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课是新课改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教学资源。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将碎片化的学习内容通过结构数字化资源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小学数学中加强微课的应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难点,而且还能简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文章紧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以微课为载体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之道。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
由于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微课制作质量,并在确保其制作质量的基础上,将其与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得到更多数学知识,在攻克重难点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夯实应用成效的各项准备工作
微课内容是对拟教学内容中的精华,其核心内主要是课堂教学视频,其中包含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所以为确保其应用成效的提升,需要切实注重对其的精心准备。这就需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并确保所制作的微课教学时间在10分钟内,教学内容要短小精悍,注重主题的突出和问题的聚焦,将教学的重难点和疑难点在微课中体现出来。所以每个微课都只有一个主题,并加强对其视频制作质量的控制,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微课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 有效应用的基本思路
在确保微课制作质量的基础上,需要我们为微课的实施明确其具体的应用思路。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切实遵循以下思路来进行应用,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其应用成效得到保障。
(一)加强学情分析,奠定应用基础
小学数学虽然只是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但是教材的设置具有递进性,整个学习的过程紧密的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来设计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小,所以很多数学知识具有思维抽象的特点,且理论十分严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思维属于具象向表象过渡的关键阶段,要将其形象思维提升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高度上,就需要加强学生学情的分析,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同时发挥微课图文并茂和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抽象的数字知识学习以具体而又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的理解与认知难度降低。比如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知识点时,教师需要将三角形分类作为微课的主题,并在微课中重点讲解不同三角形的分类方式和分类依据,学生在短短的十分钟的视频内,就能对其分类及其分类的依据有一个初步认知。再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应用了三角形的原理,这样就能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再加上微课的应用,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加强学生引导,提高应用成效
因为设计微课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所以为了发挥微课的作用,教师需要在微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比如在新知预习环节,提前将微视频下发给学生,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此时在微视频中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以全新的知识为主,所以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此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点拨和引导,引导其从不同的方面来强化新知的预习和认知,有助于学生在预习环节中对重难点的学习,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会成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动力,所以需要发挥好微课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及时地做好释疑解惑,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此时微课的作用主要是突破重难点,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预习单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将预习环节中遇到的重难点进行深入讨论,教师则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在微课和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所在。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对微视频进行初步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了引导学生加强对比的知识的学习,可以在交流之前要求学生提出自身的问题。比如“比”的后项能不能为0?比赛得分比与所学的“比”有哪些区别?“比”的分数形式与普通分数的区别有哪些?为什么学习了除法还要学习“比”?“比”可以约分吗?等等这样的问题,均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灵动。所以整个过程主要是教师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并借助微课的引导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和掌握,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学生辅导,巩固教学成效
微课不仅能在课前、课中使用,而且还可以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从而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按照微课的引导,对标对本的去解决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得整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顺畅。比如在学生不会做家庭作业时,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来加深自己的印象,并从中掌握知识,达到查漏补缺和巩固的目的,也能有效地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三、 有效应用的对策
(一)课前环节
通过上述思路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课前环节主要是利用微课来进行新知的预习,并且按照导学案中的要求,掌握预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得新知预习更具有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所学知识来精心确定微课内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预习,例如在预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时,其核心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小数点位置移动导致小数大小的变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来概括和发现小数点的搬家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小数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也会思考这些问题,并随着微课内容的深入讲解,使得学生通过数位书写来解释,在良好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确保微视频的制作质量,才能更好地将其导学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能掌握预习内容和预习目的,对小数点对齐这一知识点的了解更加深入。
但是,学生在新知预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其的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微课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难度的设置和选好切入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新知学习欲望激发出来。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之前,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微课的预习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线提交的预习单中,有的只计算了周长,有的采取底边×邻边的方式来计算,有的采取底边×高的方式来计算。所以在教学之前,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结果和前期的预设,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學方法。比如采用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在推拉到极限位置后,学生就会发现,底边×邻边的做法不正确。在这一过程中,是以学生学习起点为基础,所以需要我们加强对学情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奥秘所在。而且还要将易错点在微视频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歧义。
(二)课中环节
课中环节对微课的应用,主要是用于解决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因为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如果只是基于字面意思来理解,往往难度较大,且教师讲解的过程也较为枯燥,而利用微课的方式,则能将其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展示,有助于学生对其的学习和应用。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时,若只是传统的将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往往对其的理解不形象,此时就可以利用微课将图形运动的过程展示出来,以动图的方式,学生通过视频可以直观观看图形平行的全过程,这样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其理解,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因为重难点在突破过程中,很容易地掌握图形平移这个知识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非常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如果学生不能掌握重难点的话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通过微课可以促进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采取割补法,利用方格,采用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比,从而强化学生的割补意识,进而把平行四边形向长方形转换。但是整个过程较为复杂,学生操作起来的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割补法实施的过程动态的展示出来,就能强化学生对其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只有及时跟进学生数学探究的过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对比和反思,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意识到操作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使得学生在思维与认知等方面从感性向理性升华。进而为学生数学探究提供更多的支持。再如,在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形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其思路,并与自己最初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对比,使得学生对面积的认识从表象向具象过度,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认知的丰富,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与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微课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确保对话的过程变得更加平等和顺畅,并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机会,基于学生的视角,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系和知识构建载体。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利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时,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保微课的制作质量,并结合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内容,针对性的确定微课的内容,同时对微课学习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不同环节切实加强微课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彰显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最终促进整个微课教学顺利的实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郭晓荣.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甘肃教育,2020(6):71.
[2]李春霞.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5):159+170.
[3]张峰.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5):60.
作者簡介:
任廷杰,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李塬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