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智涛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加速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因为疫情影响,我国大中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启了线上教学的云课堂模式。
仓促间,网络平台经历了从瘫痪至扩容的及时整改;全体教师紧张进行了一次信息化技术培训,从网络“菜鸟”演变成资深“主播”;全体学生居家学习,借助电脑、手机等工具,利用各种直播软件直接参与教师的空中直播课堂,或者定时收看名师的直播或录播课程,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六个方面因素会直接影响线上教学效果。
一、学生的自律程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开学复课伊始,我校对线上教学情况进行了质量调研。调研数据显示,线上学习加剧了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学困生明显增多,低分率迅猛增长。调研数据让师生不得不认真地反思线上教学的利与弊。
经调查显示,凡是成绩下滑严重的学生均与其线上学习的自律性有关——自律性弱的学生下滑明显。有些学生设置屏幕保护,用一张动漫图片遮住摄像头,让教师无法在空中课堂巡查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有些学生心不在焉,课上随意吃东西;有些学生定力不足,在家中频繁走动;甚至有些学生一边线上上课,一边偷着打游戏……这样的学习状态如何确保学习效率?反之,自律性强的学生则会实现弯道超车,牢固掌握知识,在质量调研中脱颖而出。
二、家庭的硬件设备直接影响直播状态
线上教学需要硬件支撑。当下,绝大部分家庭能够自主购置手机或电脑设备。少数贫困家庭不具备条件,学校也以爱心资助的方式解决其硬件设备问题,确保人人都能进行线上学习。但是,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使用电脑的上课效果明显强于使用手机。一方面,电脑屏幕优于手机屏幕,大屏让教学内容显示得更清晰;另一方面,电脑对学生学习时的肢体状态限制更多。手机在手,学生的活动范围会扩大,坐、躺、走皆可,容易影响上课专注度。
家庭的网络信号状态也会影响上课效果。上课直播过程中,网络慢、卡、掉等现象时有发生,课堂的连贯性易受干扰。期待5G信号的全面覆盖能够彻底解决网络畅通度的问题,为未来的线上教学提供保障。
三、父母的督促管理直接影响课堂效率
学生在家参与线上学习,大大弱化了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程度。虽然教师线上上课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是,教师在授课时要全屏播放课件,监控的屏幕窗口必然要缩小,需要手动拖拉窗口按钮,滚动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就给了学生“放飞自我”的空间。尤其是自控力弱的学生,更似脱缰的野马,游离于课堂之外。
这时,父母的督促提醒就很有必要。初中学生的学习定力普遍薄弱,需要适时适度提醒。如果父母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那么孩子就不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甚者,少数家长在教师授课期间喧哗吵闹,谈笑风生,迫使教师打开静音按钮,避免对班级其他学生造成干扰。
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学校教育只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成长还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相关。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良好的家风、家庭环境等都对孩子影响深远。
四、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互动生成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素材的运用、教学风格的呈现、课堂管理的驾驭都会影响教与学的质量。在线上教学期间,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直接影响了课堂效果,尤其是课堂中的互动生成。
有些教师能够有效运用视频、图片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查找资料、自制PPT、演算展示,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掌握教学软件的各个功能,正确迅速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有效提问和回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正因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学习效果也十分显著。
有些教师的课堂则完全成为教者个人的“一言堂”,从头至尾只是教师个人的传授与讲解,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中关闭了所有学生的声音,只在提问时让回答者打开声音。有时,被提问的学生“千呼万唤始出来”,因为学生已习惯处于静音状态,并没有实际参与到课堂中,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时常处于“断片”状态。这样的线上学习令人担忧。
所以说,线上的教学时长要合理控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照搬线下的教学时间安排,既毁了学生的视力,也无法确保学生的课堂专注度。线上的教学内容也要精心选择。我们要放慢教学节奏,活用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否则,在“满堂灌”的应试课堂上,教者看似教得用心,实则收效甚微。
五、作业的评改反馈直接影响知识巩固
当下现代化的教学软件几乎都开发了作业的评改和反馈功能。然而,相较于线下的作业批改,线上批改还是体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作业批改的精细程度,无法全面准确、真实有效地通过学生作业来反映线上学习的知识巩固效果。
受屏幕制约,有些作业在批改时需要教师不断滚动界面,再使用各个批阅功能一一进行判断,指出学生的错误,写出正确答案,做出反馈,烦琐耗时至极。尤其是有些教师使用手机进行批改,需要不断放大图片,仔细辨识学生作业内容,反复切换界面保存作业反馈结果,既费力又伤眼。
受上传图片制约,教师所要批改的作业都是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后再用手机拍摄并上传的。有些手机像素高,拍摄画面清楚,字迹清晰可辨,教师批改起来就顺畅轻松许多;有些学生没有调整好拍摄距离和光线,拍摄图片模糊,教师就难以顺利进行作业批改并及时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毋庸置疑,线上教学的作业批改,明显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直接损伤了教师的视力,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是,广大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支撑起疫情期间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他们及时的作业批改反馈、规范有序的课程教学,成为助力学生直面困境的力量源泉。
六、学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办学品位
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的时间在不断延长,致使学校无法对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长远持续的整体规划,在课程设置上也显得被动而局促。
线上教学伊始,一些学校只是先行设置了各年级主学科课程的教学安排,然后让史地生学科进入线上学习课堂,最后才安排音体美等技能学科开始线上教学。同样,因为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这些学校难以将诸如信息课、阅读课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课程安排进线上教学中。如此断层、脱节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对文化课及活动课的课程认知,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随意缩减,体现出学校重视分数、轻视能力,育人观念局限,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我相信,针对未来的线上教学课程,我们可以从容科学地系统开发,创意多元地设计安排。充分利用名师课堂资源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将成为新时代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践证明,线上教学加强了名师课堂的示范辐射作用。优秀教师的空中课堂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方便各地教师参考借鉴,方便学生深化学习。学校甚至可以开发出全国名师与本地教师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必将成为学校打造师资队伍的训练场。对于广大教师而言,线上直播课都是公开课,学生可以录制,家长可以参与,社会可以评价。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网络时代的强势推进,知識与信息的传播形态严重冲击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传统的线下班级授课模式必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应运而生,借助疫情期间的实践探索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未来,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加快构建进程,信息技术必将与教育深度融合。对于线上教学,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