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是古代人类在长期生活生产中产生的物质产品,是智慧和劳动相结合的产物与结晶,是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见证。文物充分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教育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以及经濟情况,通过文物研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特定历史阶段下社会的发展进程、重大变革、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制度。文物研究和文物保护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相关部门需要对文物保护给予高度重视,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相关工作。本文主要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对策,希望给予相关部门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优化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古迹遗址和历史文物保存和流传下来,其见证了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文化内涵,是人们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资料,文物研究和文物保护属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当前我国基层部门对文物保护十分重视,但在具体管理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对文物保护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提升思想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发挥文物的研究作用。
一、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文物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以及严谨性,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操守具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当前,在基层文物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背景,在开展文物管理保护中,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符,导致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对文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次,一些管理人员对待文物保护缺乏责任心,没有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工作,导致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文物保护经费不足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但是,当前,基层文物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保护经费难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对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带来制约。同时,基层部门每年都要制定文物保护计划,在经费受限的影响下,计划难以落实到具体管理环节中,导致文物保护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三)管理方式陈旧落后
通常情况下,文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保护措施和管理方式具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文物保护管理中,依然沿用以往的固化管理模式,管理方式陈旧落后,尤其在档案信息管理中,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管理缺乏科学性以及精确性。同时,基层管理机构之间没有进行有效沟通,文物信息无法高度共享,对文物保护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四)缺少科学管理制度
制度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指导,想要规范文物保护管理,需要以科学的制度作为支撑,但是,当前,基层管理机构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中,没有对制度建设给予重视,即使建立了相关制度,也没有将其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尤其在文物归类保管以及管理人员责任方面,没有对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责任进行划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五)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文物保护缺乏重视,没有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导致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热情不高,部分群众缺乏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文物存在较为严重的人为破坏情况。
二、优化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文物保护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想要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丰富管理人才储备,进而为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人才支撑。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从社会和高校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不断充实以及完善管理队伍,在内部构建良性竞争氛围,促使管理人员以端正积极的态度对待岗位工作,鼓励管理人员利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机会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其次,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现有的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涉及职业道德、岗位责任以及专业技能,向管理人员传授先进的文物修复技术和保护技术,提升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严禁出现违规以及违法行为,培养人员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热爱,主动投入到文物保护中;最后,相关部门还要适当提升管理人员的津贴和补助,给予管理人员以关心和爱护,帮助其解决生活后顾之忧,培养管理队伍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保证文物保护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二)保证管理经费充足
文物保护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想要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要以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但是,当前在文物保护管理中,其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对文物保护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拓展经费来源,进而保证管理经费充足。首先,当地政府要给予文物保护管理以高度重视,并且结合当前文物保护开展情况适当增加管理经费,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加大经费投入,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其次,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文物保护中,例如,与当地知名企业进行合作,鼓励其投入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凸显文物保护管理的公益属性;最后,发挥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积极拓展商业化管理模式,例如,与当地旅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文物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筹集管理经费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升当地文物的社会知名度,实现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的双赢。
(三)引入先进管理方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诸多行业和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在文物保护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大胆创新、主动求变,摒弃以往的固化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提升文物保护效率和质量。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文物数据库,将文物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文物管理,推动管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数字化方向发展;其次,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规范文物信息的储存、编排以及采集工作,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对数据库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最后,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容易受到黑客、病毒以及木马的攻击,导致文物信息丢失或者破坏,管理人员要加强文物信息保护,确保网络的安全性,为了避免信息混乱或者丢失,需要定期做好备份工作。
(四)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文物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监理以及完善管理制度,并且将制度落到具体层面,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首先,制定文物分类保管制度,根据文物的使用朝代和先后顺序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损坏严重或者不能辨别年代的文物,需要对其历史价值进行评估,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保管;其次,制定文物展览制度,在文物展览期间,做好游客登记工作,避免在游客参观中出现文物损坏情况,对出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文物丢失或者损坏;最后,制定人员岗位制度,對于所有管理人员要明确其工作内容和岗位责任,通过制度调动人员参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追究具体人员的责任,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以及全面开展。
(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保护文物不受破坏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当地政府和基层部门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促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中。例如,基层部门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文物保护宣传,促使人们认识到文物的价值以及文物保护的积极意义;又例如,组织管理人员深入到社会以及学校中,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提升群众和学生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动员社会成员主动参与到文物保护中,不对文物造成破坏,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促进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是我国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见证,基层部门要认识到文物保护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水平,保证文物不受破坏,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芬.关于文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以沁县文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3):98-99.
[2]万秀珍.论榆阳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3):106-107.
[3]陈健.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4):90-91.
[4]曹丽梅.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3):88-89.
[5]陈运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92-93.
[6]张占仓.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5):221-222.
[7]李晓东.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4):48-50.
作者简介:李洪飞(1977-),男,汉族,吉林省松原市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