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历史选择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时代特征类和史料实证类,但无论哪种类型,材料的阅读都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快速地理解历史材料是做对高考题的关键,而通过关联词和标点符号又是我们快速审清题干关键。所以文章主要从关联词和标点符号两个方面来阐述解题方法。
关键词:阅读技巧;关联词;标点符号;审清题干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历史新高考的考查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知识和技能的重点考查向一核四层四翼下的五大核心素养转变。具体表现为:直接考查知识的题目变少;情景性材料考查增多,因此对学生的材料阅读理解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历史对题率,今天我特介绍历史高考选择题做题方法之一:“从材料中的关联词和标点符号两个方面来如何破解历史高考选择题”。
一、 关联词
高考选择题的材料精炼,为了突出重点往往会以复句的形式呈现,复句中的关联词有助于我们掌握材料内容的主次及核心意义,所以我们要根据关联词分析复句类型。
(一)并列关系:材料全是重点,选项要求全
既是……又是……
(2017·全国Ⅲ卷·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 三权分立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D. 法律至上
通过雨果对这段国民议会的描述来看,一方面强调他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强调它参与群体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所以与本题意有关的答案是C。
(二)转折关系:重点句在转折之后
……,但……、……却……、……,而……
(2019·全国Ⅲ卷·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 主张国家至上B. 批判封建伦理
C. 反对西方民主D. 传播马克思主义
本题为意图考查类题目,通过时间看出这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一段话,先讲个人品格对国家的重要,然后而字转折,中国古代道德正好相反,所以题目重点在考查中国古代道德,与之对应的选项为B。
(三)递进关系:重点句在递进联词之后
不仅……而且……,不仅……还……
(2019·全国Ⅲ卷·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 《哈姆雷特》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D. 《西风颂》
解题关键:通过递进联词后的材料可以看出,真实性和典型性正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C. 《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四)假设关系:重点句在假设部分
如果……就……、若……就……
(2018·课标版全国Ⅱ卷·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解题突破:假设结果:如果做到……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以看出选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五)条件关系:重点句在条件部分
只有……才……、即使……也……
(2013·全国Ⅱ卷·30)1925年1月,中共四大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 )
A. 中共明确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B. 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了裂痕
C. 中共已经纠正了右倾主义错误
D. 中共认为国民革命不是民主革命
解题突破: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A. 中共明确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符合题意。
二、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和关联词一样,都是命题人为了更好的表达题意所用的表达方式,研究相关标点符号在语句中的作用,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材料。
(一)分号
分号有两个作用:一是表并列关系,选项要求全,二是表前后的对比关系,重点在后面的变化。
1. 并列关系型:求全或求相同与并列关系联词一样,在这不在阐述。
2. 对比变化型:找不同
(2019·全国Ⅰ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解题突破:分号前是商代的王位继承情况,分号后是西周王位继承情况。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为嫡长子继承制。所以B为正确选项。
(二)括号
括号里的词或句子,往往是对本题的一种解释,对做题非常重要。为什么要做出解释,因为不解释会对本题作答产生影响。
(2013·全国Ⅱ卷·26)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王岩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接济)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说明( )
A. 地主注意改善与佃户的关系
B. 地主放弃了对佃户的控制
C. 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 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解题突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接济)给,无所不至。”可以看出富民佃户每岁未收获间经常接济百姓,故答案A符合题意。
(三)省略号
省略号后是考试重点,如果不重要,也可以被省略。
(2016·全国Ⅰ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题突破:……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让君主经常注重自己的误失,可见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
总之,我们研究这些阅读方法就是要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题干的技巧,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把握题干的核心含义,以达到用最少的事间做對最多的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景冬梅.2018年高考历史课标卷Ⅱ试题特点及备考启示[J].高考,2018(18).
[2]陈栩青.对2016年全国卷历史试题的分析认识[J].考试周刊,2017(54).
作者简介:
崔英,山东省青岛市,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