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抒彦
摘 要:在中职美术类专业教学中,素描是最基础的课程,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中职美术专业的素描课程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写实素描、创意素描等课程内容愈加细化,极大地促进了美术专业的发展,也更为明确地表现出素描实践化的倾向。文章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技巧传授三个方面对中职美术类专业的素描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意在推动职业教育更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中职教育;美术类专业;素描课程;实践教学
素描是中职美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就是说,所有涉及美术内容的专业,都需要从素描开始学起。它不仅锻炼学习者的技术技法,还着意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与创新思维,因此,素描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而有效提升其以素描为轴心的综合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一、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的改革近几年进入了深化加速期,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都表明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走向“因地制宜”的方向。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为专业内的理论课程更注重理实一体化,实践课程的比例则明显加大。在这个背景下,教育者就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从前“粉笔+黑板,教师一言堂”的模式,重新构建更适应现代社会教育需求和职业需求的教育体系。在美术类专业的教育中,筛选所有的课程,会发现素描是所有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它被安置在教育體系的基础位置,由此向上衍生出各种美术类课程。因此,首先需要对素描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和确定。第一,明确素描课程的教育内容。素描主要是对人物、静物进行再现,如果是按照要素划分,又可以分成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艺术素描。但是无论怎样分类,都是为了达到传递有效信息、实现艺术再现的目标,而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等也会逐步提高。因此明确教育内容实际上是在对应教育目标,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基。第二,明确课程内容的传授方法。除了传统的观察临摹,像默写、创作练习等,也可以作为素描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记忆力,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这些方法并不只适用于素描学习,但是在素描学习中运用最多、培育最扎实,因此,再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时,也就愈加顺畅。第三,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确定后,学生和教师在课程中所处的位置也就明晰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体系中最为灵活、主观的因素,也是最难掌握的,当教师“退到幕后”,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观察与练习,这个体系会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运行中。教师基于社会的实际需求,转变成为一个指导者,教育观念的具象化构建出了以素描为核心的初步的美术教育体系。
二、注重思维培育,淡化技巧传授
在构建了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教学体系后,美术类设计专业需要明确的是,该专业所培育的技能型人才并不仅仅掌握了技能,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从宏观意义上来说,是为了实现素描教学的转型,从微观意义上是为了培养复合型的美术人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特别强调培养哪一种技能,而是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训练学生的美术思维。过去单一的美术素描课不仅满足不了教学需求,还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从理实一体、教学一体的角度出发,不过分强调单纯的再现,引入国画教学中最为倡导的“意象”教学训练,可以说是训练美术思维较好的方法。
学生没有可以直接依托的载体,“不得不”依靠自己的想象能力,构建物体的结构关系、明暗关系,同时让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但是这种表现又必须是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教师从旁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会在素描实践教学中成为主流。学生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静物或人物。这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支配感,不再用同一个标准答案束缚个人对于美术学习的理解,反而更容易培育出具有多元艺术能力的人才。具体来说,首先,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素描实践活动,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空间限制,让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搜集素描的素材。例如校园是学生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墙,都可以作为学生创作的素材。教师、同学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甚至是每天的衣着搭配,也都是新鲜的素材。其次,依托理实一体、校企合作的背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陈列馆、美术馆等人文艺术场所,让学生参观各种展览,一面观摩成熟艺术画作的构思、结构和表现方式,一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角,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进而为创造力的培育、审美品位的提高等奠定足够深厚的基础。从更加深远的层面来看,中职学生一直为人所诟病的综合素养薄弱的缺陷,在经过长久的实践积淀后,也会有所改善。这是人文艺术类专业的优势,学校与教师应该对此抱有清醒的认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最后,加快对校本课程的研发,将当地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纳入到校本教材中,与国家配套的素描教材共同使用,活化教学内容,同时给予学生一个了解家乡的窗口,让学生通过学习点线、结构,欣赏这些景观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也在无形中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培育任务。
三、丰富教学手段,创新评价方式
教学手段是一种外化的教学因素,在中职美术类的专业中,美术的学习常常和设计相联系,而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教学的手段自然也要适应这样的“千变万化”。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手段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也是比较合适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的教育成本太大,教学效率较低。为了达到教育成本最低化,可以在学校实行“一包三表”的教学手段。“一包”指的是学生自学的资源包,“三表”指的是学习预习表、学习导向表和学习评价表。在课前先让学生结合学习预习表,通过自学资源包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资源包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组成的。目前较为流行的微课、慕课等,也可以逐渐被纳入到资源包中,让学生可以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要学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辅导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最大程度地因材施教,避免学习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浪费学习时间,也让程度较为薄弱的学生能够快速得到教师的精准指导。学习导向表和学习评价表主要是用在课后的自我评价上,学生会先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一个评价,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的实际表现情况、素描的呈现效果、语言表达能力等,给出一个评价。两个评价分数各占一定的比例,最终组成学生的学习成绩。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QQ群、微信群也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载体,师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一方面交流學习的内容,一方面共享一些互联网上优质的教育资源,这都可以有效拓展实践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丰富学生对于实践学习的认知。从目前的教育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其教学效果并不弱于线下教学,教师要钻研好实施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并设定科学的作业提交方式,素描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互联网组群提交作业,全班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到学习评价中,可以评价他人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接受每一个人的评价,这一点在艺术的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艺术是主观的,理解是多样的,评价愈多代表着创作的视野越宽广,学生的收获也会越多。
四、结语
中职的美术类专业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双重属性,而素描课程又是双重属性实现的基础,因此,加大素描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从观念上转变教育认知,并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开展丰富且具备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更宽广渠道的评价,不断调整自我认知,明确前进的方向,满足社会对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在这一初衷的指引下,中职美术类的素描实践教学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与使命,其重要性与具体功能也就得到了强化。
参考文献:
[1]惠慧.探析中职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5):116-117.
[2]张帆.新课标背景下的中职素描课堂教学新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131-132.
[3]房国成.探析中职美术教育中的素描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79.
[4]贺奕龙.试论运用“三导”提高中职素描课程教学质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208.
作者单位:
福建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