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冬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家创立的,发起于19世纪30年代,最早应用于心理学科,后来被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引入教育领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使原本冷冰冰、死沉沉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仿佛一颗小火星儿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对激发孩子们内心潜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就让我们在课堂上把《鸡毛信》、《城南旧事》(片段)、《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等,改编成小品表演(那时候还不叫课本剧),从道具到台词,从导演到演员,都由学生自己安排,又好玩又过瘾,真的印象深刻;后来初中的英语老师就更牛了,直接喊我们学生每天轮流做“dutys report”(值日生汇报表演),还必须用上前一天学过的单词和句型,时间不超过3分钟,这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性,每天的英语课开课是我们最最开心的时刻,不亚于现在的“笑傲江湖”的感觉,这也使我们轻轻松松地背到了单词,操练了句型,真是一举数得呢。
直到现在我也成为了教育战线的一个小兵,才发现那就是情境教学在我们身上起的作用呀?不禁赞叹当时的老师是多么的睿智和有水平。当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也时常
活学活用,依葫芦画瓢,把情境教学法用于我的课堂上。今天我就粗略的谈谈在作文课上的应用心得吧。
有人觉得作文课难上,学生难学,可是我最喜欢上作文课,法宝之一就是情境教学法。比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我的乐园》一文时,我事先请孩子们的爸妈拍摄一段孩子喜欢呆的地方的小视频,并且不给孩子说。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看着视频来说这个地方好吗,为什么好,大家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都很惊喜,于是发言积极踊跃,然后再引导他们加上自己的情感,由说到写自然过渡,写出来的效果挺好的。
再比如在教学《我的奇思妙想》这篇主题作文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播放了美国影片《飞屋历险记》,孩子们看着其中的情节,不由自主的发出啧啧赞叹;然后又播放了《侏罗纪公园》(片段),更是让他们激动不已;最后,播了大火的《拯救地球》(片段),天啦,居然有孩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呵呵,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于是因势利导,让孩子们自由发言,为什么这些科幻影片这么引人入胜?你曾经有过什么幻想吗?有说把教材做成巧克力,学完以后就吃掉;有说想发明会飞的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有說发明自动知道答案的笔,这样考试就不怕了……你看,孩子们的思维是不是很多姿多彩,不可思议。而我们教育的初心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不管他们的想象是不是天马行空,甚至荒诞离奇,我们所要保护的就是这种幻想的小火苗,说不定未来科技就是为这样的思维服务的呢。
还有一次即兴习作课,我请三个孩子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场景分别是学校、家里、放学路上,对话和情节由他们自行设计,准备和表演时长不能超过10分钟。你猜怎么着?有一组孩子选择的是在家里,爸爸和妈妈为了孩子上不上周末补习班吵起来了,孩子很为难,又无奈,最后为了天下太平哭着说“你俩别吵了,猜拳定胜负,谁赢了听谁的。”你看多么机智,又多么真实,他们之间的对话、神态以及动作,简直就是一部小品,把我们大家都逗得哈哈大笑。
另外一组同学选择了放学路上,孩子想到同学家玩,又怕被妈妈骂,于是就用电话手表请求爸爸为自己开脱,希望爸爸别说穿,并保证按时回家。接着爸爸就在电话里和妈妈沟通了,结果孩子的妈妈因为下班迟正好撞上了晚归的孩子,于是一出好戏上演了……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情节了,真的是笑料百出,太让我开眼了。其实,作文课真的可以上的很好玩,孩子们通过预设的情境,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又能把所思所感自然而然的书写出来,这就是作文啊。
古语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从走上语文教师的岗位,我经常扪心自问:为啥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那么好,个人那么聪明,见过的市面那么多,可就是一写作文就咬笔头,一副受刑的苦逼样呢?我觉得还是没有打消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而我反复使用情境教学法,也是克敌制胜的小秘密。这样操作起来既简单,又深入浅出,还富有童趣。因为我们小时候不都喜欢各种各样的“姑姑宴”吗?其实那就是情境教学的雏形啊!
把习作要求和孩子们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改头换面成形形色色的角色扮演,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其中滋味,揣摩人物形象,这不就是写人作文需要的素材吗?而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不就是一篇好的叙事作文吗?
小学阶段的写作要求并不高,关键在于有内容,会表达,为以后高一级学习打基础。所以,我认为,只要把情境教学法恰当的使用进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孩子爱上作文,爱上语文,就是我一直的追求。而我会继续探索下去,相信在前行的道路上会发现更多的瑰宝,获得更有价值的成果。努力吧,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