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的社会进步。文章主要从“互联网+”教育的概述入手,深入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特点,进而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新途径,希望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特点;途径
一、 “互联网+”的概述
“互联网+”教育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中,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在悄悄发生着。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的传播特点。在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好帮手。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养成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互联网+”教育为高职学校教育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方便,托起了未来和希望,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盼。通过“互联网+”教育计划,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大力发展教育智慧,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驾驭网络和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的能力,教育他们逐步掌握从网络获取、传递、加工和处理各种有益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竞争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真正地让网络为学校所用,为学生所用,全面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国的教育处于变革的黄金时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环境,通过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让教育真正的影响到每一位学生,“互联网+”教育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概否定,而是为传统教育带来了新鲜血液,让其焕发生机。
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特点
“互联网+”教育适应了市场的发展需求,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教育事业要不断地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人才。“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变化,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大力推动高职院校的課堂改革。目前教育发展逐渐走向终身随时学习,面临这种趋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也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手段。
(一)管理模式多元化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这种单向管理模式严重的束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管理质量都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
学生是复杂多样的,在多元化社会中,对于不同的学生都应该尊重和容纳,从而让他们可以安乐共存,相互之间没有冲突与同化。在“互联网+”背景的影响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模式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管理也应该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该体现多元化的特点,形成评价过程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成绩构成多元化,构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性多元化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安静、健康的网络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管理手段多样化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几乎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属于校园自身的网络发展。从传统的管理手段来看,管理手段过于单一,没有切实的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管理手段不具备针对性,使得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偏差。
学校教育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多样化的,要更好地教育管理学生,就要求学校的管理手段必须是多样化的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与教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在整个班级或者课堂上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者通过网络平台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并针对问题,运用多样化手段进行及时解决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三)管理工作复杂化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不断丰富和细化教育管理制度,使得管理制度越来越细化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
在网络虚拟特点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感情也体现了虚拟化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效率,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制作出合理的管理模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复杂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人的多样性特点,不用将教育管理工作过度的夸大制度的作用,要灵活运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工作,跟上网络技术发展的脚步。
三、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新途径
(一)构建高职院校内部大数据体系
每位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都反映了自身思想特点的数据,学校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构建相关的大数据体系,有效的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首先,要构建数据基础平台,包括数据平台建设,数据规范,数据仓库以及学生数据规范等内容。对于学生数据的收集要建立统一的规范,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其次,数据报表及可视化。对学生进行数据体系的规范,定义和纬度区分,有效的区分学生的行为、学习、性别和心理变化等多种数据的类别。最后,精细化运营平台。主要对学生数据进一步细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类归纳,方便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构建互联网学生管理平台
与传统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相比,互联网影响下的网络平台加强了学校、学生、网络之间的连接与管理,改革要层层推进,克服低效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互联网的连接,让教育管理者通过网络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通过网络可以即使反馈学生信息,并进行实时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想变化。开发研究学生管理的新型App,满足学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都可以查看自己的学籍信息,学校的管理人员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信息录入。此外,高职院校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开展学生的日常工作,让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即使反馈,在网络上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探究,通过工作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热情。
(三)加强学校各部门系统之间的配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为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与此同时为高职学生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运用互联网技术这一有效平台,健全高职院校各部门间的部门配合,实现信息互通。健全部门间配合,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校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学生信息之间的互通交流,加强各部门的内部联系,及时分享各部门有关学生的最新的动态消息。加强学校各部门和社会各部门以及家庭之間的有效沟通,学校部门之间的交流是否流畅,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使得学校凝心聚力,沟通是达到学生教育管理最好效果的方法,各部门之间互通有无,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将学生复杂化的信息进一步细化,对学生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保证“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化工程,但是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学习管理模式多元化、管理手段多样化、管理工作复杂化等问题,要努力构建学校内部的大数据体系、构建互联网学生的平台、加强学校各部门系统的沟通,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将未来的教育工作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满足随时随地的教学工作,学生也可以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工作,使得知识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成一个整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自我的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程丽丽.“互联网+教育”打造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新途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4):32-33.
[2]崔永贞,康红霞.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1):204-205.
[3]霍海霞.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228-229.
作者简介:
周俊辉,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