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椰子
电影《八佰》剧照
作为疫后上映的第一部国产商业大片,《八佰》成绩颇佳:上映后仅用6天时间,累计票房已突破11亿元。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电影行业停滞多月后念念不忘的回响,也为行业回暖注入了动力和信心。
在各种类型片中,历史、战争、传记题材被认为是较难把握的几种类型。战争,无论因何而起,都会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生灵涂炭,物质被毁灭,心灵被摧残。因此,战争片在描写死亡、恐怖、杀戮、暴行的同时,其天然的使命是对战争进行反思。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对战争题材影视的重要探索方向是从战争的外部转向内部,去探索人与战争的关系,更思索人类未来的进步与相处的法则。
人们在看战争历史片时,看的不仅仅是火爆场面,而是战争片所映射的人性。
比如经典的越战影片,包括《现代启示录》《第一滴血》《野战排》等,都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反思。《现代启示录》在描述狰狞的图腾柱、怪异的石像、椰树上高悬的尸体等战场景象的同时,也展现了美国兵仿佛在过节般的场景:野餐会、冲浪、圣诞节的烟火、轰炸的机群在空中表演着美丽的队形……这种强烈的反差震撼着观者的心灵,昭示着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异化。
《八佰》也用一种奇观式的场景对比,在人性探索层面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影片不满足于呈现一场单纯的战斗,他更关心的是这场战斗背后对于中华民族的寓意,于是他用苏州河两岸的景象浓缩了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面貌,他的镜头在苏州河的两侧不停地调度切换,这样的设计为这部电影主题的宏大性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一条苏州河不仅将南与北清楚地分开,也将影片中的人分成了戏台上的人和看客。舞台上下,“表演”和“看客”的反差,似乎也成为了整部电影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南边是歌舞升平的英法租界,洒着金粉一般的十里洋场里聚集着达官贵人、明星教授、知识分子、小贩报童、歌女戏子等阶层分明的中国社会以及各国势力。他们喝着咖啡看著报纸,打着麻将做着生意,战火烧不到眉梢,河对岸两军的生死拼杀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一场热闹。
四行仓库所处的北边,则是一片受到战火摧残的山河废墟。面对数万日军的四百二十三名孤军奋战的战士,是那戏台中“表演”的人。
随着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表演”也进入了高潮,两岸的人都开始觉醒,开始了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作为“表演”主体的军人,每一个人都被战争逼迫着成长;而作为这场戏的看客,也开始从看客变成了参与者,开始投入营救、甚至投入战斗。
影片的反思在于:如果没有南岸所映射的那么多麻木中国人的“隔岸观火”,中华民族何以会被冠上“东亚病夫”到蔑称,东北华北相继沦陷,上海南京接连失守?如果不是有像北岸“四行孤军”所代表的这一类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又何以在这场战斗中打破日本三天攻下四行仓库的宣言,中华民族何以能够最终赢得抗战的胜利?
人们在看战争历史片时,看的不仅仅是火爆场面,而是战争片所映射的人性。
通过电影的方式,影片赋予了这场“表演”对于唤醒民族性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八佰》之前,中国战争片中较少使用群像式的表现手法,大多数是把重心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身上,通过那些主要人物来突出主题。而《八佰》确是通过对群像的生动描述,通过鲜活人物的塑造以及故事的深入展开,从而建立起观众的同理心,形成影片的沉浸感。
这些人物形形色色,有大义凛然的爱国将士,也有油滑怯懦的逃兵,有冷血打手,也有热血青年。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共同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直至观众完全进入了“八佰”群体之中,与他们一起接受战争带给我们的苦难和洗礼。
弘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是战争片的重要功能。中国电影史上,经典抗战片很好地传递那种昂扬、大无畏的民族奋斗精神。当电影《董存瑞》中董存瑞手举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时,当《英雄儿女》中王成手握爆破筒高喊“向我开炮!”时,观者会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在《八佰》中,影片也抒写和讴歌英雄主义,但它更多表达的是一种经过冷峻的审视与反思的爱国主义。它倾向于以人性正常的共性价值观去描述那段历史中的人,突出了个体的复杂。影片中,那群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不再那样完美,有人在战争中始终英勇无比,有人从胆小到成长为战士,也有人始终害怕、始终怯懦。
甚至在这场战斗真正开始时,他们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军人”:有的原本只是农民,被抓壮丁卷入战争,连枪都没法端起来,随时想着逃跑保命;有的是文职人员,油滑世故,只会算账、不会打仗,随时盘算着溜号的事情;有的看似骁勇能战,却只会躺平装死;还有的是老兵油子,当兵打仗不过是为了挣军饷……
最终,正是这样一群中国人,不再区分派系和身份,他们只是一群捍卫着中国民族尊严的中国人。
正如影片中那匹白马,开始时受惊无措,最后在战火中浴血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