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校党务干部 “双线”晋升和激励保障机制探析

2020-09-22 10:05尚彩伶陈凯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线晋升高校

尚彩伶 陈凯

[摘  要]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推动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要素。本文通过梳理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现实困境,探析问题根源,探究逻辑起点,探索构建“双线”晋升激励保障机制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激励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0)09-0061-04

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探索高校党务工作队伍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这一政策举措有力提升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实践中还需要進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重塑。

一、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存在学历、职称“两低”情况。高校党务干部整体学历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层次相对较低。本文调研部分高校发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较少,绝大多数具有硕士学位和中级职称。部分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党务干部大多是二级党组织中“双肩挑”的书记。目前高校党务干部的学历和职称结构离构建专业化职业化党务工作队伍有一定差距。

(二)高校党务干部职务晋升存在“三大难”困境。调研发现,高校党务干部在具体工作实际中,职务晋升存在“三大难”困境。一是申报“高级别”党建课题难。相比思政工作者,党务干部可申请的省部级及以上党建类课题不多,同时因学历、职称“两低”、学术研究能力偏弱,牵头获批立项省部级及以上党建课题较难。二是发表“高水平”党建研究文章难。高校党务干部研究成果持续积累相对不多,整体研究水平相对不高,特别是面对日益繁重且高标准要求的党建工作,繁忙的日常事务使其缺少足够的时间和心力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较难撰写出高水平论文,发表在高水平期刊面临较大挑战。三是静下心来钻研难。从矛盾特殊性看,以组织员为例,在对一所高校调研中,超过90%的组织员表示承担工作有时候是“无边界”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承担其他行政工作。从矛盾普遍性看,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内在要求和外在场域发生较大变化,高校党务干部既要抓牢党建工作质量的生命线高质量发展,又必须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转化为“实践力量”。这些都使高校党务干部越来越难以静心投入党建研究工作。

(三)高校党务干部职级晋升面临“天花板”。目前,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教育部实施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形成一支既是党建工作专家、又是业务工作专家的党务工作队伍。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逻辑蕴含高校党务干部既要成为党建专家,又要深入了解相关专业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引进、教育教学等业务工作。高校党务干部与“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相比,在熟悉业务工作这一基本向度上明显有比较劣势,再加上自身学历、职称等因素,迟滞了高校党务干部职业发展通道,使高校党务干部职业发展可能遇到“天花板”,也更加凸显建立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和激励保障机制的价值意蕴。

二、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对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对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各类资源要素分配中,考虑党务干部的发展需求尚显不足,相应的党务干部队伍发展规划缺乏,仅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相比,体系化的队伍建设规划和专门性的队伍建设措施还有待系统构建。

(二)高校党务干部自身素养存在不足。内因起决定性作用。部分高校党务干部是“半路出家”,在话语体系、具体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有待提升。党建工作体系化、系统化、专业化推进趋势日益明显,理论研究不够又导致党务干部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足,“管中窥豹”“就事论事”“活动式”等工作方式,显然不符合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只能把党建工作浅层次化、事务性化,更不利于党务干部工作和科研业绩成果积累。

(三)高校党务干部学历和职称层次还有差距。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目前,高校绝大部分党务干部属于硕士学历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层次,使该群体在高校这一高学历高职称“生态环境”中,存在“先天性”不足。面对学术“大牛”、科研“大咖”,工作和科研业绩“显著”程度不高,影响力、权威性、话语权不够,自身“底气”不足,产生比较劣势。

三、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和激励机制构建的内在逻辑

(一)谁可晋升:建立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机制的逻辑起点。厘清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机制的逻辑起点,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谁可以“双线”晋升,二是“凭什么”“双线”晋升。在谁可以“晋升”问题上,本文认为必须具有唯一性,不能“二选一”“三选一”,导向必须明确,“双线”晋升机制不是鼓励党务干部“取巧”的选择,不能这个条件容易“够得着”就够这个,那个条件“容易靠”就靠那个。建立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机制,根本意旨是为了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凭什么”的唯一标准,就是与党建相关:不仅工作经历要与党建相关,而且工作业绩、研究课题、发表文章等都要和党建工作强关联。

(二)何为首要:建立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机制的价值旨归。综合各方面研究,本文认为,根据高校党务干部队伍特点,应注重现实合理性,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更加突出工作实绩,同时注重(非突出)科研业绩。更加突出党建工作实绩,是因为专业技术职务的提升,首先包含对推动党建工作有较大的贡献,涵纳对党建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工作,取得工作实效,也就是说晋升到相应级别,首先必须是党建工作的“老法师”。另外需科学有效衡量党建科研业绩。在承担党建课题方面,在现有需省部级及以上课题要求基础上,需进一步明确哪些属于“省部级”课题,并对课题组成员排序“有用性”进行精细化分类,如承担省部级决策咨询课题等或课题经费超过10万的,排名前五也可视作有效。在发表论文方面,不能把“C刊”当成唯一的学术评价标准,否则易形成两个导向:一个是铆足劲写文章发“C刊”,应付日常工作;一个是“够不到”无所谓,使政策发挥不了应有激励效用,这个也和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现象的政策相违背。

