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管局多措并举推进科技强警建设 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防事故、保畅通

2020-09-22 11:25
汽车与安全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判城市交通公安部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化解交通安全风险

2020年4月16日,公安部召开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部署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就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杜航伟强调,“减量控大”是对公安交管部门治理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各地公安交管部門要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支撑事故预防工作,加快部级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推广应用,推进部门行业数据汇聚共享和智能分析模型研发,推动事故预防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的提升转变。二要充分运用新技术化解安全风险,加强雾区预警预报、自动引导及防撞系统建设应用,完善隧道智能监控、交通控制和诱导系统,推广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语音提示系统。三要充分运用新手段加强执法管理,积极推进高清监控、卡口设备建设和人脸识别应用,推广交通违法智能审核技术,提高主动发现、自动识别能力。

加强科技应用 丰富管控手段

2020年1月23日至2月2日春节假期期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双微一抖”平台、与广播电视实时连线、公路可变情报板及百度、高德等导航软件,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春节期间出行特点、交通违法行为特点,引导群众尽量少出门、科学安排出行、安全文明驾驶。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累计通过媒体发布信息174万余条,发布双微信息622万余条,发送提示短信3900万余条。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主动改进服务方式,调整办理时间,大力推行驾驶人考试、驾驶证补换证、满分和审验教育、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网上办、自助办、延期办,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群众提供基本出行和生活物资运输服务便利。

2020年3月1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视频会议,调度各地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会议强调,要多在科技应用上下功夫,丰富管控手段,加强视频巡查、动态监控、线上监测,及时发现纠正违法行为。

2020年五一假期期间,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针对短途自驾客流增多、恶劣天气多发的情况,通过各种媒体广泛介绍高速公路、山区道路、雨雾天气安全行车常识,提醒驾驶人安全驾驶、文明行车。通过广播、微信微博、短信和电子显示屏,持续开展交通信息引导服务,及时发布重要信息,引导驾乘人员避开交通流量大、交通拥堵的路段和时段,避免人员聚集,减少道路拥堵和因拥堵引发的事故。启动“全国交通安全直播月”活动,组织开展400多场执法直播。“五一”期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各类媒体发布交通安全提示信息20余万条,发送提示短信2亿余条,营造了“畅行中国,交警同行”的安全出行氛围。

推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实现公正高效便捷化解

2020年5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推广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决定,将自2017年11月以来在14个省区市联合开展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推广。

据介绍,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是指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保险监管机构以及调解组织、鉴定机构、保险机构形成协同工作新格局,以改革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作为根本动力,通过建立并利用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实现此类纠纷责任认定、理赔计算、调解、司法鉴定、法院诉讼、一键理赔等一体化处理,促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源头治理和公正高效便捷化解。

2017年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视频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在全国14个省区市开展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对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源头治理、公正高效便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合法权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四部门下发《通知》,将联合开展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在全国范围推广,有利于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使改革红利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使机制优势充分转化成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推进交通治理现代化

2019年8月14日至16日,第十一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暨公安交警警用装备展(以下简称交博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交警警用装备展,十一届交博会从全国科技应用水平较高的交警总队、支队、大队中选择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部分成果进行展示,为交管一线实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包括公安交警执勤执法与安全防护装备、警械、公安单警装备、特种警用车辆等,以及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近年来使用5G、物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事故预防、疏堵保畅、执法办案、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最新应用成果。

2019年7月9日至10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召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现场会,提出要狠抓科技应用,助力智慧预防,助推决策部署智能化、预测预警智能化、执法管控智能化和事故处理智能化。

2019年2月22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提出,要深化城市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完善治理机制,不断推进城市交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要深入推进智慧交管建设,加快现代科技与交通管理深度融合,实现信息主导警务,数据引领服务。

应用大数据创新城市交通治理

2018年11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在浙江杭州召开深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警务机制改革现场会,推广杭州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城市交通治理和深化警务机制改革经验做法,就深化拓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警务机制改革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在“情指勤督”现代勤务机制改革基础上,在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框架内,主动拥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努力打造“数据研判+秩序管控+信号控制+交通优化+信息服务+N”的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升级版,积极构建适应新时代城市交通治理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各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落实科技强警战略,以36个大城市为重点,科学制定本地深化拓展现代警务机制的远景规划,努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城市交通治理的警務机制新模式。

结合实际推进交通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系统建设,真正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用数据研判、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治理”。

各地突出实战引领,推动城市交通治理模式提档换代。深化“数据研判+秩序管控”应用,大力应用AI、人脸识别、二次识别等新技术,建设完善重点交通违法检测设备,严格通行秩序管理,逐步构织全覆盖、全时空的城市交通监测管控网络。

创新“数据研判+信号控制”应用,推广数据驱动下的交通控制技术。拓展“数据研判+交通优化”功能,实时采集、加工、分析、挖掘、研判交通“大数据”,最大限度挖掘道路时空资源。

提升“数据研判+信息服务”能力,及时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占路施工、交通管制以及停车泊位等信息,实时向社会发布,引导驾驶人合理规划出行时间、线路和泊车。

扎实做好智能交通的基础工作,紧抓“基础+创新”治理,统筹“传统+现代”治理,推动“科技+人文”治理,科学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端午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顺畅

端午节假期,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提前研判交通安全形势,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集中开展周末夜查、农村大劝导等统一行动,日均投入警力16万余人次、警车3万余辆次,启动4200余个交警执法站,严管通行秩序,严格路检路查,严查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了假期群众平安出行,确保了全国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针对假期进出城路段、重点景区周边道路拥堵的实际情况,提前制定疏堵保畅方案,加大一线警力投入,及时处置交通事故,发布了910余万条交通安全提示信息,引导群众文明驾驶、安全出行,有效防止了严重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

安徽、湖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应对降雨天气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加强指挥疏导,强化路面管控,广泛预警提示,有力地保障了抢险救援车辆、装备和人员优先顺畅通行,确保了群众避险通道的畅通有序,将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公安部交管局提示广大驾驶人朋友:驾车时请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路线,文明礼让、安全驾驶,切忌心情急躁、强超强会。夜间和降雨天气驾车时,一定要保持安全车速和车距,切勿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

猜你喜欢
研判城市交通公安部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市场研判 不确定因素困扰市场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研判
水泄不通
公安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遥感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中的应用
公安部首设“反恐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