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尧丽云
摘 要:翻译主体间性研究认为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文、译者等之间主体性关系是相互平等的,翻译活动是译者在译文的基础上,与原作、原作作者及译作读者等主体之间展开的平等交流和对话。本文以张谷若之译本《无名的裘德》为例,探讨翻译主体间性如何帮助译者对翻译策略进行针对性选择,使译文更能传递原文韵味。
关键词:翻译主体间性;翻译策略;平等;对话;张谷若;《无名的裘德》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4-00-02
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ity),亦称作“互主体性”或“交互主体性”,是指各个主体间的互主体性。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就是指译者与原文、原文作者主体以及译文读者等的主体间性。哈贝马斯所提出的“交往理性”理论则规范了主体间的交往,即:每一个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都以理性的态度,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遵循相互协调的原则去实现彼此间的交往与融合。在翻译活动中,作为两种文化的中介的译者这一主体,在传递源语文化时,就有必要根据讀者的需求来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本文以张谷若之译本《无名的裘德》为例,探讨翻译主体间性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的影响。
一、译者与原文及原文作者的主体间关系及翻译策略之“用地道的译文再现地道的原文”
张谷若先生的翻译特色之一就是体现在其与原作及原作作者的主体间关系上。张谷若先生认为,任何译者,在翻译任何一部作品之前,都必须做到“读作者之所读,知作者之所知”;即:“原作者所读过的书,译者也应该读过,原作者所知道的,译者也应该知道,否则译时只能照猫画虎。”(王寿兰,1989)张谷若先生主张“原来是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张谷若,1980)以其所译哈代之《无名的裘德》为例,张谷若与原作作者哈代及其作品《无名的裘德》的间性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准确把握原文作者的思想精髓
哈代是英国著名的乡土作家,其笔下独特的田园风光为或忧郁或悲伤的故事提供了动人的背景。资本主义造成的社会问题与贫富差距割裂了美好的乡村,也注定了哈代笔下的青年人物想要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身现状的失败,因此,这些人物都经历了相同的心理历程或结局,即:从满腔抱负到悲观失望,直至最后的死亡。以《无名的裘德》为例,张谷若先生对此书名的翻译,就已经相当精准地体现了这一点。“Obscure”一词在英语中的解释是:晦涩的、费解的;无名的、默默无闻的;微贱的、不重要的;不清楚的、模糊的等(《英汉大词典》,陆谷孙主编)。但是,《无名的裘德》的原作者哈代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是:作者试图突出在强大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旧传统的压制下,个人的奋斗无足轻重,毫无意义,也就暗示了小说主人公裘德最终死亡的悲剧命运。“作品中自然宇宙的力量非常强大, 人生在苍茫的宇宙中微不足道、孤独而渺小”(滕爱云,2004)。张谷若先生在精准地把握了原作的基础上,确定了Obscure一词的译文为:无名的。“无名”这个译文非常精准地体现了主人公裘德在新旧思想冲突和工农业发展脱节的社会背景下,饱受挫折与磨难的一生,再现了底层阶级人民生存斗争的艰难处境,道出了裘德生无人知、死无人晓的悲哀和无奈以及其最后在孤独中死去的悲惨结局。因此,本文认为:张谷若先生在精准把握原作思想精髓上所下的功夫,仅从书名的翻译,就可见一斑。
(二)全面展现原作品的风格
哈代笔下的乡下人性格特点鲜明,他们热情、暴躁、质朴、憨直。张谷若的译文同样让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在《无名的裘德》中,所要讲诉的故事便是资本化的进程逐渐吞噬乡村,使乡村日渐失去原有的安宁和祥和。同时,人们的旧有的道德也随之土崩瓦解,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古道热肠。《无名的裘德》中的女主人公淑·布莱德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淑女,受到资本主义社会虚伪而强大的外部文化压制,逐渐由一个天真活泼且勇于反抗的少女转变成一个压抑、失去自我、神经质的可悲女性。哈代在原作中塑造淑这一人物形象,一方面,是体现资本主义新思想与就农业经济社会之间的冲突与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也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同时也揭露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被繁荣掩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冷酷。例如:在翻译原作时,哈代是这样描述裘德给淑写的一封信:“他知道她的脾气是很容易激动的,所以在信里仍然说几句铁面无私的官话……免得她看了害怕。”张谷若先生用了“铁面无私”来对译“Rhadaman thine”,以便抑制住淑在收到裘德来信时的激动之情,因此一个情窦初开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就跃然纸上。
(三)详细细致阐述原文作者的写作方法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强调,翻译中的对等,应是“对等而非同一、顺乎自然的对等、最切近的对等 ”(谭载喜,1999)。翻译研究学者们认为,张谷若先生翻译中的“信”最能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上。内容层面是指原文和译文无论在意义上,还是思想上,均要做到对等或几乎完全对等;而形式层面则是指译文和原文在用词和句式表达方面要做到对等或几乎完全对等,要求译者在充分把握原作意义的基础上实现意思上的完美表达。张谷若先生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最佳地体现了这些原则, 使得译文形象生动。例如:在翻译哈代的《无名的裘德》时,原文作者哈代在写作中运用了诸如对比、象征等写作方法来更全面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张谷若先生在翻译时采取的策略则是:在充分理解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完美地再现这种对比和象征意义,从而达到了意思上的完美体现。
二、译者与读者的主体间关系及翻译策略之注释研究及四字词组与中文叠词
“奈达认为,检验翻译标准是看译文是否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译者关注的焦点不在原文与译文是否一致,而在对接受者产生的效果。”(廖七一,2006)所以,翻译的目的是译者为读者提供符合他们阅读需求的译作,可以说译者是在为读者服务。张谷若先生的译本体现的以读者为中心,典型地表现在其译本中的注释及四字格和叠词的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