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全
我所在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留守儿童多,单亲孩子多,这些孩子步入社会后比较容易上当受骗……许多典型案件对家庭、社会及刚成年孩子的打击很大。多年来,学校结合乡村独特的“案例”资源优势,组织人力编写了校本教材《社会与生活》,并结合校园欺凌偶发、父母离异增多、扶贫搬迁、新冠病毒防疫等,不断丰富校本教材的内容。校本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农村学生的道德情操、认识水平和判断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小学应重新建设学校课程体系
农村小学应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新时代“复兴梦”“强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探索小学生社会与生活课程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探索学校与社会生活有效接轨的方法,开发和整合社会与生活课程资源,建设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与社会生活间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分辨是非,分辨善恶。
二、大量收集案例,用事实说话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加快,价值观多元化,新兴行业增多,就业压力大,人口流动大,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有一定阅历的成人来说应付起来都比较难,更何况孩子呢。我们应该正视现实,让他们了解一些可能和容易遇到的典型社会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分辨能力,哪怕是一些阴暗面,也不妨让他们有所认识,这样总比他们遇到了无所适从要好。
三、科学地编排教材
学校编排教材时,应科学归类,按单元设置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教师系统地、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作业,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开发的《社会与生活》教材分为综合实践、爱我家乡、快乐成长、生活故事、生活指南五个单元,其中不仅包括军旅生活体验、铁路工人工作体验、家乡建设及文化名胜、明辨是非、自我保护、独立生活、礼仪与交往、心理素质、理想与追求、个性培养等内容,还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优良家风、法律常识、权益维护、交通安全、热爱家乡、个性培养、心理健康、早恋现象、两性教育(防性侵知识)、新冠防疫、网络通信诈骗等内容。
四、课程内容及设置
横向联系:通过了解、认识和探索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寻找校本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纵向联系:应根据小学学科特点,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掌握、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设置校本课程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标准,并得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发展。
五、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拓展校本课程内容。比如,增加新冠肺炎知识及预防、抗疫英雄事迹等宣传教育内容。
六、严格课程开发导向管理
学校制订了《校本课程开发纲要》《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课题组成员工作职责》《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等,明确了课题开发的目标、范围、职责、分工、过程、进度、要求、奖励等工作。
七、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工作目标
1.课题组研究人员要有严谨、认真、务实、自觉的科研态度,应遵守《课题组成员工作职责》《课题管理办法》要求,为教学工作而研究,为自己的成长而研究。
2.严格按照课程实施步骤的完成任务,课题组成员应按期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案例收集,文稿要注明适用年级、作业设计、图片解说、文体形式及培养目标等。
3.课程开发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既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又要有所创新,且不得耽误工作。
4.每次交流、讨论都要有准备、有资料,且每月要进行一次。
5.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身边事例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要将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問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
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总结,再研究—再实践—再总结,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走出自己的“路”,就必须用心探索、钻研,不断实践、反思、修正,才能够找到符合校情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促进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镇巴县巴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