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结合颈椎肌肉锻炼器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20-09-22 13:21赖庆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颈型耳穴活动度

叶 杨 赖庆钟 魏 威

随着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低头时间明显延长,易导致颈部肌肉劳损,甚至出现颈椎曲度改变、局部水肿等情况,这是颈型颈椎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的主要诱因[1]。颈型颈椎病表现为局部肌肉疼痛、痉挛,颈部运动受限,X 线摄片常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屈等[2]。颈型颈椎病常见治疗方式有药物、牵引、按摩、针刺等,各有优劣。笔者通过既往研究,总结了“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3],采用耳穴疗法短时间内止痛“治急”[4],通过自主研发的颈部肌肉功能锻炼器“治本”,患者症状改善显著且持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在2018 年12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原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5];(2)年龄18~45 岁,性别不限;(3)具备独立思考能力;(4)治疗期间同意不接受其他治疗方法(含药物)。排除标准:(1)伴有颈部其他疾患(如脊柱外科手术术后、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脊柱先天性疾病及其他非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2)合并有循环、呼吸和造血等系统严重疾病或精神病患者;(3)妊娠期女性。

2 方 法

图1 头颈肩部肌肉功能康复锻炼器

2.1 治疗方法 头颈肩部肌肉功能康复锻炼器(后简称颈椎锻炼器)由笔者参与课题研究组设计并取得国家专利[6](见图1)。颈椎锻炼器治疗方法如下,(1)准备工作:患者取坐姿或站立姿势,头部处于中立位,将颈椎锻炼器的头带固定在头部,尼龙束带及腰部束带绑定在背部及腰部,通过阀门调节阻尼力在12~18N 为宜。(2)前屈后伸锻炼:双手握住把手,双上臂及双前臂内收时,牵引绳索联动颈部前屈;双上臂及双前臂外展时,牵引绳索联动颈部后伸,运动过程中阻尼器通过头带提供阻力,与颈部屈伸运动对抗。指导患者进行匀速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后伸一次约15s,至极限位时维持3s。休息数秒后再重复上述步骤。(3)左右旋转锻炼:双手握住把手,单侧上臂及前臂外展,牵引头带联动颞部吊环,同时颈部被动向同侧后上方旋转,最后恢复颈椎中立位,休息数秒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一侧旋转后再行对侧旋转,单侧旋转一次约15s,休息数秒后再重复上述步骤。

对照组采用医院推拿科经典手法“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7],推拿后予以神鸟中芝生物灯(CQBS6TDP)照射治疗15min,每周治疗2 次,每次约25min,持续治疗2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针治疗,完成耳廓消毒后,取颈椎、肩、心、膀胱、神门耳穴[8],使用一次性无菌揿针刺入穴位,拔出针尾胶布固定,嘱患者埋针隔天来医院取针并嘱患者家中使用颈椎锻炼器进行“前屈后伸锻炼”和“左右旋转锻炼”两类锻炼,每天锻炼3 组,每组30 次。持续治疗2 周。

2.2 观察指标 (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14天后对患者进行测评,积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表明颈痛程度越严重[9]。(2)颈椎活动度: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4 天后,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度测量仪检测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检测时患者端坐,目视前方,保持头盔下缘和眉弓上缘水平一致,某角度活动度极限数值与头盔指针数值差则为活动度,以各活动方向测量3 次,取平均值。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12 例,女19 例,年龄(29.10±7.29)岁,病程3~26(8.91±5.21)个月。对照组男15 例,女16 例,年龄(31.65±7.21)岁,病程2~24(9.82±4.95)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VAS 颈部疼痛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14 天后VAS 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4 天后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VAS 颈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VAS 颈痛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耳针联合颈椎锻炼器治疗;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3.3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天后,两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颈椎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变化比较(°,)

表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度变化比较(°,)

注: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耳针联合颈椎锻炼器治疗;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天后比较,bP<0.05

4 讨论

颈椎病患者往往存在颈肌张力增高,颈曲变直等颈部肌群失代偿典型表现[10]。传统治疗颈型颈椎病往往采用镇痛和松解肌肉的方式,但是此类患者群体因生活工作特点,致使反复发病。针对这类肌肉劳损疾患,笔者认为应该从镇痛和运动两方面相结合进行治疗[11]。

耳穴治疗作为中医常用疗法,可以通过耳部刺激激发经络,解决穴位对应区域的气血组织经络不畅[12]。由于颈型颈椎病发作期肌肉水肿,局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以旋转活动为甚,通过临床实践,耳穴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痛阈,缓解疼痛,一般认为其机制是穴位感受器在受到刺激后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镇痛因子,从而实现疼痛抑制,有相关文献报道表明,耳穴治疗还能短时间内增加颈椎左右旋转活动度,因止痛效果较为持久,利于与运动锻炼结合治疗[13-15]。

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为“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颈椎曲度变直是颈肌肌力失衡的标志,其与症状呈明显正相关,只有采用运动疗法才能从本质上纠正颈椎肌力失衡,改善颈曲[16-18]。在运动疗法的方式选择上,Ylinen 等[19]通过实验证实,等长收缩对颈部肌肉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等张收缩,并建议采用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可以维持长期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在“颈椎锻炼器”装置中设置了活动阻尼以提供运动阻力,可以较好实现颈部肌群等长抗阻锻炼,配合手部牵引绳,可在颈部锻炼中提供一定牵引力,即便在肌肉痉挛水肿状况下,依然可以通过外力实现被动运动,从而促进软组织修复,改善血液循环;拉动牵引绳时做前臂外展动作,调动了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等多肌群联动,更有利于改善颈椎病的症状及体征。研究表明,坚持颈部肌群等长抗阻锻炼能确保颈椎肌力平衡,使疗效显著而持久[20]。

综上所述,颈型颈椎病治疗不仅仅以减轻临床症状为目的,还应“标本兼治”,采用解剖学原理,积极在疾病早期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如颈部运动疗法、八段锦、太极拳等,减缓颈椎退变趋势。

猜你喜欢
颈型耳穴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