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业质量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分析

2020-09-21 08:49刘美安
考试周刊 2020年6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教学的模式也随潮流而不断转变,尤其体现在深度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方面……现阶段下我国高中语文人教版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大,语文是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主要课程。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基于学业质量标准下,高中学生实施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应用及价值。

关键词:学业质量;核心素养;语文活动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以其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的理念和具体规范受到了一致好评。其中“学业质量标准”概念的提出更是成为一个亮点。这一标准以语文课的核心素养和教学表现为纲,密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具体描述了高中不同阶段不同水平和兴趣的学生学习应该达到的不同效果。在此新形势下,教师应对“新课标”深入研读,领会其精髓,并创造性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切实改变不符合新要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一、 核心素养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一致性

“新课标”结合语文学科素养的规范和具体情况,对“语文核心素养”给出了一些具体的阐释和要求,具体地说,包含四个方面: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指学生要参与大量的语言方面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进行分析和积累,以理解我国文字的特点和使用原则,还要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去实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使思维直觉形象、具有逻辑性和创造力;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形成有品味的审美情趣,具有评价鉴赏能力和创造性;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指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的灿烂文化,并具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态度。

二、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

为了使“核心素养”这一抽象要求具体化,易于操作,方便观察、测试和评价,“新课标”制定了一系列具体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学生在校要进行多门不同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身心的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的程度和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业质量。学业质量中包括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某些关键必备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及学业表现成就的差异,“新课标”中将学业质量细化成为逐级递增的级别:必修课达到的要求是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水平测试的评价依据;选择性必修课的要求是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评价依据;而选修课的要求主要对象是对语文学科有较为浓厚兴趣的学生,作为他们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

三、 学业质量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活动课

(一)加强活动课开展应用

学生的情感一般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活中的各类资源,带领学生开展写作活动课、阅读指导活动课等,教会学生学会观察,观察静物和观察动物,不断积累素材。以《凡卡》为例,文章的结尾采用的是留白等形式,给予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结尾的优势,引导学生补充结尾。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悲剧,因为凡卡的信上并未写明收信地址,因此不能找到爷爷,而另一部分人认为他可以找到爷爷。针对分歧意见,教师可让学生就结尾展开合理想象,并结合前文进行续写,并于课堂上赏析学生的文章,且无论学生续写的效果如何,教师都应给予其鼓励与表扬,提升写作兴趣。

又如,对学生进行尊重理解、换位思考为主题的写作训练时,可先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学会设身处地去思考和写作,以蘋果实验为例,可首先请一位喜欢吃苹果的同学到讲台,面向全班同学,站在桌子后面,教师在桌子上出示两个烂苹果,用记号笔标明苹果A和苹果B,A苹果烂了的地方正对桌子前面的学生,B苹果烂了的地方正对桌子后面这位讲台上的同学,教师提问该同学,现在要将其中一个苹果送给你,你会选择哪个呢?请该同学将选择的答案写在A4纸上,最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该同学会选择哪个苹果?并说出理由。讲台下的学生通过猜测别人的选择,能够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因此对待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应接受不同,并学会换位思考,有助于加强人际交流、化解各种矛盾。课后安排写作,学生一般能有更深刻的体验,写作质量相对也会提高很多。

此外,阅读是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写作和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大师们是如何培养和运用自身想象力的。喜欢阅读课外书的学生一般用词丰富性及句子连贯性都恰到好处,并且想象力更加丰富,语文成绩自然也较好。以此为据,可建设班级图书角,号召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捐到班级图书角,并给学生推荐必读书目,或挑选部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文,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真善美”。

(二)建构与应用语言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项能力要求,明显处于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对其他三项能力要求具有带动性的作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既然是“建构”与“运用”,那么建构就是运用的前提条件。建构就是按照语言的内部规则来形成话语,具体来说,就是把单字组成词语,把词语连成句子,把句子发展成文章。在建构语言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情景,不同的交流对象,再对语言加以恰当的运用。而在语言的具体运用过程中又能够得到丰富的语料的积累,从而促进语言建构能力的增强,由此可见,建构能力和运用能力互为基础和目标并且互相促进。高中语文的教学作为前承小学和初中教育,后接大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应在保证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灵活并合理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必修一《写人记事散文》的教学,本单元所涉及的文章为现代文学,语言风格与现代语言差别不大,学生理解起来不困难。所以,教学重点可以放在文章的组织结构,作者的写作风格及特色的分析讲解,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模仿课文的结构安排和重要的写作手法进行人物的描写和事件的记叙。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锻炼语言的建构和表达运用。

(三)提升发展思维和理解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语文学科比较感性,重视人的主观体验,思维能力发展意味着学生在阅读和鉴赏过程中能够产生对语言文字或者人物形象的直觉的体验,能够运用丰富的想象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对作品主旨和大意或作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和分析,能够条理清晰有依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对文学作品做出恰当的评析和批判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指导和启发。

如必修二《文艺评论 随笔》的教学,本单元所涉及的文章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评论性文章,理解作者观点有一定难度,教师授课时可先适当介绍一些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讲解完课文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

(四)加强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应用。语文科目中的“美”随处可见,我国古代、现代,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白话文都是美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意味着学生应该通过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做到:首先,形成正向的审美情趣;其次,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评价美的标准;最后,形成美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如必修三《写景状物散文》的教学,本单元所涉及的文章为经典的文字优美的文章,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作为重点,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哪些词汇或者句子是非常美的,并用自己认为的美的方式将课文朗读出来。通过类似的活动,学生可以形成对美文的评价标准和热爱,并能对美文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五)理解和传承文化理念

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厚重,这些优秀的文化是需要后辈继承和发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首先应做到对文化的继承,即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体会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如雷锋精神等;第二应做到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并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非主流文化具有包容和尊重的态度;第三应做到在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批判地进行借鉴和吸收。

如必修四《唐代诗歌》的教学,本单元所涉及的文章为经典的唐诗,教师授课过程中可先对我国唐代的盛世情况和不同诗人的生平情况作介绍,使学生了解这些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优秀文化作品的认同,从而发展成为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热爱。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中对语文核心素养及对高中语文科目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为具体的要求,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对以往教学中的不合理环节做出改变,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丹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养路径浅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8).

[2]孙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分析[J].中外交流,2018(17).

[3]顧芸.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几点思考[J].语文课内外,2020(2).

作者简介:

刘美安,福建省福清市,福清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