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通过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学习者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通过看、听、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这里所说的人文环境,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谈及并且努力实施的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所谓班级文化,亦即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乃至成功的关键。教育的艺术在于让受教育者始终不觉得自己在受教育,这是一种高境界,而班级文化就能起到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很多班主任工作中会被动地跟着学生的表现走,苦于如何让班级管理有所创新或者改变。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依托不同载体来传播和建设的,班级文化似一种无形的力量,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管理过程中,若能构建好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等闲识得“孩儿”面,走进孩子个性斑斓的心灵世界,相信班级管理定会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探索实践中,力求用“心”系列、“星”系列主题建构班级的“家”文化,为学生成长奠基。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班级特色文化建构的举措。
一、开展主题活动,积淀幸福文化
我在班级内开展了“校园剪影”“亲子同游”“今天我掌勺”“我在校园过生日”“我和师父、师母过周末”“快乐周末”等独具特色的“心”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温暖,收获快乐,积淀温馨快乐的幸福文化,感染和激发每一个人,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校园剪影”:采集师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的影像,将师生同乐、生生同乐的场景通过图片传递给学生和家长留存。这不仅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收获快乐,而且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了渴望看见孩子笑脸的父母。
“亲子同游”:该活动包括三月同游、四月踏青、集体观影、父子垂钓、母女采摘、户外野炊等月度主题活动。利用假期,教师带上家人,学生牵手爸爸妈妈,一同走进自然,体验生活。节假日,我还会把学生们带出校园、带出家门、融入自然,让孩子体验到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践行着“视学生若亲子”的理念。
“今天我掌勺”: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在每月德行评定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该组学生和教师一同参与活动。学生们掌勺,教师们打下手,在烹饪间师生互动,体验生活的滋味,获得快乐和幸福。
“我在校园过生日”:教师在七年级开学时统计好班级里每个孩子的生日时间,每到学生生日之时,第一时间在班级门口的KT板上为学生送出来自老师和同学的祝福,还有以学生的画像为主题的蛋糕惊喜;以周或月为单位,将当周、当月过生日的孩子聚在一起,抽取幸运小寿星。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亲情,体会“班级如家”的温馨。
“我和师父、师母过周末”:将留守在校园的孩子通过约定,以“一带一”等方式,带领他们走出校园,比如带这些孩子到老师家里或融入自然,让孩子体验到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
“快乐周末”:周末,班主任组织在校的寄宿孩子或外出观影,或齐聚操场放风筝,或做趣味运动,享受美好的周末时光
二、打造多元特色专属文化,创建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渗透于班级各个角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健康的身心。“绘制班旗”“齐晒幸福”“会说话的墙”“星光荣誉册”等活动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载体,这些多元特色的专属文化的打造,会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学生一旦发现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就会更热爱自己的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绘制班旗”:组织孩子自主申报班旗创意设计,而后民主投票选出最佳班旗。例如,我曾带的一个班的班旗的下方是2020的标志,选用黄色作底,就像成熟的麦田上强烈的阳光,倾洒智慧的光芒,配上龙行图案,宛如蛟龙腾飞而起;选用蓝色作为饱满羽翼的填充色,更含深意。蓝色乃是所有色彩中最冷的颜色,同样也是沉稳、纯净的代言词,借此告诉学生要慎言笃行,哪怕无人理睬,依旧坚定执着;就算万人仰慕,也能心静如水。班旗上冷暖色兼有,也是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真实写照。所有的希望与梦想都积淀在这承载了班级文化与精神的班旗中,迎风飘扬。
“齐晒幸福”:每一年我都会和孩子们共同设计策划、编辑一本有关“幸福”的小册子,里面记录了教师、学生、家长的生活点滴与小小幸福,希望能借助这一年一度的幸福晾晒,让学生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属于集体的种种幸福。这样别具一格的“年度总结”让幸福感根植于心,强化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归属感,更加强了大家对幸福的反思和再体会,让幸福在晾晒中放大,在传递中拉长,在回味中增值。用孩子的话来说,每次的翻阅都让他们回味了一次成长路上丝丝缕缕的爱。
