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湖
摘要:品析一个动词,需要结合语境,通过想象、揣摩和体会,“破译”语境信息,理解语用含义。从动词的基本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结构功能等方面,对动词语用现象的梳理和分类,以期帮助学生习得动词语用规律,构建动词的言语思维图式。
关键词:动词语用规律言语形式思维图式
每一个动词都犹如一面镜子的碎块,具有反映语境整体的全息功能。品析动词,需要结合语境,通过想象、揣摩和体会,“破译”语境信息,理解语用含义。这种由词语到形象再到意义的品析过程,必定经过复杂的语境关联和推理,它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生动的想象力、精深细致的体验力、敏捷深刻的语感力。笔者从动词的基本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结构功能等方面,对动词的语用现象进行梳理和分类,以期帮助学生习得动词的语用规律,构建动词的言语思维图式。
一、了解动词的基本运用
文学作品中的动词,主要用来表现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及其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这些动词,可以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
(一)描写事物状态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描写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教学中,紧扣一个“伏”字,让学生想象:黄蜂为何“伏”在菜花上呢?有的说是在贪婪地吮吸花蜜;有的说是采蜜累了正在休息;还有的说是金色的菜花开得正盛,黄蜂陶醉了。学生不仅想象出黄蜂的憨态,还体会到百草园确有“无限趣味”,确是“我”的乐园。
(二)叙述事情过程
欧阳修的《卖油翁》究竟是怎样表现卖油翁“手熟”的呢?学生发现作者运用了“取”“置”“覆”“酌”“沥”“入”6个动词,具体描写卖油翁沥油的过程,娴熟自如,一气呵成;特别是“沥”,向下滴,说明勺子距钱孔有一定高度,而且是一滴一滴地滴入,这就不仅要对得准,还要拿得稳,滴得匀,才能“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三)刻画人物形象
分析杨绛《老王》中的老王形象,学生抓住几个动词,品读“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放入冰箱”这句话。如“抱”暗示冰块沉重,形象表现出“他送的冰块比他前任大一倍”;“上三楼”意味着爬得高,比较吃力;“代”“放入”,说明本应该由“我”接过来,放入冰箱。据此可见老王老实、厚道、勤快,以及对“我”的关心、体贴。
(四)蕴含中华文化
很多课文的动词语用都蕴含了中华文化,这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加以关注的。如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段,先让学生将这段文字分为两层,说出复句类型,理解其因果关系;再带领学生诵读排比句,重读使动词,语速适当加快,体会“苦”“劳”“饿”“空乏”“拂”“乱”的表达作用,理解人在承担大任之前,往往会经受很多方面的磨难;最后,着重品味“动”“忍”“增益”这些动词的内涵,让学生感悟重重苦难对磨砺性情、增长才干的益处,潜移默化地受到儒家入世思想的教育。
二、品析动词的修辞手法
(一)拟人
品析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一句,提问:“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有哪些妙处?学生领悟了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垂柳的长枝婆娑、临水照影和自我欣赏,显得姿态美丽、性格活泼、心情惬意;由“照个影儿”,还能发现其水清澈,波澜不兴。这一切都是“温晴”的天气所赐。
(二)拟物
鉴赏鲁迅《故乡》中的“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句,把“飞”改为“跑”,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动词使用的妙处。学生很快领悟:“飞”运用拟物手法,形容宏儿像鸟飞一样跑出来,更能表现他的高兴。
(三)排比
梁衡的《壶口瀑布》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赏析这部分文字,学生首先诵读,读出动词短语构成排比句的急促气势;接着想象,想见种种姿态的浊浪激流;进而相似联想,由景及人,联想到人在危急之时,有的慌不择路,有的侥幸挣脱,有的困顿无奈的情形,从而深入文字的深远意境。
(四)反复
杨振宁的《邓稼先》中有这样几段文字: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品读这几段文字时,引导学生探究动词运用的显著特点和表达作用。学生发现,反复运用的4个“强占”、5个“租借”,突出了八国联军对我国领土瓜分的疯狂,强化了中华民族曾经完全任人宰割的悲惨和屈辱;“租借”加引号,表明是以租借之名强行占据,揭露了帝国主义的虚伪面目。这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表现了邓稼先对民族自立的巨大贡献。
此外,动词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夸张、互文等。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举例。
三、体会动词的表达技巧
(一)化静为动
苏轼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寫承天寺的夜色,品读时,要求学生由“交横”一词想象竹柏月影的景象。教师顺势启发:“交横”一词是否蕴含着某种表达技巧?学生顿悟化静为动的妙处,感受到景物的生趣,并从中体会到作者从容流连光景的意态。
(二)化实为虚
景为实,情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即化实为虚,这是古典诗词常用的艺术技巧。欣赏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由“转”“低”“照”,学生可以想象月光的移动,体会时间的漫长,进而联想词人望月怀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进而感悟苏轼贬谪人生中的孤独寂寞。
(三)化虚为实
诗人的情感往往难以直言,需要借景抒情,这就是化虚为实。教学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启发学生由“压”“摧”想象黑云铺天盖地,似有千吨之重,欲将城池摧毁;由“开”想象铠甲金光闪闪,划破乌云,照亮城池。在此基础上,理解其隐喻:“压”“摧”表现敌人大军压境,气焰嚣张,而城池危如累卵、千钧一发;“开”则表现唐军将士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四)对面着笔
钱锺书《管锥编》中的“分身以自省,推己以忖他”“我思人乃想人必思我”,说的就是对面着笔。如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中的“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几句,写故乡的召唤,其实是写自己的思念。学生首先联系背景资料,理解用“她”比喻给“我”生命、养“我”长大的母亲;再从拟人化角度思考故乡召唤“我”,是因为被日本侵占十年之久,饱受铁蹄蹂躏的痛苦,仿佛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呼喊自己的儿女;接着,探究作者产生这种幻觉的原因。这样,学生也就体会到“我”对故乡、对沦丧国土的挚痛与热爱,并理解了这种对面着笔的抒情方法。
动词的表达技巧还有很多,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等,这里也不再一一举例。
四、挖掘动词的结构功能
(一)引起或总领下文
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品析开头一段的作用时,学生结合下文语境不难发现,“不由得停住”结构上设置悬念,引起下文;内容上蕴含了“我”的惊喜之情,侧面表现了紫藤萝的花开之盛。
赏读茅盾《白杨礼赞》的开头一段,学生关联下文语境,体会“赞美”一词的内涵,既理解了其总领下文、与结尾呼应的作用,又明确了它实则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
(二)领起层次或段落
理解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一段,让学生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一个词语展开叙述的?你如何理解这个词语?学生寻得“搜集”一词。“搜集”即四处寻找书,并将其聚集在一起;“搜集”的作品,都是中国古代音韵、诗画方面的文化精品,可见阿长买来《山海经》,引起了“我”阅读中国经典作品的浓厚兴趣,蕴含了“我”對长妈妈深切怀念之情。
(三)结束全文或卒章显志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是《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最后一句。学生探究这句话时,抓住“走过了”这一动词短语,发现它收束全文的作用:照应题目,空间上结束了移步换景,时间上结束了游览行程。
品析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启发学生思考:从“挽”“望”“射”三个动词,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形象?学生体会到:这是英勇者的形象,这是有理想者的形象,这是爱国者的形象等。追问:词人果真要把天狼星射下来吗?学生结合“传说中天狼星‘主侵略,比喻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的注解,感悟到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报国的愿望。教师顺势明确:这是诗歌的主旨,词人运用了卒章显志的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