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2020-09-22 14:15唐欢枫
读天下 2020年21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思政教育高职院校

摘 要:在国家号召全社会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觉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具体内容和途径的缺失,文章将探索如何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入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而推动当下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思政教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全球流行与融合,已然成为趋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绵延至今,凝聚着来自五十六个民族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文化精髓与精神内质,为当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不仅因民族文化具有的人文精神、文化表达和历史传承,更是高职院校作为国民教育机构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技艺传承人的职责与使命。

职业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专业培训、职业教育和技能认定,使得传承人具备将本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当下急剧多变的时代要求与社会变革,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延续性与发展性,文化的传播性与教育性。

同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作为塑造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思想的重要一环,与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通过族内长者向年轻一辈进行价值传承和信仰塑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民族文化真正实现发展,并不仅在于器物传承或服饰传递,而是民族精神内核一代代的承袭,将本民族优秀的经过时间检验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指导有意识地向下一代传递,使得本民族的信仰和价值链不至于中断。以上,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学生在众多优秀思想家的思想熏陶下,通过不断学习和发展,最终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故而,民族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不仅有文化与价值传承的内在一致性,更可以在各自的优势方面实现互补发展,民族文化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精神内涵和教育形式,思政教育可以通过高职院校的职业性与专业性,帮助民族文化适应时代需求,真正实现创新发展,这是使命也是责任。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忧心的问题:

一、 学生民族文化意识淡薄

高校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普遍表现为漠视或不关注,他们对西方各个月份的节日了如指掌,却很少关注傣族的泼水节,他们乐于参加万圣节的狂欢,把自己装扮成鬼怪精灵,接受脸色被各色涂抹,却疲于了解独龙族女性成人礼上的面部刺青,只是简单惊叹诧异。以上种种,揭示了当前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乐于接受来自外部的文化熏陶,面对本国传统民族文化时,却表现出陌生感与距离感。

二、 院校民族文化师资缺乏

纵观国内高职院校,没有普遍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专门从事民族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更缺乏将民族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机构,很多任课老师从事民族文化工作,大多为兼职教师或行政岗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民族文化教育质量的下降或不足。

三、 专业设置有待改善

高职院校实施“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市场需求为原则的专业设置原则”,没有将关注点放在目前尚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民族文化产业上,更别说在校内设置相关专业,大多数高校采取了将于民族文化相关的专业作为通识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在教育资源投入与教学重心设置上,完全將其边缘化。同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与学生对民族文化产业的就业前景没有信心,导致报考民族文化新专业的学生人数少,无法形成新专业班级。对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产业对人才需求量不高,更加无法以专业设置的途径完成人才培养。

四、 高校与地方民族文化机构联系不紧密

既然高校是传承创新发展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而地方民族机构又是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两者之间应该架起沟通合作的桥梁,优势互补,而非简单依靠政府作为领导。

从而,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真正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文章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更新教育理念。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同时也是一种传播载体和文化形式,要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实现感染熏陶、以文化人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秉承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积极意义与巨大价值,遵循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展。同时,在思政教育构成中,将民族精神融入其中,通过解读民族经典著作、民族传统乐曲、民族节庆风俗、民族特色服饰等,将其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人之为人的诠释、生命之奥义,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在学生面前。

其次,创新授课形式。将民族文化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优秀民族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还要在思政理论课、专业通识课等课程中融入以民族文化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分构成和课程内容上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占比。同时,注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通过结合个别文化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与当地文化机构或广告文化公司合作,建设一批精品视频课程、微课,打造“民族文化+思政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学形式,例如文化创意与策划类专业,引导学生在“边学边做”“学用结合”的实践操作中大胆探索,结合更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鼓励学生不断提出创新性观点。同时,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情况,因时制宜地制定授课内容,大一新生以了解历史,关注文化为主,使其初步建立起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大二开始便可接触到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大三的时候结合学生开始实习的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到各个民族文化机构或传承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同时结合就业选择的现实情况,完成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

最后,打造教与学新平台。民族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通过打造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来实现。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上构建民族的传播体系,通过日常的内容推送、专栏建设、主题活动等方式建立一个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民族文化教育平台。同时,可以将民族文化分为不同主题融入学校建筑及宣传栏、标识、雕塑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中去,用民族文化特有的审美风格和辨识思维影响高职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取向。同时,开展融入民族文化的各类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民族文化主题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传统技艺传承人走进学校,以学术讲座、节目会演、报告交流会等形式解读弘扬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极具价值与意义,同时更不缺乏途径和办法。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在现实操作上却需要有关部门更详细的方针和政策引导,同时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更要敢为人先,首先从提高自己的民族文化认识开始,自觉接受与提高自身民族意识,才能在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中,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使两者真正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史飞.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传媒论坛,2020,3(11):138+140.

[2]吴思颖.高校思政教育人文思想的渗透探讨[J].科技风,2020(15):84.

[3]淦丽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法制博览,2020(14):57-58.

[4]宁波,李佳颖.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农家参谋,2020(10):255+291.

[5]田盼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析[J].农家参谋,2020(15):147.

[6]凌烨丽.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9):83-87.

[7]莫俊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0,36(2):65-68.

作者简介:

唐欢枫,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思政教育高职院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