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师说"公开课是有套路的";师曰"要群文阅读";师云"阅读教学应该指向写作"。最近更有一股更强劲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风对老师迎面吹来。老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在进行小学生阅读教学时,是“顺着课件走,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是"稳坐钓鱼台",只按"老路"走;是"随风而动",东说东倒,西说西去把新奇的教学模式逐一尝试;还是博采众长,万物为我所用呢?本人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随风而动",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教学,都要固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各种能力"新课标的根。"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我的阅读教学是有“套路的”我的套路主要有以下几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伊始,若能 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和探索的趣味,为阅读了做必要的铺垫和引领。因此融入情境,,唤起学生良好情感的参与,,点燃他们的阅读兴趣,便能使阅读更为高效是极为必要的。创设情境可以是图片、短视频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带学生进入阅读情境。这种方法在教师执教写景写物的文章时运用较多,如《猫》、《日月潭》。创设情境可以以实物为中心,教师配一语言解说,用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如《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导入部分:老师站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问学生:“你们猜猜看哪个铁球先落地?”在学生们看完实验兴在高涨时,教师便可顺势而导,把他们自然而然的带到课文的解析中。创设情境还能学生初读课文,对文本有了初步认识后,再联系作者写作的背景。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相信同学们在了解完作者之后,对那种乡村生活的向往一定感同身受。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音乐渲染的方式,将阅读与音乐这种特殊的介质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阅读更有层次感,更深入。无论哪种导入方法,只要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悦读"的兴趣,就是行之有效的,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学会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也是我们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教材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解析教材,把握课文中的重点问题、核心问题,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着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攻克课堂教学的难点,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王崧舟在执教《武松打虎》: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王老师让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握着的文章的核心问题的关键词。在学生猜问题之后,教师直接出示课文中心问题“打”,在带领学生解读打的同时解读人物,整堂阅读教学“有板有眼”,这便是“随问题深入课文,培理解能力无形”。
有人说: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学生们的读书声。的确如此,学生可以通过读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领悟词语运用之精妙。就目前课堂必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练题的机会多了(为了应对各种考试);写作机会多了(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读书声越来越少了。这样一味的应试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略了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的阅读欣、赏评价能力自然也无法提升。我们必须借助朗读,滋养学生的心性。
阅读从朗读、默读、略读到浏览,体现了学生阅读的阶梯性、层次性。在具体实施阅读读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值得学生反复地诵读,教师要把握住语文教材中的关键的词句,通过自由读,带着问题读,来预习和解决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词语运用的巧妙。细揣摩,朗读层次是分明的:初读了解-细读理解-精读感悟,引领孩子们逐步走入文本,在读中感受文本的美,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此外,教师可以根具体情况,把握朗读训练的恰当时机,合理的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下面一个《闰土》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请考虑一下:"手捏一柄钢叉"中的捏字,我们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代替?(学生踊跃回答)教师随手将学生说的几个词语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你们说的这些词都与"捏"有相似之处,现在让我们分别把这几个词语放进去读一读,再考虑一下,为什么用"捏"而不用其他动词?这种抓住重点、难点、疑点,"以读代讲"的方法,是一种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并切实加强了字词的训练,达到"一剑几雕"的目的。
曾经有个老师问我:"我的课设计得非常好,问什么孩子们不愿意站起来回答问题呢?""一开始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一片,后来为什么孩子们都不敢举手了?"我告诉她你的评价出了问题。因为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鼓励,鼓励可能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次轻轻的拍肩,却能给孩子轻们以无穷的力量,让学生充满正能量。
善于鼓励学生的教师课堂教学肯定是轻松愉悦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尤为重要。回顾所有成功的优质课,开始的导入和师生的交流都很精彩。这些手段的运用无非是为了缩短师生之间的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因为教师不是唯我独尊的课堂主宰,而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是真诚的、可信赖的人。我曾经看到的最为震撼的一幕是:一位名师在上千人的公开课上,为了在低矮的黑板上写下优美的字体,一条腿很自然的跪在了地上,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什么会很自然的单腿一跪?这自然的、毫无做作的单膝一跪恰恰说明了: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他们的朋友,可以跟他们一起学,一起玩。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把你当成朋友,会愿意接受你的教学,才会乐意学习。
何谓“语文”?“语”即口头语言;“问”指书面语言。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课文为例,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正确的运用语言文字。适度适时的拓展必不可少。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推敲,揣摩和品位,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适当的补充一些东西,把课堂拓展真正的落到实处,这才是真正的大“语文”。
教师可以运用以方式进行拓展展:1、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想教育;2、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假如你是他你会怎么办?练习口语表达,进行思想教育。3、画一画你想像中的景物。4、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5、观察看看你的周围都有什么变化。6、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各种扩展的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当的拓展训练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智慧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学习的互动,而不是一味的浮躁、喧哗与轰动。
"敢于沉下去,方能浮上来"。教学便是一个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沉浮的过程。我觉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追求课件优、语言美、板书精的过程,而是看孩子们是否爱学、乐学;是否课有所获,学有所得;是否素养、能力得以提升。只有做到了这些,你的教学才能是真正成功的。这便是阅读教学的"万物为我所用,教学不随风而动"。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