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兵
摘要: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共同支持,财务管理作为管理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在财务电算化日趋完备的当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由单一的数据计算与模式化流程转变为更加科学的应用方法,即将指标分析与管理方法相结合,使之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建筑施工企业为研究背景,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了剖析,以期更好地提升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对策建议
引言
财务报表可以将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全方位地呈现出来,管理人员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是较为关注的,而财务报表借助本身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帮助施工企业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现状与现金流状况,对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作出更加清晰地判断。财务报表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强大应用工具,该报表可以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各种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全面地反映出来,企业经营者与管理人员如果能合理、科学地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就能够准确地对企业当前的经营活动进行预估定位,辅助企业制定今后的年度预算并使其维持在正确的发展轨迹之上。
一、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不断变化的外界生产经营环境与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市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要求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市场利润空间的急剧缩小以及成本的不断攀升都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与实施策略帮助企业挖掘潜在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已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上述问题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实施经营决策实现理想的工作控制效果。财务报表分析,也被称作财务分析,是管理人员在对原有数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依照现有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调整,最终形成的囊括企业财务现状、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全方位、综合性评价,使企业的管理人员与决策层可以以此为依据实施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虽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然而却可以在企业管理人员扩大企业规模、提出重要决策以及实施战略分析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实际的效益提升与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方法与作用
受到企业类型、使用目的等方面的影响,财务报表对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会呈现出不同的使用效果,且在进行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利用财务报表本身的巨大价值可以较为全面且深入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现金流情况作出判断,以便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更加科学、客观的分析为今后的财务预测工作打好基础。在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与分析手段较为关键,其中比较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较为普遍。结合上述内容可知,企业要想取得稳定的利润收益就需要在战略规划与方案实施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调整,而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则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一旦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与既定的企业战略目标发生一定的偏离,就可以通过纠错与排查确保其回归正轨;其次,外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很难掌控,而借助财务报表的科学化手段,可以强化企业自身的应对能力与预测分析能力,使企业现有的经营風险降至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后,借助报表分析,可以分析出施工企业不同阶段的实施效果,并与同行业之间进行对比,使施工企业不断成长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财务报表应用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备
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在企业本身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方面也不尽相同,财务指标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类型的生产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其本身的财务形式大多与现金的流通有关,往往很少存在货物产品的相互流通。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与会计人员在进行集中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按照其他行业制定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开展相应工作,而其他行业的分析体系显然与建筑施工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最终的分析效果令人堪忧。与此同时,由于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日常工作与财务评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可以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正确决策方案的实施。如果财务报表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过于单一或是财务分析人员只关注重点数据的变化不去分析数据变化的深刻原因,也使得财务报表的效果不能真正发挥。从中可以看到,建筑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备、分析方法过于陈旧、忽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等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报表效果的不明确,甚至导致最终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二)财务报表的数据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有赖于自身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才能按照之前预定的分析目标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从中也可以看到,会计数据成为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要素,而只具备会计数据是远远不够的,数据本身的真实性才是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论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结果才是有效的。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与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与真实性欠佳,如果只凭借一些关键性会计信息或是信息容量不足,都不能达到理想的分析效果。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有些企业甚至采取一些虚假手段来蒙骗外界,以此展示自身良好的企业效益,骗取他人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信息、数据均是无效的,相关使用者也无法以此为依据评判出建筑施工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除此之外,受到建筑施工企业本行业特点的影响,企业统计数据的周期较长,导致通过财务报表最终得以分析出一些具体情况,出现了分析滞后性的影响,最终反映出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阶段经营状况已经不够准确,体现了财务报表分析与行业特点之间的问题,滞后性问题需要妥善加以解决。
(三)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未能形成
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是在一个广阔而深刻的会计学理论体系的支撑下构建而成的,财务工作人员的知识学习素养、认识程度与专业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效果。财务报表分析中运用的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等相应的会计指标,都会对企业决策人员的最终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现阶段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还未全面成型,这就在无形中给企业的建设性发展设置了屏障。同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财务工作本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未能形成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导致一些隐含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觉,这样一来无形中加重了建筑企业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与此同时,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建筑施工企业出具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并展开全面的系统分析,然而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未能将建筑施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其他因素纳入其中,诸如企业发展的整体市场环境、当下的行业竞争因素以及建筑施工企业未来运营趋势等,也会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实际效果,导致最终呈现出的分析结果是不完整或是不准确的,这与最初的报表分析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四)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业人员需要对企业现有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实施的过程不仅仅是处理好这些数据本身,更需要对内在因素进行深入挖掘。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强化自身业务水准,运用高超的专业能力与分析手段开展具体工作。现阶段,受到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工作特性与资金流转方面的影响,加之管理层对于专业财务报表分析人才的认识程度有限,造成了企业相关人才匮乏,导致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简单,使用价值不能真正得到发挥。从业人员只有做到工作认识全面、定位清晰、业务熟练才能真正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凸显工作价值。
三、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问题的对策
(一)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数据的真实与准确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各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只有数据的真实性得以确定,企业本身的真实情况诸如一段时期的财务现状、经营收益等才能得以真实反馈。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不仅数量巨大且涉及的内容复杂,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数据的准确计算也成为必然。这也给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要求他们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真正做到认真核对每一组数据,对于一些模糊或是完整性不足的数据通过开展数据辨别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核实。确保最终获得的数据不存在预估、推算或弄虚作假的情况,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开展具体工作。财务报表分析能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一笔资金进行认定与详尽地分析,保证了企业资金流向的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员工的信任感。
唯有如此,才能帮助企业有效分析自身经营过程中的不足与短板,使财务报表服务于建筑企业发展实际,推动建筑施工企业走得更远。
(二)完善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是将一种科学化的财务状态展现出来的报表形式,可以对企业財务的实际情形进行有效分析,既可以将潜在的经营问题与不足反馈出来,又促进了建筑企业改善经营不足,及早解决问题的速度。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等问题的限制,导致管理的诸多环节缺少这种科学化的要素,限制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企业管理人员更要运用现代化手段确保财务报表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穿插到一起共同使用,将不可计量因素置于分析结果之中,尽可能地减少单一化分析中的疏漏,保障分析结果的实际作用。由此可见,无论采取何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都要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特点进行充分的考量,结合当下的经济信息前景与投资方向等以确保分析方法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三)重视企业财务报表的全面性
从业人员在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以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基础开展相应工作,进行合理的财务分析;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背景与财务报表中的附注。总的来说,对于不同的分析范围有其不同的分析重点,如对企业背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该行业现阶段所需了解的背景信息与相应的经营策略;而对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地研究相关附注信息与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鉴于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竞争环境,企业只有不断突破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瓶颈,重视企业财务报表的全面性,才能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与前瞻性。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涉及的资金周转与日常使用较为频繁,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对现有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之外,还应深入了解该行业本身的财务特点,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发挥财务报表的重要价值,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展开科学化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冯亮.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J].西部财会,2018(08):30–32.
[2]赵天伟.浅谈施工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J].商讯,2019(21):55–56.
[3]李宗超.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20(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