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

2020-09-21 08:41杨明
群众 2020年15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政

杨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办学实践中,南京艺术学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大优势,切实将其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结合学校特点、专业特色、艺术特质,通过把方向、明志向、树导向三力并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艺双馨”艺术人才。

站稳政治立场,坚守办学方向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高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注重维护良好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时刻擦亮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底色。

抓思想建设突出“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健全制度、创新方法、拓宽载体,把学习贯彻新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探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终身课题的实践路径,建立党委重大决策前专题学习制度,健全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集中学习、专题调研、读书研讨、宣讲联系等四项机制,做到自主学与集中学、系统学与跟进学、全面学与重点学、常规学与创新学“四个结合”,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培训、进头脑。

抓阵地管理突出“严”。坚持将管阵地作为树正气、强校风、育新人的关键举措,着力加强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倒逼工作责任的落实落地,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底线意识、忧患意识和防控能力。在阵地管理上坚持从严把控,建立领导干部意识形态专项听课制度,全面强化对线上线下课堂的督查、检查和指导;加强校园宣传阵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建设管理,严格对各类会议、讲座、论坛,以及美术馆、音乐厅、剧场等各类展演场所对外出租出借的审批管理,坚决杜绝错误思想、负面言论在校园传播,维护积极向上、正气充盈的良好育人环境。

抓师德师风突出“实”。针对艺术院校特点,突出“四有好老师”标准,树立“育人先正师道”理念,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在强化师德引领上出实招,充分挖掘校史资源,深入总结、广泛宣传南艺百年办学精神和育人传统,通过开展刘海粟等先辈大师纪念活动,举办保彬、冯健亲、马友德等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作品展演及系列学术活动,为广大教师立标杆、树榜样,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另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上求实效,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专业教学、思政教育、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要求体现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切实强化教师第一身份、育人第一责任、师德第一标准。近年来,学校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中国好人”“全国优秀教师”等师德典型。

创新思政工作,激发报国志向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途径。我们通过推动“三个融入”,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积极引导广大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当中,实现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融入语言。主动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切实加强新媒体建设,抢占校园意识形态新阵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课堂。学校官微通过推送“重理、入情、有趣”的文章,把时代“大道理”蕴含于校园“小故事”和身边“小人物”,把“想说的”融汇在学生“爱听的”话语体系之中,既坚持在“说什么”上有立场、有态度,也做到在“怎么说”上有温度、有深度,在手机“小屏幕”上搭建起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和开展思政教育的“大舞台”。南艺官微订阅数超30万,连续5年入选全国高校官微百强。

融入课堂。用艺术激活思政课堂,在突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的同时,注重在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立足学校专业特色,通过开展“哲理微画”“学理微说”“艺理微拍”等系列活动,将绘画、摄影、演讲、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元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小微”系列特色思政课堂,使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打造课程思政品牌,切实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深入开展。例如,传媒学院设立“追梦人”思想创播工作室,专注于红色影像作品、主题漫画手绘和原创音乐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工业设计学院设立“启承空间”,探索党建引领现代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的新模式;设计学院将主题创作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连续多年举办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设计展。

融入日常。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深入实施以学习贯彻新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思想引航工程”,以选树榜样典型、发挥优秀学子标杆作用为重点的“榜样引领工程”,以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品牌为重点的“实践引导工程”,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全员育人格局为重点的“师长引路工程”,将思政教育的触角延伸至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校园活动、课余生活等方方面面,搭建起全方位、全天候、永不下课的“思政课堂”。

强化激励引导,把牢创作导向

艺术创作和立德树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师生日常的专业学习和艺术实践之中,从宣传发动、创作扶持、成果奖励等方面激励引导主题创作、精品创作,努力形成以“艺”扬“道”、“道”入“艺”心、“艺”“道”合一的美育之境。

围绕重大主题。坚持提早谋划、广泛发动,围绕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组织艺术创作,集中推出高质量展演活动。广大师生紧扣时代主题、红色主题、和平主题开展创作,涌现出多媒体音诗画交响音乐会《和平颂》、大型油画作品《南京审判》、革命题材话剧《那时花开》、大型舞蹈诗剧《阔步新时代》等导向鲜明、思想深刻、制作精良、观众叫好的优秀作品。广大青年学子既锻炼了专业技能,又受到了深刻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

围绕重点任务。坚持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战场”作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练兵场”,积极引导师生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先后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公祭鼎、亚投行新标徽和标志物、江苏发展大会会标“锦绣苏”、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江苏彩车等设计任务。通过这些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鲜亮的艺术实践,进一步强化了青年学子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导向,确立了关注时代、谱写时代、讴歌时代的艺术追求,实现了艺术创作与立德树人的有效衔接。

围绕重要时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立足学科和专业特色,积极組织师生围绕疫情防控开展主题创作,形成了以“艺”战“疫”、“艺”同战“疫”的良好氛围。美术、影视、舞蹈等专业师生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了大量战“疫”主题艺术作品。音乐专业师生创作了多首抗疫主题歌曲,用提气感人的音乐作品“声”援疫区。设计、传媒专业师生创作的“我在岗”系列漫画和驰援湖北系列海报由新华社官微等平台发布,累计被全国800余家媒体转载。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心系疫情、心系国运,用键盘、用画笔、用歌喉、用真挚的情感和满腔的热情为抗击疫情摇旗呐喊、加油鼓劲,充分体现了南艺人以艺弘德、以艺载道的优良传统和艺术追求。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