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怀
台海和平问题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关注。蔡英文与民进党赢得2020年台湾地区选举后,围绕两岸“和与战”问题的论争越发成为各界谈论的显性话题,热度不断升高。和平对于两岸关系发展基本格局与未来趋势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两岸和平应被珍视
“和与战”论争的不断升温,与当下台海风险日益升高、两岸和平前景遭受严重冲击密切相关。岛内对台海形势的复杂严峻感受尤为深刻:马英九基金会认为目前是台湾数十年来最危险的时刻,曾担任过台“国安会”负责人的苏起则担忧大陆“极可能对台采取惩罚式军事行动”;连绿营头面人物吕秀莲也认为两岸危机高过1996年,用“兵凶战危”形容很贴切;新党荣誉主席郁慕明甚至认为2023年两岸将摊牌。如何遏制“台独”,化解风险,已成为当下维护台海和平的重要课题。
维护台海和平、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我们愿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而避免使用武力”,并“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重要主张,奠定了大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基础。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确立了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2008年12月,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让子孙后代在和平环境中携手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也再度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去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宣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真诚希望所有台湾同胞,像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和平”。
上述系列政策主张,凸显了大陆希望两岸子孙后代能够在长期和平中创造并共享美好生活的真诚愿望,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维护、巩固与深化台海和平的方式与途径,以使两岸间的长期和平获得制度性保障。
但是,两岸共享和平必须建立在“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与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大陆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台独”,绝不给“台独”留任何空间,正是为了避免战争、避免中国人打中国人,确保能以和平方式来追求并实现国家的统一。回顾1988年李登辉上台以来的台海形势,两岸双方之所以在政治、涉外事务以及军事等领域时有冲突,甚至引发台海危机,皆因主事者不断进行“台独”分裂活动所致。
和平受到更严峻挑战
蔡英文执政后,台海局势进入新的高危期,和平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是蔡英文当局恣意妄为,不断打破台海现状,强化两 岸敌意对抗,加紧谋“独”,破坏台海和平,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另一方面,是影响台海和平的岛内外环境也持续发生剧变。从“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规律看,每当“台独”势力沉渣泛起,再度猖獗时,无不是由于外部势力的极力支持。
特别是2016年以来,美在台湾政治、军事、涉外活动空间以及岛内选举事务等方面,对台湾的全面控制力更趋强化,并以台为抗中“马前卒”,竭力破坏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外国势力长期插手台湾问题,使台海和平遭受严重威胁,大陆必须始终坚持做好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方式应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的充分准备。
岛内两党轮流执政所带来
的间歇性和平状态逐渐消失,台海局势可能处于长期紧绷状态。国民党在今年选举失败后,远中倾向逐渐显露,国共关系面临重新定义。失去岛内两岸话语权、两手空空的国民党虽将为此调整付出高昂代价,但民进党一党“独”大势必造成岛内统“独”力量对比的失衡。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台湾民众变得更加无感,过去对两岸和平红利无感,现在对台海危机也同样无感。台湾民意调查显示,多数人并不认为两岸危机迫在眉睫,这样的民意认知不仅非常危险,更会鼓励台当局走向悬崖边缘。
两岸和平是人心所向
台海和平,打破要赔。1985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时,曾就为什么不能承诺不使用武力问题非常有预见性地指出:“确实存在台湾独立的可能性。我们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但先把话讲明白好。”“台独”的现实威胁已在当下。大陆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当然需要稳定的台湾、繁荣的台湾。但台湾能否保持稳定、实现繁荣,并不仅仅取决于大陆一方。大陆反“台独”的红线十分清晰,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意志坚如磐石。如果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不断向大陆底线逼近,如果外部势力的干预不断加深,民进党“台独”政权或许没有明天。
台海和平一旦被打破,无论是民进党还是支持“台独”的外部势力,谁都没有能力将这些被击破的“台独”碎片再拼凑起来,重新复原。李登辉与陈水扁的猖獗分裂活动已遭到可耻失败,蔡英文当局任何挑战台海和平的行为也无异于飞蛾投火。两岸和平是人心所向、历史大势。蔡英文当局只有重新确认“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才能恢复沟通与对话,从而让人民分享更多的和平红利,让台海和平步伐走得更加坚实。▲
(作者是资深台湾问题专家)