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玲
气管切开属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解除其呼吸道梗阻现象,维持呼吸道畅通和生命体征稳定,恢复其心肺等功能,挽救其生命。因气管切开后需要留置导管,而留置导管的时间较长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ICU中患者多病情危重,机体的抵抗力不佳,极易因留置导管而引发感染。因此,对ICU气管切开后患者开展有效全面护理意义重大。本文就予以ICU气管切开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开展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01-2019.12于本院ICU行气管切开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40例纳入对照组,余下40例纳入观察组,2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5:15、24:16;年龄分别为61-78岁、62-80岁,均值分别为(70.58±5.96)岁、(70.80±5.8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脑出血、颅脑外伤以及呼吸衰竭比例分别为12:15:8:5、11:16:9:4。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等,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包含病情观察、用药指导以及生命护理等。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内容如下:(1)消毒处理:选择3%的双氧水对切口进行清洁,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75%的酒精消毒,最后用0.5%的聚维酮碘消毒,等自然風干之后,在表面覆盖好无菌纱布,2次/d,存在伤口渗血者需及时进行敷料更换。(2)呼吸咳嗽训练:指导患者开展呼吸训练,充分掌握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膈肌呼吸方法,每次重复进行5-8次,每日开展2-3次;对于咳嗽反射良好者,需指导其坐立,前倾上半身进行缓慢深呼吸,屏住呼吸2-3s后进行3次连续咳嗽,同时咳嗽时按压腹部助咳,10min/次,2次/d。(3)刺激导管训练: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给其逐渐开展坐立训练,与此同时护士对其肺部开展听诊,存在痰鸣音者需对气管导管开展按压,确保其下陷,协助患者咳嗽,在必要情况下加以排痰仪,10min/次,3次/d。(4)心理干预:患者受病情影响常存在不良情绪,需要护士注重其心理干预,对意识恢复患者应加强交流沟通,予以充分关怀和帮助,利用语言协助其建立康复自信心,提升其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拔管时间和切口感染率。
2 结果
2.1 拔管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如表1:
2.2 切口感染率对比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2.50%(1/40),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20.00%(8/40),差异显著(=6.135,P<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属于临床一类常见的急救措施,在挽救重症患者生命中有着关键性作用。然而气管切开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一定创伤,同时改变了原有呼吸道系统,易导致痰液无法排出,气道的抗感染力降低。外界的感染源易经过气管进入机体中,使患者感染率大大增加。因此,对气切患者需加强有关护理,以减少感染出现,确保其疗效。予以ICU气管切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胡郁,方艳艳.综合护理干预对缩短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0):9-10,11.
何淑英.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9(7):138-139.
周林玲.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