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铭
摘要:地铁司机在列车出现问题后无法有效解决而导致列车不能正常发动,进而需要紧急救援的情况被称之为地铁列车救援。本文从地铁列车故障处理流程出发,分析地铁列车救援延误的原因,并力求给出可行性方案,以保证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出行效率。
关键词:地铁列车;救援延误;对策分析
引言
地铁列车运行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因其运行系统与地点的特殊性,进行地铁列车救援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某一起事故无法快速进行处理,势必会影响到地铁列车整体的运营,影响到其他列车的正常运行,给人群出行带来不便。因此解决地铁列车救援延误是当前地铁系统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提高救援效率,才能实现优质的地铁运行服务,方便更多人的安全快捷出行。
一、造成列车救援延误原因
列车救援流程如图一所示
(一)人员业务水平
由于列车救援涉及部门多,各方面的配合要求高,因此如果相关人员业务不熟练,很容易造成救援时间延长,救援效果不佳等后果。而就单个环节而言,事故初期司机对情况的判断对后续工作的影响是最大的,在许多救援案例中,司机对险情的判断不到位,进而导致故障处理的时长增加直至引发救援[1]。目前还存在一种情况,即司机的错误操作。司机的失误操作引发的救援事件在全国并不罕见,这同时也暴露了调度、司机、指导司机三个岗位的配合熟练度不够,给列车险情埋下伏笔。而就调度岗位而言,调度不周导致救援后续时间延长也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点。而车辆设备部门的松懈会直接导致列车救援事件的发生。据调查显示,许多列车救援时间的延长与车辆设备的关系过于密切,这就暴露了车辆设备部门对现有车辆的设计疏漏,工艺及质量问题未能及時发觉,甚至没有调研车辆制造流程,对现场施工监察力度不够,与厂家联系反馈工作做得不到位。
(二)规则流程存在问题
现行流程主要由各岗位分别制定,故此在某些细微事情的处理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标准救援用语的不同步,导致救援步骤的不一致,这样大大地影响了救援工作的进展。而发令不及时则会直接拖延救援时间,发令不标准会使司机无法准确判断情况而做出相应动作。另外,司机接受命令渠道单一致使受令不畅也是导致救援时间延长的原因之一[2]。
(三)人流量大
目前大城市地铁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网络运载能力远低于客流量。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把地铁当作是首要交通工具,车辆和设备常年高负荷运载使得检修与维护成了相当繁重的任务,有时难免疏漏而导致事故救援的发生。
二、解决救援延误的对策
(一)“未雨绸缪”,进行事故演练
在相关工作人员正常工作之余,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事故的演练是很有必要的。需要让列车员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所准备并且对应对措施了然于心,不能等到事故发生时再去咨询怎样去做,这应当是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此外在事故发生时,任何情况都是可能发生的,因此在演练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突发故障”,以此来考验驾驶员的随机应变能力。驾驶员也应当具备过硬的应变能力,一颗强大的内心是顺利完成事故救援的必要条件。培养驾驶员临危不乱的职业素养,不能面对故障自己先乱了阵脚,这对地铁救援工作的展开是非常不利的。
(二)强化驾驶员专业素养
不断强化对驾驶员的专业培养,要求驾驶员不但能够掌握驾驶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对于突发的事故能够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故障的排除。要彻底杜绝驾驶员错误操作的现象,避免人为造成的失误引发更加重大的事故。同时要加强对驾驶员心理与精神状况的关注,积极与驾驶员沟通。当驾驶员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加以重视并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辅导,进行正确引导,保证乘客安全出行。
(三)注重信息交流,实现统一调度
在处置事故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全局出发,进行救援时要考虑周全,尽量做到滴水不漏,尽可能提高救援效率。出现故障后,驾驶员应当及时汇报故障情况并寻找解决办法,若无法自行解决再申请救援。救援车驾驶员在进行救援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对于重要信息做好确认。在前往救援过程中要实时与故障车驾驶员保持联系,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因为信息交流失误等人为因素出现更大的安全事故。
(四)加强救援保障
地铁保障组人员要对列车运行情况有足够的掌握,在人流量较大的车站设立措施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对于一些薄弱的驾驶员可以适当进行添乘,做好驾驶的保障工作。在影响到整体列车运行重大故障发生后,保障组人员应当及时赶到现场或者指派合格人员到达现场协助驾驶员排除故障,尽可能快速解决,减小其对其他列车以及乘客的影响。另外经常对地铁列车进行检修,排除列车故障,尽可能减少列车故障的出现。
三、结束语
地铁列车救援在我国的地铁网络工作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提高地铁列车救援速度,通过有效的手段使地铁稳定运行是地铁有关工作人员的应尽职责,各部门应协调统一,全力地为地铁乘客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张一博.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与对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
(作者单位: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