(三)如何进行:建立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机制的路径遵循。刘少奇说:“马列学院第一期重视写文章,第二期也要重视写文章,不会的要学会,已会的要练习写比较复杂的文章。写文章也是掌握一种武器,要能够提出问题,解释清楚问题。”[1]如前文分析,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党务干部研究能力相对偏弱。目前高质量党建研究文章一般要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学理性要强,“学术味”要浓,不能是“大白话”。本文在调研中发现,和学科相结合是提升党务干部科研能力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研究能力强,但相对缺乏具体实践经验;党务干部党建工作经验丰富,但是需要提升理论水平。让理论研究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与党务干部“结对子”,形成大的党建研究“同心圆”,两者“结对子”还有利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另外,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和高校多设立黨建相关课题,多进行相关培训。建议相关党建研究期刊设立青年党务干部研究专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年轻干部工作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高校青年党务干部在理论积累、成果积累、工作经验积累等方面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扶上马、送一程”。

四、构建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和激励机制的实践路径

高校可从强化岗位管理、注重发展培育、完善薪酬体系、畅通职业渠道和健全保障机制五方面出发,构建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五为”激励保障体系。

(一)强化岗位管理,激励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可为”。清晰明确的岗位管理制度,是理顺党务干部工作职责、加强党务干部角色认知、激发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第一,学校应深刻认识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做好党务干部队伍“三定”(定编、定岗、定责)工作,统筹考虑党建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新形势,合理设置党务干部编制(岗位)数量与结构,不断充实党务干部队伍,保持专职党务干部的稳定性,营造重视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组织氛围。[2]第二,完善党务干部岗位管理制度,推进岗位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制定高校党务干部《岗位说明书》,明确目标职责和评价标准,建立党务干部工作规范,消除党务干部对角色的模糊感、对岗位的倦怠感,加强对党务干部的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不断优化党务干部的工作环境,使其从混乱、繁冗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激发出党务干部的工作热情[3],为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提供基础保障。

(二)注重发展培育,激励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能为”。遵循党务干部成长发展规律,注重对党务干部的发展和培育,完善职业发展体系,建立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培养制度链,拓宽党务干部成长空间,推动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转型升级。第一,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党务干部培训体系,分层、分类、分阶段开展各类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进修,逐步建立起与其紧密衔接的培养支持体系,引导党务干部在实践中学会反思,培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推动党务干部轮岗机制建设,在党务工作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安排党务干部到其他行政部门进行轮岗,拓展党务干部工作视野和站位,提升党建工作大局观和格局观,增强系统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第三,完善党务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对优秀的党务管理干部可以选派其到其他党群部门或兄弟院校进行挂职锻炼,注重党务干部能力提升。

(三)完善薪酬体系,激励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愿为”。高校在设计薪酬分配体系、优化党务干部激励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岗位价值、胜任素质和工作实绩,保证党务干部期待的公平感和满足感,进而发挥出薪酬激励作用的最大效价。[4]第一,改革工资体系和分配制度,确定“优绩优酬”的竞争机制,将薪酬分配体系与党务干部工作实绩挂钩。第二,要完善党务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有效的评价方法,把过程性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并将考核结果应用于党务干部选拔任用和薪酬发放。

(四)畅通职业渠道,激励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想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方向和要求,高校要积极落实党务干部“双线”晋升通道,畅通党务干部职业发展路径,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培养的政策关注与资源投放,使其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激发其工作潜能和创新活力。第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务干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制定高校党务干部科学有效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为党务干部的专业化发展提供路径。第二,拓宽高校党务干部职级晋升渠道,多措并举破除党务干部职业发展“天花板”。第三,打通党务干部转到教学、科研岗位的通道,对业务能力、科研能力比较强的党务干部,可以转向教学或科研岗位。

(五)健全保障机制,激励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有所作为”。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高校党务干部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第一,设立党建工作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党务干部开展党建活动和党建研究,同时根据党建工作实际成效和建设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规范化的党务工作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为党务干部“有所作为”提供必要保障。[5]第二,优化荣誉评选机制,对工作优秀的党务干部,通过工作认可、荣誉授予等形式,肯定党务干部工作实绩,激发工作热情,增加工作获得感和满足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6]。不断加强党对教育这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业的全面领导,重视和建立健全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和激励保障机制,激发高校党务干部这一最活跃因素,是不断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老一辈革命家党建论述选编(刘少奇卷)[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10.

[2]罗金兰.试析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党务干部的激励——基于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理论视角[J].人才资源开发,2019(05):11—13.

[3]刘曙东.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214—215.

[4]王小刚.中原油田青年员工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

[5]郭茜,朱飞,王婧.高校党务干部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70—74.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7-02.

项目来源:2019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立项课题“建立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和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9ZX039)

作者尚采伶系上海大学组织人事部组织处党建岗主管;陈凯系上海大学通信学院组织员

■ 责任编辑:丁  达

猜你喜欢
双线晋升高校
员工晋升的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
基于C2C模式的校园二手商品“双线”交易平台研究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注字感培养,“双线”并进识字
余华小说中的“双线”父亲情结探析
晋升能抑制过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