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勋亚
摘 要:《纪录片创作与欣赏》是高等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课程,通过讲授纪录片的理论、发展历程与流派变迁,掌握各类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与技巧,组织学生拍摄各种风格纪录片,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本文通过对地方二本院校该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改革需要,从实际出发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创新对策,以期推进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与欣赏;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0-0-0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媒介使用者已由相对被动的“受众”变成了新媒体时代双维的“用户”,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多方位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活动程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呼声和社会对人才技能的新要求。《纪录片创作与欣赏》作为一门带有很强实践性质的课程,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新闻传媒相关专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关于纪录片与《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课程的认识
纪录片与故事片同属视听艺术。当电影院的铃声响起,受众开始在黑暗里旅行,故事片让你看到另外一个世界,或美好或恐惧,或契合我们的理想,或超出大家的想象,在灯光重新亮起来之前,你在虚构的世界里体验别样的生活。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它也会带给你诸如爱、恨、别离、战争、死亡等,但它不是梦幻的旅行,它就是你身边的历史或者现实,当影院灯光亮起来之后,你依然相信银幕上的世界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依然存在。没有璀璨的明星、夸张的表演、跌宕起伏的情节,纪录片显得有些质朴,平实的姿态和理性的装扮让纪录片总是得不到太多热情的眷顾,但是纪录片因其对真实的向往、对生活本质的追寻而独具魅力。
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提出的纪录片经典定义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创造性成为纪录片真实性基础上的一个亮点。中国学者在定义纪录片这三个字的时候,也很好地秉持了创造性理念,变传统意义上的“记录”二字为“纪录” ,“纪”更好地表达了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说:“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纪录片拍摄是一种特殊的创作。它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同时还是你之外的世界。在这个我们共同分享的世界里,纪录片让你感动、气愤、紧张、释怀或者是震惊。尽管是拍摄当前的事,却是在书写历史,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更像一个旁观者、代言人。从这些特性上来说,纪录片的创作需要以书写历史的态度去反映生活、记录时代,要以历史的观念去思考和判断,如何创造性地反映现实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讲授的课程内容包括纪录片理论、纪录片选题策划、采访、拍摄以及后期剪辑,还涉及中外纪录片史发展史,内容相对广博而庞杂。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与创作兴趣,并把以上庞杂的理论与实践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学期里面既懂得如何欣赏一部纪录片的特色,又能通过实际动手创作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技巧,对师生而言都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课程教学反思
作为以服务地方经济、传播地方文化为主体的广大地方高校,在新闻影视传播类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从《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这门课来看,集中体现为下面几点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近几年来得到较大的提升,但部分地方院校未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作为包含创作与欣赏两大要点的课程,被设置在选修课的教学计划之中,一学期36节课要容纳这两方面内容显然不够,创作首先建立在学习与模仿的基礎上,欣赏经典纪录片是必然的选择,后期因时间所限,创作追求短平快,很难做出真正有品质的作品。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传统的纪录片课堂以学生观看并赏析一部纪录片作为重头戏,学生接受知识的熏陶重在单向的输出。相比于故事片画面的炫亮夺目与情节的跌宕起伏,纪录片显然要温和、朴素甚至平淡许多,正因其思想的深度与视觉的清淡总使其处于冷门和曲高和寡的发展窘境,往往也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点。以赏析为主体的课堂,对老师的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要求颇高,厚重的影视理论积淀、敏锐的影视赏析眼光与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缺一不可,同时也应辅以自己一定的创作经历,才能让课堂有一定的吸引力,即便这样,大量仰仗老师讲授也容易使其陷入满堂灌的窠臼之中。从实际来看,更多教师凭借参看一些资料文献就机械进行作品案例分析读解,在教学中公式化地照搬理论书中的方法,不注重互动与启发,这种一味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形成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特点,创作出来的作品也缺少公开传播的条件。
(三)课程内容老化,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此门课程涵盖的内容量大,从纪录片发展历史、纪录片创作基本知识到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纪录片欣赏都在教学框架设定之内,相较而言,纪录片发展史部分内容备课量小,还可以一劳永逸,课程内容可以重复讲授,部分教师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这一方面,满堂灌输理论知识和大师级作品特点,纵向从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到维尔托夫与丽芬斯塔尔,大肆分析真实电影、直接电影的特点,横向从国内纪录片开山之作《定军山》讲到独立纪录片的发展特点,内容不可谓不丰厚,但是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变成了追溯纪录片发展史的史论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老师对传统经典案例的分析过于精细,却忽视了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新技术催生了新的拍摄手法,带来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革,引发了一批最新创作的好的纪录影像作品,它们更有可讲性。还有,大部分老师会忽略对学生作品的关注,课堂上基本不会出现对学生作品的鉴赏与分析,实际上对学生不完美作品的尊重与分析,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陈旧,学生缺乏创作热情
