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儿进行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比较

2020-09-22 06:36刘金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18期
关键词:舒适度例数依从性

刘金华

(兴山县水月寺镇中心卫生院,湖北宜昌442704)

心律失常为临床儿科常见和多发病,由心肌细胞兴奋性和传导性导致的,常表现为心脏房颤、早搏,甚至心动过缓。应对小儿心律失常除对症治疗之外,良好的护理可以减轻患儿不适程度,改善预后[1]。舒适护理可减少患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不适情况,从而达到最佳舒适程度。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小儿心律失常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心律失常患儿,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 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0.8-13岁,平均年龄(7.22±1.44)岁。对照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58±1.56)岁。纳入标准: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律失常;患儿家属知情研究内容,签署同意书;无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对比组间上述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督促患儿规律作息,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做好病情监控与记录,指导合理用药、喂药;酌情给予药物雾化吸入、吸痰和吸氧处理,集中宣教告知家长治疗与护理的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1)健康宣教:针对患儿年龄及性格等差异,一对一地向家长宣教合适的护理方法,强调护理前后勤洗手防感染及避免患儿躁动、哭闹。(2)心理舒适:利用花束、彩带、气球等装饰病房,提供漫画书、玩具等娱乐设备,以童言童语、陪玩游戏、讲故事等方法与患儿交流,做朋友;当患儿躁动、哭闹时,给予及时有效安抚,避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异常,加重病情;对无自主意识的幼小患儿,及时告知家属治疗进展,做好情绪安抚工作;讲解成功案例,缓解家长不安、紧张情绪,避免影响患儿护理依从性。(3)生理舒适:为患儿营造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鼓励症状较轻的患儿正常生活,帮助症状明显的患儿采取半卧位或高卧位,避免左侧卧位。(4)日常生活指导:饮食方面,避免过饱,少食多餐,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引发便秘而导致腹内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律失常;对重症患儿,可实施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运动方面,指导症状较轻患儿在家长监督下适当运动;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证呼吸畅通;保证皮肤干燥。(5)出院指导:根据患儿病情、性格等差异,进行针对性出院指导,制定护理方案计划,督促家长按计划进行,建立电子档案,定期电话随访,告知定期回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1)患儿护理舒适率:干预后,参照本院自制护理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采取护士提问、患儿回答方式进行,量表重测信度为0.742,量表满分为100分,舒适:85-100分;比较舒适60-84分;不舒适:0-59分。总舒适率=(舒适例数+比较舒适例数)/总例数×100%。(2)家长护理满意度:干预后,参照本院自制护理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量表重测信度为0.772,量表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60-84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儿护理舒适率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舒适率[n(%)]

表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心律失常为儿科常见临床疾病之一,发病率、就诊率日益提高,患儿常表现为胸闷、气促、心悸、烦躁、浮肿,其病因与感染、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以及饮食过饱、便秘、哭闹、恐惧等日常身心变化密切相关,因此除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也尤为重要[2-3]。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从患者身心舒适出发,以人为本,从而减轻病痛折磨,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促进疾病康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舒适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常规护理主要采用集中宣教和对症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缺乏针对性,难以实现患儿日常舒适,因此患儿舒适度及家长满意度较低。舒适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考虑患儿及家属的差异性,增强日常舒适性。给予患儿家属个性化健康宣教,有利于充分考虑患儿的性别、性格、年龄和家长的文化程度、育儿方式等差异,提高患儿护理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及时性,从而提升患儿舒适度和家属满意度;心理舒适不仅考虑患儿的直接心理舒适,也考虑患儿和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还通过疏导家属心理来间接提升患儿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4]。心律失常与患儿日常饮食、运动、休息状况密切先关,舒适护理给予患儿及家属详细生活指导,一定程度上减少发病诱因,缓解病情,同时减轻家长护理负担。出院指导,可监督家属护理情况,及时修正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来提高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舒适护理秉持“以人为本”理念,调动护患双方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常规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全面性、人文关怀性,可促进患儿和家属身心舒适,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保障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行舒适护理可提高患儿舒适度和家长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舒适度例数依从性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