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叶子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 校本课程 初中英语 构建与实践
一、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价值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有巨大价值。基于国际理解教育思想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在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这两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一方面,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国际意识,构建面向世界、合作共赢的世界观,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更具竞争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中,积极尝试渗入式课堂、情境教学等方式,能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国家文化,提高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英语地带”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面向全世界的,面向现代化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交流越来越紧密,这就对我们的课程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地带”校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概况、文化语言背景和不同英语语言国家在语言表达、民族性格、文化风情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方式进行反馈,最后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形成成果的展示。成果展示是多样的,如英语报、小组汇报展示、角色扮演等。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代表性英语语言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地理、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概况,尤其关注不同英语语言国家在语言表达、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异同。课程的基本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三、“英语地带”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师的课程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受应试教育压力影响,传统的课程观念在教师群体中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对校本课程建构的不了解,也使得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调配。基于这一现状,转变教师的课程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师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教师职前和职后的培训中需要填补课程理论和实践学习的空白,逐步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尤其作为英语教师,要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同时,教师之间也需要积极合作,如成立教师互助共同体或举办教师沙龙,定期举行讨论或观摩课等活动,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同伴互助之外,也离不开专家的引领,校际或集团学校内的同课异构,邀请专家做课程建设方面的讲座等,都是很好的提升教师素养的途径。
2.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课程实施教学中,有多样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值得借鉴:比如,主题式课堂。以“英语地带”校本课程为例,它围绕四个代表性英语语言国家展开,一个国家为一个主题,引导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完善国家介绍的思维导图,不仅深化了学习内容,还锻炼了思维。其次,还有情境式课堂,用“微体验”的方式,通过组织英语文化节、英语语言国家模拟联合会等多种方式,以“沉浸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此外,还有对话式课堂、渗透式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3.不断完善课程与学生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不仅应包含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包含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基于三维目标,结合校本课程特色所制定的,这一标准应该是随着學生认知水平不断变化的。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制作专属的“电子档案袋”。同时,评价应该是多样性的,除了教师评价,还应该配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专家点评等各种方式。对课程的评价也很重要,除了课程实施前的专业性评估和建议外,课程也应该在实施中不断接纳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
4.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合理整合多元资源。
校本课程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着重要作用,这就对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出更高要求。课程资源的获取是多元的:专家座谈、社区共享、网络数据库、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都值得借鉴。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筛选、整合,能使学生校本课程学习效率最大化。利用数字化手段,设置课程资源数据库,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微视频等,都能够有效科学地调配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