作为一门以实践训练为主体的课程,《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考核方式应该以提交作品为准,但出于统一管理的需要,部分高校对此门课程考核依然选择卷面考试或者提交论文的方式,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创作作品的积极性和使命感,加之纪录片创作在资金投入、摄制周期、团队合作、设备配备等方面的要求都远远难于书面文字,学生中主动拍摄作品的人寥寥无几。学生在电视节目制作、摄影课程的能力积累相当重要,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学生连同期录音技能都无法高质量完成,更不用说其他高端的拍摄技能了。地方院校的学生与大部分重点高校学生相比而言,对独立创作一部个性化的纪录片缺乏自信,他们宁愿围绕校园生活制作校园题材的故事片。从现有的创作特点来看,学生纪录片创作创新意识不强,大部分题材局限在校园,就算走出校园,也多以静态的景观、民俗文化为创作题材,创作视角不够开阔,深度挖掘题材的内蕴意识淡薄。再者,传媒专业课程的衔接配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互助协作尤为重要,但部分地方院校并未形成此种氛围,这是学校整体培养理念重理论、轻实践的必然结果。
三、《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课程改革路径
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认为教师个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教育理念创新
虽然《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课程包含的关键词既有欣赏也有创作,但从实际能力来说,创作能力是学生走入社会应该具备的专业基本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让学生喜欢纪录片这个片种、愿意投身于纪录片创作中去的教学方法。总体而言,教师要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尽力实现激发创作积极性这一教学总目标。首先必须从改变教学理念出发,要认可《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调整课程设置,将其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增加课时量,同时授课教师秉承“教学相长”的理念,多留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崇尚在平等、自由的交流中激发活力与思想。纪录片这个片种本质上不仅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同时它也是创作者与观众的情感、思想、文化、见识的沟通和交流,是创作者的智慧、人格魅力、创造力和审美情态的多元体现。结合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提倡学生关注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力争从身边可拍摄的素材做起,为传播地方形象尽绵薄之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根据学制需要,《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这门课在教法上可将全学期教学内容切割成三大板块:教师理论讲授+学生作品赏析+师生联动的实践创作。教师讲授之先,要提前给学生发布参考书目及一定量的思考题,以弥补依靠某一部教材体系讲授带来的知识局限或笼统的理论灌输,让学生真正用脑思考纪录片创作的要义。促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自主学习的主导,避免走过场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生小组纪录片项目的实践创作中,进行一定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让学生有信心坚持完成创作;师生可以每周就拍攝进程进展进行交流,反馈从选题到采访,从策划到剪辑逐个环节的心得体会,老师高屋建瓴,及时进行关键性指导,这样既重视结果又能对学生创作过程进行督导。
(三)教学内容力求创新
学生在熟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共享自己的拍摄素材、拍摄目的,公开观赏、点评学生作品。除了教师推荐的中外经典纪录片赏析,也让学生有机会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公开播映、发表拍摄感受。对于公认的经典纪录片赏析环节,教师推荐驰名中外的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纪录片案例进行重点讲解,分享传授其创作技巧的同时,渗透有关创作理论,从镜头语言到社会价值做全方位的深刻剖析。学生作品展映则是通过在课堂上观摩同门的作品,发现同龄人拍摄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反观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团队汇报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与感受,也能促使教师真实把握学生群体创作是否走心,是否实现了友好协作,各自承担了什么工作任务,是否在自己掌控的环节出彩,或者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展映的学生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本班同学的作品,还包含本年级代表作、历年来学生拍摄的出彩作品,多方面挑选一些贴近学生个人生活的纪录片。正是因为课堂上融合了中外经典作品与学生接地气的作品,让学生们既领略到了名著的魅力,触摸到大师的灵魂,又回看了可供自身借鉴、反思的创作实际水平暴露的问题。作品展映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选拔作品参赛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团队汇报能够为教师打出一个合理公正的分数提供参考,这些都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四)考核方式创新
学期考核是指示学生努力方向的标尺,新的改革方式首先要一改传统“一刀切”的考卷模式,或提交作品,或以竞赛、校企联合项目促进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机构不同级别不同平台创办的影视专业竞赛,以市场规则来检验作品的水准,让学生充分领会纪录片的社会接受可控性的意义。地方高校的人才定位也要明晰,它不是培养个性迥异、风格独特的艺术家,而是适合地方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大赛,或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力求为企业创造商业利润,这对于任课老师来讲,也是一种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笔者在讲授《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课的过程中,担任过市级微电影大赛的评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纪录片单元的作品评比,取得一定的成果。通过这些社会实践,一方面学生作品在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中获奖,为自己毕业求职增加了决胜而出的砝码,一方面也会为地方企业公司带来了商业价值,同时还能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并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举措。随着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生创作团队的不断壮大,专业建设的日趋完善,《纪录片创作与欣赏》教学改革将在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赵玉亮.纪录片创作实训[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3]石屹.中外纪录片创作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