、实施课前线上自学、课内练习巩固,在信息化环境下课堂类型的创新性改革,评价的内容侧重知识技能、思维情感、过程方法;为学生实施项目创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做铺垫。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尝试整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点,一方面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多元化交流与互动;一方面启蒙设计思维,鼓励设计实践培养独立的创新精神。真正将课堂教学,尤其是核心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搬出课堂,放在学科前沿阵地实施,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2 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四种能力得到实实在在提高,教学方法需要改革、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打破传统的课堂形态、在实施教学中,“装饰图案设计”课程是基于基础带设计,基础理论与专业设计融为一体,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螺旋式上升方式指导教学实践,在实现可视物化过程中评价实操的能力。实践教学体会到课堂的理论部分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鲜活起来,夯实的创新教学方法是指导新一轮就业能力的主干线。

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深刻体会到,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内在动力,是教育教学创新方法的核心之一,学生的专业素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在 “教与学”不断的完善中脱颖而出的。

3 玩转“以学为中心” 教学方式的创新

推动线上线下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不是狭义的单纯课堂教学观,而是一个大的育人教学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牵引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的运行将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

3.1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新

结合“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特点与需求,确定教学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贯穿于教学实践中落实。

让学生在视频教学实践中认识理解,发挥主导作用。此外,既能保证教师导学顺利进行,又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上作研究。

3.2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以学为中心”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结合高校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要求相融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以专业素质提升、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学为本,设计每个单元教学项目,以微视频方式循环播放,应用于教学实践尤为重要。

3.3 “以学为中心”教学工具的创新

视觉传达的设计工具、技法、材料也相应改变,是导致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的创新研究的另一个环节。理性的设计和设计方法,是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坚实基础,在当前视觉传达多元化、动态化、计算机化的趋势下,依靠现代科学的理性观念和方法,解决越来越复杂的设计课题对设计实践以及设计理论的建构和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 。

在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不同层次的工科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应该有所不同。民办工科院校应该服务于基层和产业特征明显的传统行业,不要与重点院校去争抢有限的就业市场;

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与产业特征明显的技能对接,不宜提倡“宽口径”,实行定向式培养是根本、有效的出路;课程教学内容在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走开门办学是民办工科院校和应用型专业获得了不断发展的途径,企业具有新型的专业设备,是教學工具创新设置的范例。

4 “互联网+教育”是新一轮的教学探索的内涵

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教育系统迅速行动,开启了全方位的线上教学。这是一个创举,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奇迹。在后续的发展中,学习者的体验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海量的资讯教育中做到学习者满意,这就是新一轮的教学探索。

4.1 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方位

4.2 在线学习效果差异的内部因素

教学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因素,家长对在线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课程质量评定、“互联网+教育”对创新教育的支撑,是历时需要+共时探索,都需要一定时间运行过程的,不是一时就能完善的课题。

4.3 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的转换

5 教学感受结语

本课程是在抗疫情期间开课的,结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及线上教学实践中結课的,在教学中通过线上学习资源准备,到线下互联网与学生沟通、答疑、讨论、鼓励、评价、分享等环节,尝试性的完成了单元教学任务,教与学均得到了认可。实践教学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即使是一门课程的教学,也需要有“外延”与“内涵”的思考,需要有课程每个环节的设计与探索;特别是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教育教学新一轮的研究与探索是时代所需,是提升教育教学的途径,是当代大学生喜欢的沟通方式, 是翻转课堂对话的开始。教学观念的调整、教学模式的转换、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评价的重构,是教育教学创新研究的新课题,是每位教师参与的工作,本文的宗旨愿同仁者共同携手为构建新一轮创新教育教学架构。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BUBA台灯设计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有种设计叫而专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