“会说话的墙”:担任2015 级16 班的班主任时,我便以谐音“石榴”打造文化,把集体巧喻为石榴园,每个孩子都是在慢慢孕育果实的石榴。班级的后黑板是以“石榴花开且聽有声”为主题的激励墙,通过合作小组的组成、小组名字的确定、小组石榴果标识及展示画的设计等环节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用升级管理办法来激发学生向上的激情,用捆绑式的考核和奖惩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注重环境文化的创造,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室内外的墙壁是重要的文化阵地,为了避免华而不实的装饰,走廊墙则是“石榴会展”,让不同的孩子在这面会展墙上分享自己的画作、美文、书法、篆刻等作品,再配上由孩子自己书写的“我和它的故事”进行立体呈现,加大了墙裙文化的影响力。只要孩子有梦想,为之坚持,并有所积淀,班级会为他或她开辟一块小小天地,让他分享,让她呈现。这样,每面墙体都成了“文化的代言人”。文化的浸润,让学生耳濡目染,净化心灵。
“星光荣誉册”:该活动由“我对荣誉的理解”和“本学期我要努力获得荣誉”构成。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荣誉的认识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这是他们思想逐渐成长的一个过程。星路历程则是记载孩子们在每个学期里获得的点点滴滴的荣誉,尤其是自己的进步历程。星路历程的最后有窄窄的白纸条,用来给孩子们贴一张张喜报、奖状,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拼搏意识和奋斗精神,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
三、开发校本课程,引领成长之路
“星”系列主题活动以“进步就是优秀”“榜样示范”系列赏识文化及“每日三省”“每周《成长之路》”“每月德行评定”“每学期我给自己颁大奖”系列反思文化为基本骨架,以校本教材为“灵肉”,将积极元素化作言语和行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每一个孩子。
“星迹”:该活动是“家”文化之“星”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班级学生习作集锦《星迹》,力求“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闪亮的明星”。经过后来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如今它的内涵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经过这些锻炼,成长为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星迹”。比如从七年级孩子的军训随感集《送给最可爱的人》开始,到《心香瓣瓣》(感悟亲情、体味友情、难忘恩师、成长感动)、《轻轻地告诉你》(心态至宝、礼仪至贵、习惯至珍、生活锦囊)等,每一年“星”系列都有足迹可循;汇聚历届学长“雅言雅行”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榜样的激励下彼此交流,积极学习。作为班主任,可以拾起这些鲜活的“星迹”实例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我给自己颁大奖”:学生依据“每日三省”“每周《成長之路》”“每月德行评定”系列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到每学期末对自己进行评价,完成自己学期初定下的目标,即可颁发给自己对应的奖项。合作小组对组员一学期的表现进行评价,拟定颁奖词。最后由每个班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学生美好的祝福。通过“我给自己颁大奖”活动,学生拥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一学期都朝着自己学期初定下的目标前进,力争在期末时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寻找自己的亮点,增强自信心,为自己的青春喝彩,该活动成了班级“家”文化在新年里送给学生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七色彩虹成长记录册”: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特点逐步建构符合学生成长的文化体系,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色装饰填充学生初中三年的成长纪念册。纪念册里记录了学生三年的成长轨迹,从七年级刚入校时热情活力的“红”,沉淀为告别初中生涯走向人生另一阶段的成熟的“紫”。成长记录册里的主题由理想之光、诚信之石、奋斗之翼、习惯之花、阅读之美、惜时如金、持之以恒、友谊万岁、仁爱之心、生命之树等十个板块组成。
总之,我实践的班级文化主题的设置完全依托初中生成长路上必经的驿站,符合学生认知、明理的顺序,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及实施过程,其内容的综合性、形式的多样性、主题的丰富性、主体的参与性和活动的实效性都得到了较好体现。
制度管理是刚性的,是针对行为底线的管理;人文关怀是弹性的,是针对思想情感的管理。学生通过外界感知、自我反思而触发的情感的体验,是成长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我希望通过班级文化的构建,学生个体的理解能内化为指导行为的“催化剂”,从而形成和谐的集体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让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刚性的规章制度的有力的人文补充。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工作中的平平常常。班级文化构建新意显心意,班主任只要心中永远充满激情,且行且思,且思且为,用自己的言行去播撒真诚、热爱与希望,慢慢找寻属于班主任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和孩子的故事就会在每一天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